韓愛榮
【摘 要】目的:探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低溫等離子腺樣體消融術治療的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間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9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39)和觀察組(n=40),分別行傳統(tǒng)腺樣體切除術和低溫等離子腺樣體消融術治療。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術后1年后中耳積液炎癥因子及治療效果。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術后1年的IL-5、IL-1β、IL-8和TNF-α水平均明顯低于術前(p<0.05),且觀察組患者術后1年的IL-5、IL-1β、IL-8和TNF-α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術后1年的水平(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低溫等離子腺樣體消融術治療分泌性中耳炎,可緩解炎癥反應,減少術后并發(fā)癥,治療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分泌性中耳炎;低溫等離子腺樣體消融術;傳統(tǒng)腺樣體切除術;療效
【中圖分類號】R764.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2--01
分泌性中耳炎是臨床耳鼻喉科常見疾病,以兒童的發(fā)病率較高,患者多伴有腺樣體腫大[1]。傳統(tǒng)腺樣體切除術是利用腺樣體切除器或刮匙將肥大的腺樣體切除,因手術視野不清晰,術中腺樣體切除不徹底還會損傷咽鼓管圓枕,導致患者術中出血多及術后并發(fā)癥[2]。近年來,低溫等離子消融術在臨床上的應用較廣,為了研究低溫等離子腺樣體消融術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我院隨機抽取收治的行手術治療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9例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間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9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79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9例患者中男23例,女16例;年齡3~15歲,平均年齡為(10.49±1.27)歲;病程2~19個月,平均病程為(10.15±2.97)個月;氣導聽閾值22~45dB,平均聽閾值為(40.15±6.56)dB;腺樣體中度肥大和重度肥大分別為21例和18例。觀察組40例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5~16歲,平均年齡為(8.45±1.30)歲;病程2~18個月,平均病程為(10.18±3.01)個月;氣導聽閾值22~46dB,平均聽閾值為(40.16±6.53)dB;腺樣體中度肥大和重度肥大分別為22例和18例。兩組患者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納入標準:經(jīng)鼓氣耳鏡及電耳鏡等檢查確診符合《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中的診斷標準[3],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符合醫(yī)學倫理學的要求。排除標準:化膿性中耳炎者、合并鼻咽部腫瘤者和代謝性疾病者、既往耳毒性藥物使用史和耳聾家族史、既往噪聲性聽力損傷史和鼓膜穿孔史、心肝腎功能嚴重障礙、無法正常配合治療者及臨床資料不全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全身麻醉后行傳統(tǒng)腺樣體切除術,即在鼻內(nèi)鏡下于鼻咽部置入電動腺樣體吸切器,將腺樣體切割至鼻咽頂部,且須避開咽鼓管圓枕及鼻中隔后端,應用棉片或紗布條對創(chuàng)面進行壓迫止血,必要時行電凝或填塞止血。
觀察組:患者全身麻醉后將鼻咽部充分暴露,應用低溫等離子系統(tǒng)和高清顯像系統(tǒng),從腺樣體下緣和側(cè)緣向中間行消融治療,且須避開咽鼓管圓枕及鼻中隔后端。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術后并發(fā)癥、術后1年后中耳積液炎癥因子及治療效果。
術后1年行鼓膜鼓氣耳鏡和聽力及聲導抗檢查,對治療效果進行評估:患者臨床癥狀消失,鼓膜標志正常且活動度佳,聲導抗檢查結(jié)果為“A”型為痊愈;患者臨床癥狀緩解,鼓膜雖有混濁和內(nèi)陷但活動度尚可,聲導抗檢查結(jié)果已從“B”型恢復至“C”型或從“C”型恢復至“As”型為好轉(zhuǎn);患者臨床癥狀未見改善,鼓膜標志不清、混濁、內(nèi)陷、活動度不良,聲導抗檢查結(jié)果與治療前相同為無效[4]??傆行?痊愈+好轉(zhuǎn)。
術前和術后1年,在無菌環(huán)境下行鼓膜穿刺抽取中耳積液,置于-30℃的環(huán)境中保存,應用ELISA法及相應試劑檢測中耳積液中的白介素-5(IL-5)、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所有數(shù)據(jù)應用SPSS22.0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行X?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當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9.49%,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中耳積液炎癥因子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1年的IL-5、IL-1β、IL-8和TNF-α水平均明顯低于術前(p<0.05),且觀察組患者術后1年的IL-5、IL-1β、IL-8和TNF-α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術后1年的水平,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3。
3 討論
有研究指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腺樣體組織中均可培養(yǎng)出病原菌,且病原菌類似于患者中耳積液,被稱為致病微生物的“儲蓄池”,易出現(xiàn)腺樣體肥大,影響了腺樣體的免疫功能,若致病菌逆行至中耳可引發(fā)中耳腔感染,影響咽鼓管的通氣和引流功能,而腺樣體為機體的淋巴組織,其腫大釋放的前列腺素和組胺等炎癥遞質(zhì)會導致中耳黏膜和咽鼓管水腫,故腺樣體肥大是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致病因素[5],炎癥反應在分泌性中耳炎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低溫等離子消融腺樣體術是一種新型的軟組織微創(chuàng)手術,利用雙極射頻產(chǎn)生的能量使刀頭和病變組織間的電解液形成離子蒸汽層,以分子為單位,逐漸分解病變組織的細胞,導致病變組織發(fā)生凝固性壞死、吸收和脫落,最后形成瘢痕,以減少或消除病變組織[6]。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術后1年的IL-5、IL-1β、IL-8和TNF-α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術后1年的水平(p<0.05),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同時低溫等離子消融時的溫度為40~70°,避免了局部組織的脫落和溶解,減輕了刀頭對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且該手術是在鼻內(nèi)鏡下進行,為手術的準確性和周圍粘膜組織的完整提供了保證,可徹底消融緊鄰咽鼓管圓枕的腺樣體組織和增生肥厚咽鼓管圓枕[7]。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低溫等離子腺樣體消融術治療分泌性中耳炎,可緩解炎癥反應,減少術后并發(fā)癥,治療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徐志堅,駱輝珍,鐘曉燕等.兩種形狀中耳硅膠通氣管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療效比較[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6,24(4):393-395.
賴世佳,童梓德.咽鼓管球囊擴張術聯(lián)合鼓膜切開置管術治療慢性復發(fā)性分泌性中耳炎臨床觀察[J].解放軍醫(yī)藥雜志,2017,29(7):47-49.
王青海,熊向菁,李俊娟等.地塞米松聯(lián)合鹽酸氨溴索鼓室內(nèi)注射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效果及其機制[J].山東醫(yī)藥,2017,57(44):86-89.
龐湃,于雅蓮,姜學鈞等.激素經(jīng)導管法咽鼓管吹張治療分泌性中耳炎[J].中華耳科學雜志,2015,13(4):693-695.
吳虹冰.鼓膜穿刺術聯(lián)合藥物治療急性分泌性中耳炎[J].中華耳科學雜志,2015,13(4):696-697.
乾恩樂,任紅波,劉麗洋等.低溫等離子扁桃體消融切除術聯(lián)合鼻鏡低溫等離子腺樣體消融術治療小兒鼾癥的效果觀察[J].白求恩醫(yī)學雜志,2018,16(1):92-93.
黃順德,楊長君.低溫等離子扁桃體消融切除術聯(lián)合鼻鏡低溫等離子腺樣體消融術治療小兒鼾癥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6,43(9):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