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鳳
【摘 要】目的:分析陰道內鏡技術在宮腔鏡檢查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回顧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2月宮腔鏡檢查患者85例資料,均使用陰道內鏡技術,統計檢查結果。結果:85例患者中,檢查成功64例,失敗21例,成功率為75.3%。分析顯示,患者年齡、痛經、剖宮產史、絕經、陰道分娩史、分娩次數和檢查成功率無相關性。結論:在宮腔鏡檢查中應用陰道內鏡技術,疼痛度輕,成功率高,值得應用。
【關鍵詞】宮腔鏡檢查;陰道內鏡技術;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3--02
在臨床上,多用宮腔鏡檢查來評價女性的宮腔情況。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患者要求的提高,開始將宮腔鏡檢查、治療由手術室轉至門診,雖然能獲得一定效果,但是由于檢查期間比較疼痛,限制著宮腔鏡檢查的使用[1]。對此,醫學研究者提出了一種無創的檢查技術,即陰道內鏡技術,出血少,安全性高。為進一步評估該技術在宮腔鏡檢查中的應用效果,現對我院85例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回顧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2月宮腔鏡檢查患者85例資料,年齡25-70歲,平均(47.6±5.3)歲。剖宮產史18例(21.2%),陰道分娩史50例(58.8%),未生育17例(20.0%);痛經22例(25.9%),絕經期30例(35.3%)。
1.2 方法:幫助患者取截石位,于非麻醉狀態下用碘伏消毒陰道,不使用宮頸鉗、窺器,也不擴張宮頸,不探查宮腔長度。直視狀態下經由陰道外口,將宮腔鏡緩慢的送入陰道后穹窿處,仔細檢查宮頸、陰道穹隆和陰道壁。從陰道后穹隆處向上,經過宮頸后唇達到外口,對宮頸管進行觀察。隨后再進入宮頸內口,全面檢查整個宮腔。在檢查期間,對于因無法忍受疼痛的患者,說明檢查失敗。對于宮頸內口纖維粘連,宮頸口狹窄的患者,用超聲引導宮腔鏡,若能進入宮腔,說明檢查成功,反之則失敗。此外,檢查時還要密切觀察患者感受,無法忍受疼痛時全麻,并更改為傳統的檢查方式,同樣列為檢查失敗。
1.3 判定項目:統計檢查成功率,分析檢查失敗的原因。同時,分析這些因素和失敗率間的關系,找尋適合陰道內鏡的人群。
1.4 統計學方法:將文中數據錄入SPSS18.0中,計量類資料用標準差的形式表示,計數類資料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分別實施t、卡方檢驗,P<0.05,差異顯著。
2 結果
85例患者中,檢查成功64例,失敗21例,成功率為75.3%。通過對失敗原因分析發現:劇烈疼痛4例(19.0%),宮腔鏡無法進入宮頸管17例(81.0%),其中,3例因陰道出血影響檢查視野失敗,12例因宮頸內口粘連、狹窄檢查失敗,2例因宮頸外口狹窄檢查失敗。在無麻醉下,64例成功患者中,48例無疼痛或輕微疼痛,平均值為(2.20±1.16)分。分析得知,失敗組和成功組在年齡、剖宮產史、絕經上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現如今,門診宮腔鏡和住院宮腔鏡檢查都具備較高的準確性,且和以往的宮腔鏡相比,其具有麻醉風險低、費用低等優勢,備受廣大患者青睞。隨著宮腔鏡檢查在門診的使用,疼痛逐漸成為影響檢查結果的因素。在以往的檢查中,常使用宮頸擴張器、窺器等,加重患者疼痛程度,引發迷走神經反射,受到一定的臨床限制。而陰道內鏡技術的使用,不僅不需要使用宮頸鉗、窺器,也不會因醫源性的刺激出現精神緊張、肌肉痙攣等現象,縮短檢查時間[2]。本研究中,48例患者在檢查時未出現疼痛,或只出現輕度疼痛,由此可見,陰道內鏡技術的使用,會增加患者耐受性,有利于門診宮腔鏡檢查的開展。
既往研究證實[3],雖然不使用窺器和宮頸鉗等設施,也能完成宮腔鏡的檢查,且檢查成功率高達80%-98%。本研究中,檢查成功率為75.3%,比文獻報告成功率低,原因可能和術者操作不熟練相關。檢查失敗的21例患者中,宮腔鏡無法進入宮頸管17例(81.0%),原因為宮頸內口狹窄或纖維化,阻礙著宮腔鏡的深入。對此,可使用具備工作孔道的器械,用剪刀分離粘連的組織,這時患者多會出現輕微的不適感,因為纖維組織中是不存在血管和神經的,所以也就不會出血和疼痛[4]。此外,術中還要使用超聲引導,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手術成功率。
一般情況下,剖宮產后子宮多粘連于前腹壁,而處于前傾的位置,這時宮頸上提很難暴露。由于陰道內鏡不受窺器限制,能直接進入陰道內部找尋宮頸,順應子宮、宮頸進入宮腔,擴大宮腔鏡的活動范圍。報告顯示[5],處于絕經期的女性,因雌激素的缺少,增加宮頸狹窄的發生風險。在本研究中,絕經狀態下的手術成功和失敗組存在差異,認為其可能影響檢查結果。由于絕經后陰道狹窄,宮頸萎縮,窺器的使用會增加患者疼痛度。而陰道內鏡檢查無需使用其他器械,在超聲引導下進入宮頸粘連或狹窄患者的宮腔內,可見陰道內鏡檢查更加適用于絕經后女性。此外,其也適用于肥胖、膝關節無法彎曲和外展的女性。
綜上,在宮腔鏡檢查中應用陰道內鏡技術,疼痛度輕,成功率高,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鹿靜.無接觸式宮腔鏡檢查在臨床上的應用價值探討[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7,17(10):1494-1496.
吳莎.陰道內鏡在絕經后女性宮腔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23):5942-5945.
李瑞娟,夏恩蘭.陰道內鏡與傳統宮腔鏡檢查臨床應用的比較[J].中國內鏡雜志,2015,21(10):1019-1022.
張伶俐,王燕,劉玉蘭等.陰道內鏡在婦科疾病診治中的應用價值[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4,16(5):412-414.
吳洪立,侯素霞.宮腔鏡、彩超、病理對子宮內膜病變診斷價值的研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6,3(19):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