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慶國 曹紅詩 徐昌
【摘 要】目的:比較和分析三維適形、調強放療與常規放療對食管癌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2例食管癌患者為研究對象,以治療方式為分組依據,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51例患者,對照組以常規二維放療,研究組以三維適形、調強放療,對比臨床效果及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研究組總有效率90.19%,對照組總有效率76.47%;總有效率對比,研究組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研究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常規放療方式相比,三維適形、調強放療治療食管癌,其照射靶區劑量更精確、更均勻,療效滿意,患者不良反應低,具備臨床推廣的價值。
【關鍵詞】三維適形;調強放療;常規放療;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7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3--01
食管癌在我國發病率較高,是臨床較為常見,對患者生命健康有嚴重影響的腫瘤之一,其發病率位列惡性腫瘤總發病率的前3名[1]。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療等都是食管癌的常規治療方式,近年來眾多醫學研究表示,常規二維放療(CR)短期療效良好,但遠期療效不明顯,對患者生存的延長效果甚微。三維適形、調強放療是近幾年臨床應用于腫瘤治療的新放療方式,有研究表示其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2]。為探究食管癌放射治療的有效模式,本文比較和分析三維適形、調強放療與常規放療對食管癌的治療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 2017 年 1月~2018 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2例食管癌患者為研究對象,以治療方式為分組依據,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51例患者。對照組男性患者 32例,女性患者19 例,年齡36~72歲,平均年齡 ( 53.77±5.21)歲;病變部位,頸段3例,胸上段18例,胸中段23例,胸下段7例;影像檢查資料顯示病變長度1.51~8.12cm,平均(4.89±0.29)cm;淋巴轉移,無轉移45例,近端轉移6例;腫瘤分期,T1~T3期46例,T4期5例。研究組男性患者 33例,女性患者18 例,年齡36~72歲,平均年齡 ( 54.68±5.05)歲;病變部位,頸段2例,胸上段18例,胸中段24例,胸下段7例;影像檢查資料顯示病變長度1.49~8.08cm,平均(4.76±0.34)cm;淋巴轉移,無轉移46例,近端轉移5例;腫瘤分期,T1~T3期47例,T4期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確診為食管鱗癌患者;②患者均首次接受放射治療;③無遠端轉移,其它重要器官無功能障礙;④患者均未接受過手術治療。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以常規二維放療(CR),放療治療前,結合CT、MRI等檢查資料,確定患者病灶范圍、大小以及實際位置,以X線模擬機拍攝定位片,調整劑量及相關參數,進行常規分割照射。研究組以三維適形、調強放療:取平臥位,以CT機拍攝定位,控制層厚,結合患者之前檢查的影像學資料,結合病灶范圍、大小、位置確定照射范圍,靶體積由大體腫瘤體積經四周外擴0.5-2厘米,上下外擴2-5厘米,計劃靶體積經靶體積向四周外擴0.4-1.5厘米,實施5-7野等中心照射,每天22.2Gy,每周治療5次。放療過程中,要注重靶體積總量的控制,為減少對周圍組織器官的放射損傷,要調整并確保靶區周圍臟器在放射耐受量以內。
1.3 觀察指標 對比治療期間、治療后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療效判斷標準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定、進展4個標準。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所涉及的數據均用SPSS21.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x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無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研究組總有效率90.19%,對照組總有效率76.47%;總有效率對比,研究組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研究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醫學的發展,更多的放療藥物、放療技術在臨床中應用,三維適形放療(3D-CRT)、調強放療(IMRT)就是其中之一,其應用優勢在于照射靶區的劑量精確性更高,也更均勻,對周邊正常組織的影響減小[3]。食管癌三維適形、調強放療是近幾年以來在臨床應用的全新放療技術[4]。其以三維治療計劃系統為基礎,對患者實施分次照射治療,在治療過程中不僅能夠精確調整照射靶點,準確設置各個點輸出劑量率,同時靶區照射更均勻,對周圍正常組織器官的照射劑量少,將放療過程中對其它臟器及組織的損傷機率降至較低的水平。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以三維適形、調強放療治療,最終結果顯示研究組總有效率90.19%,對照組總有效率76.47%;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研究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綜上所述,常規二維放療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與常規放療方式相比,三維適形、調強放療治療食管癌,其照射靶區劑量更精確、更均勻,療效滿意,患者不良反應低,具備臨床推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葉奕菁,張晶晶,陸小軍,etal.常規二維放療和三維適形調強放療對食管癌的療效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3):22-24.
侯寧,張晶,劉天博,etal.三維適形與調強放療技術在胸上段食管癌放療中的劑量學對比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34).
邱玉濤,呂立濤.支架植入聯合三維適形調強放療治療局部晚期食管癌的臨床效果評價[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30):49-50.
劉興祥.三維適形放射治療與調強放射治療對上段食管癌中的療效及劑量學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17,24(10):112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