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濤
(漯河市廣播電視臺,河南 漯河 462000)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科技的飛速發展,新媒體憑借其傳播迅速、影響力大、覆蓋面廣、互動性強等優勢,對包括電視媒體在內的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沖擊。地市級廣播電視臺要結合自身情況,突破困境、尋找出路,進而走出一條電視媒體與新媒體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共榮之路。
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電視廣告收入首次出現不增反降的情況,當年就有部分學者預測,不久的將來,電視媒體可能會被新媒體取代。近年來,網絡媒體、移動媒體和自媒體的迅猛發展,一次次刷新了電視媒體人對新媒體的認識,同時也不斷改變著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在這種情況下,很多電視媒體,特別是地市級的電視媒體,受眾不斷減少、廣告投放量連年下降,電視媒體的生存空間不斷受到擠壓。近年來,國內不斷有電視媒體頻道停播的消息,這讓電視媒體人不免擔憂電視媒體未來的發展。
放眼國外,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電視媒體的發展情況也不容樂觀。早在2016年,英國BBC就已經宣布,關停其下屬的BBC3頻道的電視傳輸渠道,僅保留網絡傳輸渠道。在第31屆里約熱內盧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里約奧運會”)期間,美國NBC的收視率比4年前北京奧運會下降了20%,而通過互聯網移動媒體觀看比賽的受眾比例大幅上升。
時下,新媒體的快速擴張和發展勢不可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電視媒體不能怨天尤人、主動退縮,而是要以一種積極的心態主動迎合,進而順應時代的發展。作為地市級的電視媒體,由于受到資金、人才、技術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在當下媒體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
地市級電視媒體如果想要取得長足的發展,首先要解決受眾流失、廣告投放量下降、專業人才流失等問題。地市級電視媒體要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規劃,讓廣大受眾重新回歸電視,這就需要在電視節目和受眾之間建立起一個投入低、傳輸方便、互動靈活、容易操作的傳輸方式,比如細分受眾,不同的欄目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隨著技術的發展,電視節目實現了在微信公眾號的直播,主持人和觀眾之間還可以實時互動。
傳統媒體也具有許多新媒體不具備的優勢。地市級電視臺作為當地黨委和政府的“喉舌”,長期以來都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積極向社會傳遞正能量,在當地人民群眾心目當中具有很強的公信力,這些都是新媒體不具備的優勢。
新媒體以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為載體,具有傳播速度快、形式多樣靈活、互動性強等諸多特點,其傳播的信息具有早、快、新、奇的特點,必要時還能做到實時直播和實時互動,這些也都是傳統媒體無法達到的。
地市級電視媒體如果能夠把這兩者的優勢融合起來,做到取長補短、共同協作、優勢互補,實現媒體融合傳播的最大化,就能夠實現電視媒體和新媒體的更好發展,進而實現互利互惠、共同發展。實現融合之后,才能夠更好地在當地傳播黨的聲音、聽取民眾呼聲,進而建立起一個為當地人民群眾提供全面、快捷、權威信息的綜合傳播平臺。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已經是時代的大勢所趨,為了更好地適應新媒體的發展和時代步伐,地市級的電視媒體要不斷改革和創新,注重人才建設。有條件的地市級電視臺可以抽調專門人員成立融媒體中心,由電視臺主要領導兼任融媒體中心主任,這樣一來,能夠在電視臺內部進行更好的資源優化和配置,對人才和資源進行統一的調配,同時建立起更加靈活的獎勵機制,根據績效考核發放工資,充分調動全體人員的積極性。
另外,還要廣泛地吸引人才、引進人才。比如每年畢業季,都到開設新媒體課程的高校引進人才。人才招過來之后,還要進行新老人才的對接,讓新老人才相互學習、相互配合,打造一支適應媒體融合發展的人才隊伍。
新媒體的長足發展也使這個時代進入了“全民記者”的時代,微信朋友圈、微博中發的一條小視頻、一張圖片、一條信息都有可能成為焦點話題。地市級電視媒體在培養內部人才的同時,還要注重外部資源的整合。在“全民記者”的時代,電視臺要和所在地的知名網絡大V、自媒體平臺合作,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媒體融合。
作為地市級的電視媒體,如果想要在當下激烈的競爭中謀求更好的發展,在保持和發揚自身傳統優勢的同時,也要不斷學習和融合新媒體,進而找出一條傳統電視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之路。同時要結合時代發展的特點及當地社會發展的特點,不斷改革創新、緊跟時代潮流,在媒體融合的基礎上形成全面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只有這樣,地市級電視媒體才能適應時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爭取到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