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德慶
(重慶日報,重慶 400010)
傳統媒體機構特別是一些國家中心(重點)城市的黨報(集團),由于擁有不少專家和信息資源,逐漸具備立足國家重大項目、參與智庫建設的條件。以重慶為例,作為“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近年來重慶的經濟發展可圈可點,外資公司的大量擁入以及沿海產業的梯度轉移,產生了大量咨詢服務的需求。重慶日報立足這一機遇,抓住中新(重慶)示范項目的機會,在為中新和政府間機構高端論壇的智庫服務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2016年1月,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管理局正式掛牌成立,中新交流及“南向通道”建設成為熱點。重慶日報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制訂了每月的宣傳合作計劃,每季度交流碰頭,落實參與到中新示范項目具體推進過程中,并取得一系列很好的成果。無論是協辦相關會議還是提供調研支撐,都向智庫建設方面邁出了可喜的步伐。
其實,“問計于媒”是很多政府部門多年堅持的一個思路。重慶日報部分資深記者,因持續關注某個領域多年,逐步成為專業行家里手。例如,范長江新聞獎獲得者羅成友多年來專注于“三農”報道,為重慶市的“三農”發展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思考成果,部分調研成果已作為市委、市政府的決策依據。重慶日報還有一些資深記者,經常通過內參或報告呈送等方式向市區政府部門提建議、出點子,一些理論研究成果和文化產業調研成果也被部分區縣政府采納。黨報的高素質人才儲備為黨報建設新型智庫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資深記者編輯有長期在基層調查采訪研究的積累,有對社情民意以及高層信息的了解與掌握,相比高校學者而言有更細致的觀察和思考。但長期以來,黨報對編輯記者的要求是編稿寫稿多,而提供專業咨詢與建議比較少。雖然黨報集團中也有一些骨干和資深專業人員被選為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但相比黨報數百名高級人才而言,這種“腦力”發揮的比重還是很小的。
黨報建設智庫,一是可以給更多中高級人才提供更好的成長通道,避免國家花很大力氣培養出來的部分骨干人才退休之后“智力”無法發揮淪為“廉價勞動力”的尷尬,避免高級人才流失,讓他們在專業的道路上不僅可以成為中層干部,也可以成為“高級智庫工作者”;二是通過國家補貼、企業采購提升中高級人才的經濟待遇和社會待遇,增強他們的社會認同感;三是智庫一旦建設完善后,還可以給報社帶來經濟效益,減輕報社的經濟壓力。
最近,中國社科院一份報告提出,要贏得生存空間,紙媒就必須增強創新意識,認清媒體融合大趨勢,以加快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為工作重心,積極探索“智庫化”轉型發展道路,打造一批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傳媒智庫”。在保持媒體貼近公眾、跟蹤觀察、覆蓋廣泛和受眾量大等天然優勢的同時,與智庫功能相融合,做到深度與廣度并存,研究與傳播并重,更好地實現“資政啟民、思想傳播,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目的。
中國社科院和各省市的社科院主要以刊物或者藍皮書的形式向社會發布智庫研究成果,黨報近年來也通過深度報道的形式進行報道。但相比欣欣向榮的智庫建設而言,這些報道對中國智庫成果的展示還有待拓寬范圍。
黨報集團平時與高校、研究機構的專家聯系較為緊密。一些專家甚至是頂級專家,如院士、首席科學家等,他們的智慧資源如何更好地服務社會,需要借助媒體平臺。一些科研成果涉及轉化,也需要精準地對接投資商。可以預見的是,媒體加強信息的對接,可以大力釋放出智庫潛力,參與“智庫經濟”。許多成果需要通過專題報告、紙質報刊、電臺、電視臺、網絡等方式輸出,互為引用,保證公信度和傳播范圍。黨報的智庫化建設,并不是媒體和智庫簡單的“1+1”疊加。黨報既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又要及時適應新形勢,與新技術手段、運行機制和人才建設等相結合,才能以“雙引擎”實現“雙驅動”,迅速、高效、順利地實現發展轉型。
目前,多數省級黨報已同時擁有報紙與“兩微一端”等新媒體技術手段,在輔助調研、征求民意方面更有互動的優勢和傳播條件,在促進智庫建設方面大有可為。
融合發展后的黨報要拓展發展空間,可以將智庫建設納入通盤考慮。黨報智庫建設,可加強與高校、社會科學院、黨校等的合作,以共建的方式彌補自己智庫建設的短板。最主要的是要爭取上級政策的支持,將黨報智庫納入重大咨詢決策項目采購庫,與傳統的智庫機構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2018年1月掛牌成立的重報大數據研究院,就是由重慶日報和重慶西信天元數據資訊有限公司聯合發起成立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重報大數據研究院致力于推動重慶智慧城市建設、政府大數據治理能力升級,重點領域包括元數據標準建設、平臺接口標準建設、分類數據庫建設、綜合數據平臺設計、各類軟件開發以及行業數據應用指標體系設計等。
作為新型社會智庫,重報大數據研究院將重慶日報的黨報特性和全媒體發布矩陣與西信天元在國內頂尖的數據加工處理能力有機融合。作為媒體智庫,重報大數據研究院充分發揮主流媒體的資源整合能力,目前已整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廈門大學、重慶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相關領域專家資源,并同清華大學PPP研究中心、中國旅游研究院、攜程大數據研究院等國內頂級研究機構形成了戰略合作關系。
目前,重報大數據研究院已發布了5期以上重慶旅游大數據研究報告,為重慶的旅游發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決策參考。
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明確了我國智庫建設的基本標準:具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相對穩定、運作規范的實體性研究機構;具有特色鮮明、長期關注的決策咨詢研究領域及其研究成果;具有形成一定社會影響的專業代表性人物和專職研究人員;具有有保障、可持續的資金來源;具有多層次的學術交流平臺和成果轉化渠道;具有功能完備的信息采集分析系統;具有健全的治理結構及組織章程;具有開展國際合作交流的良好條件,等等。
黨報歷來有將中高級人才送到高校進修的傳統。黨報智庫建設過程中,可以更多地將中高級專業人才以“訪問學者”“合作研究者”的身份與知名高等院校等進行交流任職,讓高級記者編輯更多地參與政府重大課題的調查研究,讓研究更接地氣,同時也有助于更多高質量、可行性強的研究成果源源不斷地涌現。
如此,“黨報教授”“黨報研究員”將會越來越多,黨報智庫也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更多的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