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毛
(重慶大學 新聞學院,重慶 401331)
批評性話語分析簡稱CDA,全稱是Critics Discouse Analysis。語言學在批評性話語分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韓禮德的功能性語言理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在他的理論中,語言是有功能的,主要表現為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其中概念功能又可以劃分為經驗功能和邏輯功能。這主要表現在具體的語言使用中,因為語言脫離語境之后意義不大,所以需要具體的語境調動生活的經驗,進而影響個體對意義的加工。人際功能主要關注不同詞匯的使用、語調、語勢等因素對人際關系的體現以及地位的差異等。語篇功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主題。語篇在韓禮德看來是意義的基本單位,既高于句子,又通過句子來體現,這實現了意義在不同層面的聯結和生發。重要的是,語言作為人與人交往的重要工具,實現了意義的交換,成為人與人交際的重要方式。在不同的語境中,語言的使用是不同的,這就產生了不同語境中個體地位、階級、年齡、性別等的差異,這些差異都會影響交際雙方的權力關系,這種權力關系也體現在交際活動中。
批評性話語分析作為起始于西方的學科,在發展的過程中,社會學、語言學、心理學等學科的知識融合發展,使得話語分析成為一門交叉學科發展而來的研究方法。一本書或許不能詳盡描述各種各樣的話語分析方法,而只能側重于某一方面,如社會語言學的話語分析方法。批評性話語分析方法也自然有其關注點,其關鍵詞有制度、規訓、描述、權力、意識形態、秩序、結構等。其主要研究語言行為與更廣泛的文化背景、社會背景等的聯系方式,這些聯系方式和表現形式都體現出特定的意識形態,體現出不同主體間的權力關系。
對于媒介批評的展開層面存在不同的觀點。王君超認為可以分為宏觀層次和中觀層次。宏觀層次包括傳播思想、傳播效果、傳媒結構、機制、傳媒管理以及傳媒與社會關系等的批評;中觀層次包括傳媒個性、風格、媒介現象、報道策劃、新聞評獎等內容。曾雅妮則將媒介批評劃分為學術層面的批評、感想層面的批評、基于觀察分析層面的批評。從這些劃分來看,這些展開層面存在一些問題,如宏觀層面和中觀層面,這是一個大和小的概念,傳播思想和傳媒個性很難劃分誰大誰小,劃分的標準難以確定;傳媒結構和機制也有密切的關系,分開來談則存在一定的問題。學術層面的批評和基于觀察分析層面的批評存在一定的重合之處,基于觀察分析層面的批評和基于感想層面的批評也存在一定的重合之處,因為發表在欄目以及網絡媒體上的隨感等內容和感想層面的分析并沒有明顯的區別。
批評性話語分析存在顯著的目的性,揭示的對象和媒介也有密切的關系,關于媒介的社會影響等問題向來是其關注的主題。因此,將這種方法應用到媒介批評中,能夠給媒介批評的展開層面提供新的視角。
媒介發展到今天,已經具備了多種多樣的形態,在未來,還會出現虛擬現實,給人們帶來沉浸式的體驗。這表明媒介不只是文字,還包括聲音、圖像、表情符號等,這些媒介同時作用,影響意義的生成。手機作為一個媒介的集合體,可以同時實現聲音、圖像、符號等多種媒介的作用,極大地豐富了傳播內容,同時也帶來了信息冗余、手機依賴、信息爆炸等問題,也可能加重個體的孤獨感、焦慮感等。手機作為一個批評對象,是傳統的媒介批評忽略的,因而新的媒介批評需要對其進行關注,關注現代工業技術對人的牢牢的控制。
媒介批評者可以是大眾,也可以是媒介評議機構,也可以是媒體自身。在當下,情況顯然發生了變化。微信、QQ等社交軟件上有訂閱號或者公眾號的功能,可以實現一對多的傳播。這種情況與傳統的大眾傳播很相似,但是在傳播者、傳播機制、傳播工具、傳播目的、社會責任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那么媒介批評的主體也應該發生變化,大眾作為媒介批評的主體,也可能成為被批評的對象。針對大眾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需要運用批評性話語分析的方法,對大眾的文化背景、社會背景、階級、性別等因素進行分析,這樣能更清楚地揭示在特定環境下的選擇。當然,獲取這些信息還存在一定的困難。
對傳媒話語的分析需要考慮多種因素,當然,不是所有的研究對象都包括這些因素。這些因素大致包括詞匯、語法、連接、媒體機制、媒體法律、媒體實踐等。可以從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進行大致分析,也可以從微觀層面展開到宏觀層面進行具體分析。
微觀層面主要分析詞匯、語法、復現、連接等因素,涉及語義學、語用學、語法學等方面的內容。對語用學的研究較少,關于語法學和語義學的研究已經比較充分,可以為具體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撐。同時,文本結構也是需要特別關注的,正如克里斯蒂娃所說,文本是一種生產力,具有貫穿語篇的能力,能夠塑造邏輯和順序。語義也可以起到擴大范圍的作用,這樣就能更好地和文本結構分析結合起來。
宏觀層面的分析主要分析社會交際、社會關系等因素。傳媒生產的產品是社會的產物,與人類社會密不可分。社會關系、社會交際、社會變化等因素都會體現在傳媒生產的文本中,通過一批文本表現出來。文本是如何體現這些關系的,對特定的社會群體是如何體現的,這些都是需要關注的問題。
總之,批評性話語分析方法由于自身體系的完整性,因此較好地解決了媒介批評展開層面不清楚的問題。媒介批評可以從微觀層面和宏觀層面展開,從微觀層面的語法、詞匯、連接等因素的分析再到宏觀層面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分析,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邏輯鏈條。
[1]曾雅妮.媒介批評理論與例證[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45-70.
[2]王君超.媒介批評[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23-44.
[3]韓禮德.語言與社會[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