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軍
(淳安縣廣播電視臺,浙江 杭州 311700)
網絡技術朝著智能化、數字化方向發展,加速了各種媒體資源的融合進程。在此過程中,廣播節目的制作發行、傳播等方式均發生了顯著的改變。總體來講,在媒體融合環境中,廣播節目主持人的職責不只是收集整理不同信息,還應當仔細挑選、比較、評價與播報信息。這就需要廣播主持人具備相應的意識。
第一,媒體融合為廣播行業提供了條件,廣播主持人在擔任播音員職務時,要綜合把握節目特征,并運用口語化的表達方式。比如,隨著新聞評價類節目的流行,要創新廣播新聞節目的主持方式。
第二,廣播大眾的品位在不斷提升,優秀的主持人應當具備自我提升意識。新聞媒體向商業化發展的同時,新聞傳播方式也應不斷創新。尤其在市場指引下,廣播新聞逐漸娛樂化,明顯不同于傳統的節目,這使大眾在收聽廣播時能夠獲得輕松和快樂。
聽眾通過主持人接收信息,而主持人具備的信息意識成為用戶體驗的切入點,能夠讓聽眾獲得有效信息。
在直播過程中,主持人會因受到現場氛圍的感染而忽略了新聞事實,這是信息意識不強的表現,屬失職的表現。主持人應該在現場十分理智地觀察并記錄所見所聞,從而讓聽眾了解到事件的真相,讓聽眾更加關注事件本身。如果在直播時,聽眾并未將注意力放在報道上,而是更多地關注主持人,這樣就背離了廣播的宗旨。
信息意識的樹立能讓主持人審視自己,使其明白自己是新聞的報道人,而不是新聞的當事者,這樣才能夠在直播中找對自己的位置。
作為黨和政府的主要宣傳平臺,傳統媒體長期以來擔負著弘揚主旋律的責任。當前傳統媒體陷入了發展的困境,更加應當積極履行自己的職責,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主流媒體。
第一,從政治方向上來看,相較于非主流媒體,主流媒體有較大的影響力,其可以引導和影響輿論。例如,在地市級中,當地的廣播、電視、報紙通常為主流媒體。
第二,從經濟角度來講主流媒體更加重視社會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大眾信息獲取的主要途徑。
第三,從整體視角來講主流媒體擔負著主要的宣傳工作,涉及的范圍較廣,具有較強的品牌影響力。當媒體既有資源又有聽眾時,可以報道重要信息,占據主流市場,能夠吸引廣告商,產生品牌效應,就可以被稱作主流媒體。廣播電臺應積極作為,吸引更多的聽眾關注,成為人們信賴的媒體。
真實意識則是讓聽眾可以聽到真實的信息,主持人要使聽眾了解直播現場的人物、環境等實情,以及真實的內容。
新聞是記錄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真實性是新聞的基本原則。聽眾喜歡接收真實的信息,通過廣播這一平臺反映時代的變化。但是有些記者在直播時,由于各種因素忽略了這一方面,將熱情投入策劃當中,編造虛假信息,對聽眾形成誤導。主持人不僅僅是新聞人,還兼具指導聽眾道德行為的身份,本著事實進行新聞報道才可以令聽眾在直播中獲得想要的信息,不可弄虛作假,在聽眾面前體現社會的公平、展現媒體的道德。[1]
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廣播的聽眾群體并非固定不變,節目的形式也在變化,與聽眾的互動方式也極其豐富。在新媒體的影響下,廣播主持人努力學習新技術,促使廣播積極與新媒體融合。新技術使廣播的互動方式更加豐富,如微博、微信等不同形式,令廣播節目變得更加靈活,主持人因此能較快地掌握聽眾所需,與聽眾交流,并將互動環節當作節目的一部分,主持人也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所以,主持人需要不斷學習新方法、新技術,為聽眾提供更加貼心的服務。
廣播的不足之處十分明顯,過去廣播只能夠通過聲音傳遞信息;目前隨著新媒體技術的運用,能夠觀看的廣播節目產生,填補了廣播沒有畫面的空白。廣播節目能夠播報突發狀況,這體現出廣播的便捷性與及時性。廣播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在最短時間內為人們出行領航,這體現出廣播與聽眾互動的優勢,將應急作用展現了出來。主持人能夠在街頭通過視頻直播的形式,采訪交警、行人、司機,通過視頻傳播路況信息,具有極強的現場感。并且有效運用視頻直播的方式進行采訪,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傳播,讓聽眾及時知曉路況,為人們的出行以及交警的工作帶來了較大的便利。此外,主持人不能只是在直播間讀稿,應強化與聽眾的互動,將在聽眾處獲得的信息轉化為節目素材;利用互聯網技術傳播信息,讓聽眾能夠迅速并有效地獲取信息。[2]
廣播直播節目中,有現場聲音與主持人的聲音。比如,在閱兵儀式的直播過程中,聽眾能夠聽到“咔、咔”的士兵列隊齊步走的聲音。廣播是聲音藝術的傳播途徑,現場自然音響能夠為人們帶來舒適、親密的感受,音響師只要按照情節對聲音進行適度刪減就可以使節目產生良好的渲染效果。而主持人的聲音在直播中屬于關鍵內容,具有起承轉合的作用。有些主持人為了烘托直播的氛圍,令節目更富有影響力,用文學方法組織語言,令聽的過程更加柔美,讓人浮想聯翩,但有時候忽視了新聞的真實性,只是主持人的主觀猜測。這樣的行為,只會誤導聽眾。隨著虛假新聞的不斷涌現,直播主持人必須深入實地,從而展現廣播直播的真實意義。[3]
我國科學技術持續改革與升級,媒體環境復雜多變,尤其在各種新媒體技術的影響下,廣播行業的接收設施多元化,豐富了廣播節目的互動方式。一名優秀的廣播主持人勢必要有較強的責任感,不斷增強業務能力、提高綜合素養,從而才可不斷完善廣播節目內容與方式,不斷加強與聽眾之間的互動效果,打造出品質優越的廣播節目。
[1]陳渝.媒體融合時代廣電傳媒的人力資源變革[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6(4):115-127.
[2]楊悅.媒體融合背景下廣電人才培養新趨勢[J].西部廣播電視,2017(15):83-89.
[3]旺姆.媒介融合語境下西藏廣播臺網融合策略芻議[J].西部廣播電視,2017(15):11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