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曦
(河北科技大學 文法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18)
新媒體在我國出現的時間比較短,目前學術界對其尚未有統一的定義。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的傳播媒介,具有更快捷的傳播渠道,一對多地連接更多用戶。[1]相對于傳統媒體,新媒體的傳播途徑具有多元化的優勢。一是新媒體能夠實現雙向傳播,可以實現觀眾與傳播媒介的互動,能夠及時傳遞信息、儲存信息,不再受發布時間、發布地點的限制。二是新媒體傳播的個性化突出,如目前出現的抖音、美拍、微博、知乎、火山小視頻、小紅書等新媒體為大眾提供了交流平臺。三是迎合大眾碎片化的時間,移動技術的突破性進展為新媒體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實現了移動傳播。
新媒體技術越漸成熟,新媒體呈現繁榮發展的態勢。新媒體產業整體趨勢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新媒體文化產業突飛猛進。2011—2017年的數據顯示,我國與互聯網相關的廣告業、游戲產業以及互聯網金融成長的速度極快。相關數據表明,中國互聯網廣告營業額高達8079.91億元,相比較上一年增長了近8.31%。從2001—2017年整個發展走向來看,中國互聯網廣告營業額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2]二是新媒體文化產業市場并購現象突出。新媒體產業發展迅速,引得大批資金進入該行業。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很多互聯網巨頭進行大范圍的并購。例如,傳媒文化產業在2017年的并購總金額超過3400億元,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巨頭更是憑借充足的資金進行大范圍的并購,意圖打造自己的網絡生態圈。但是從長遠的發展角度來看,其中不乏被高估值的項目,一定程度上損耗了新媒體文化產業的發展潛力。
新媒體的發展極大地影響了傳統媒體的發展道路,傳統媒體需要轉型與創新。同時,新媒體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偏弱。隨著廣大人民群眾審美水平的提升以及審美疲勞的產生,即便帶有濃重高科技氣息的新媒體必然也會喪失市場。想要推動新媒體的進步,可以引入傳統媒體的高質量板塊——新聞,借助高科技制作視頻、圖片、聲音三位一體的視頻新聞,為受眾提供高端的視覺體驗。縱觀新媒體的新聞板塊,雜亂無章,并且總是充斥著不良、低俗、虛假的新聞。這些都需要整治。而傳統的新聞媒體如人民日報有非常高的社會信譽,打造人民日報網絡版,拓展使用功能,實時為廣大群眾傳遞政治、經濟、軍事、體育、教育等新聞。
近幾年,自媒體、社交媒體等新媒體的蓬勃發展,使得眾多信息快速傳遞。互聯網傳播具有很多優點,如速度快和時效性強,但是也有易傳播虛假信息的不足。所以,互聯網與傳統媒體可以結合,用傳統媒體傳播新聞的嚴謹性和科學態度來彌補互聯網新聞傳播的弊端。打造專業的互聯網新聞板塊能突破新媒體當前的發展瓶頸,獲得更多讀者的認可,同時也給予廣大受眾更多的參與權。
隨著社會的進步,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出現。而技術之間完全可以進行融合,以創造出新型的服務工具。廣播本身具有廣泛的受眾基礎,可借助互聯網的優勢進行創新,如此,廣播的發展方式會得到優化,應用范圍會更加廣泛。互聯網與廣播的融合可以促使新媒體獲得新的發展思路。首先,互聯網技術能夠提供多樣的終端,如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終端等等,可以為受眾提供優質的消費體驗。目前,各種移動交互終端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強化廣播與之的合作,必然能夠增強兩者的競爭力。例如,Goode、Apple等國際大公司對廣播技術應用得非常充分,包括語音技術、車聯網技術等等。技術的融合與創新能提升大眾的生活質感,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視頻是當前大眾最關注的內容。互聯網與視頻模塊的融合可以提升視頻節目與觀眾的互動性,比如《偶像練習生》以大眾投票的方式選取優秀的練習生,大眾可以選取自己喜愛的練習生,參與評論。節目以大眾的需求為主,打造優質的選秀節目,增強觀眾黏性。網絡視頻所占據的比重越來越大,各大視頻網站發展迅速,“互聯網+移動視頻”已經是電視新媒體產業發展傳播的主流趨勢。因此,互聯網與視頻模塊融合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新媒體行業占據技術優勢,但文化產品質量較差,想要整體上提升新媒體產品質量,需要在研究當前的主流價值觀的基礎上為觀眾打造高質量的視頻。傳播正能量是當前視頻網站的責任所在。
新媒體的蓬勃發展是不可阻擋的,也得到了國家的支持,吸引著更多的投資者加入。新媒體給大眾也帶來了高質量的生活體驗。同時,新媒體的發展也存在很多弱點,雖然有技術保障,但是其核心還是生產文化產品。只有不斷打造高質量的文化產品,新媒體才能夠真正地向前邁一大步。
[1]郭全中,郭鳳娟. 2016年新媒體產業發展研究[J].新聞前哨,2016(8):42-48.
[2]楊芳,王忠國.互聯網文化創新與新媒體產業發展[J].新聞知識,2017(2):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