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浯溪街道大眾完全小學 湖南永州 426100)
課堂是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然而,通過改革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廣大教師的不懈追求。而且,高效的課堂教學不僅影響學生的當前成績,還會對學生未來的教育產生重要影響。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通過創新導入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能力,同時還要充分發揮新型教學工具的作用,多方面、多角度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構建高效課堂。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一堂課的初始階段就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也就是說,要想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教師就要從課堂導入環節入手。而且,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很強的貪玩心理和好奇心,因此在小學數學新課導入時,教師要充分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在導入方式上要突出趣味性,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導入載體的后續結果感到好奇,從而主動投入到后面的學習中去。[1]
例如,教師可以將故事作為課程導入載體,將接下來要學習的數學知識蘊藏在故事之中,學生對故事結局感到好奇,就會在教師的引導下投入到新課學習中去。如:筆者在講授“時、分、秒”的內容,就編撰了這樣的故事:有一只小兔,一只小貓,一只小狗是好朋友,它們三個都很懶惰,有一次聊天時它們為了比較誰更懶分別說出自己睡覺時間最長的一次,小兔說自己睡了56個小時,小貓說自己睡了3420分鐘,小狗說自己睡了172800秒。那么請小朋友們說說,誰睡的時間最長,誰睡的時間最短。通過這樣的故事,將時分秒的換算蘊藏在故事中,學生為了知道最后答案,而跟隨老師進入到教材內容的學習中。[2]
此外,除了故事導入外,還可以將游戲作為教材內容載體,導入新課。需要強調的是,無論是故事還是游戲都是作為一種工具來服務于教學內容的,因此教師一定要把握好時間,避免學生沉迷于游戲、故事而忽略了數學知識的學習。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一切教學活動都要圍繞學生展開。因此幫助學生培養自主學習意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所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減少對學生教材內容的灌輸,而增加一些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
例如,學習“平均數和條形統計圖”這一課時,我們首先可以將全班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然后讓每個小組結合教材例題進行討論,在小組討論結束后,對學生進行提問:平均數是什么,如何計算平均數,什么叫移多補少等知識點。對于學生不了解的或者回答不正確的我們再做補充講解。在講解完畢后,給出學生一次考試的成績單,讓學生根據成績單來實際計算,男生的平均分,女生的平均分,全班的平均分。在整堂課上,教師只負責提問與引導,完全讓學生比照教材例題自主學習,由于這些知識點都是在他們自己的實踐基礎上所總結歸納的,所以對知識點的理解跟全面更透徹。而且,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掌握了數學知識,還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自學能力、表達理解能力,幫助學生培養了自主學習的意識,最終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微課是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發展而興起的一種新型教學工具。微課主要是通過一些時長在十分鐘左右的短視頻,來講解一些課堂上的重要知識點,因為其形式新穎,對知識的講解直觀具體,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課堂印象,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具體運用上,教師可以將一些抽象的或者容易混淆的知識點,用微課的形式進行總結,讓學生有更直觀清晰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圓柱與圓錐”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圓錐體、圓柱體的各種性質。如將圓錐的側面展開得到一個扇形,圓柱的側面展開得到一個長方形。通過視頻演示往一個圓錐體中灌滿水,然后將水倒入等底等高的圓柱體中,得到水只占了圓柱體內部三分之一的空間,這樣的視頻演示方式會很容易讓學生記住圓錐體積是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可見,利用微課短視頻可以營造一種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忘記數學知識的的枯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此外,學生還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在課后復習課堂知識,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更牢固。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需要結合學生當前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狀態,緊貼教材內容,從課題實際出發,創新新課導入方式,在課堂初始階段就使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努力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借助現代媒體技術,充分利用微課這一新型教學工具,幫助學生理解課堂知識難點,加深課堂印象,最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