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惠州市惠陽第一中學 廣東惠州 516000)
在素質教育口號的號召下,現代英語教學課程的每一單元都在圍繞著對學生的聽、說、讀、寫的全面能力的培養進行的。現代英語課程教學注重對學生的主體性體現,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可以對需要學的知識進行一個大體性的了解,清晰地知道新課程學習中的重點難點,讓學生對新知識有一個感知,并從中找出自己的困惑,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然后再通過老師的課堂知識教學進行驗證。這樣就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同時也能提高老師的課堂教學效率。
對于學生來說,將要進行學習的知識是比較陌生的,進行提前的預習,對學習內容有著一個大體的認知,在老師的教課過程中才能做到對所學的內容心中有數,有備而學,為課堂聽課做好鋪墊工作。課前預習能夠讓學生了解自己要學的是什么?疑難的知識點有哪些?在哪里?在課堂上和老師的授課內容進行相互驗證,能夠有效的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1]。
對學生來說,課前預習活動是一種自我能力提升的學習方式。在預習中找到問題所在,在課堂學習中進行問題的解決。這樣就能夠真正地和老師一起學會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不斷地發現問題并能夠自主地解決相關問題,大大地提高英語的閱讀、理解、分析等綜合學習能力。
如果學生在課程學習之前沒有進行預習活動的開展,就會對所要學習的知識有著陌生感覺。在課堂上聽課的時候由于沒有對課程的概念,就會出現情緒緊張,生怕在學習的時候少學了什么,這樣往往會被牽著鼻子走,沒能意識到課程學習中的目標是什么。學生只有在課前做到認真的預習開展,在課堂學習中有著清晰的學習方向和想要弄清楚的問題時,自己的主體地位才能有效地被激發出來,這樣才能使自己具有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地發揮,將被動的聽課變為主動的聽課,大大增加了學習效率[2]。
現階段的初中英語課堂的課前預習情況存在著一些問題:第一,預習任務不明確。老師對學生進行預習任務的布置時,往往是籠統地布置預習任務,僅是怎樣去處理生詞、語法,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上沒有什么明確的要求,就沒有辦法進行檢查,很難引起學生對預習任務的重視程度;第二,預習任務的布置形式單一。很多老師為了方便檢查,就會布置抄寫單詞或是完成課本習題等相關的書面作業,又因為聽讀訓練的檢查需要的時間很長,課堂上很難做到,課下沒有辦法進行就被忽略了;第三,預習任務難度掌握不好。很多老師在布置任務的時候忽略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布置預習任務的時候要求學生進行單詞、課文和習題等多種形式的預習任務同時進行,雖然豐富了預習內容但是預習的任務量大大的超出了學生的能力范圍。
初中的英語教學課堂上,英語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個體性差異并進行引導學習。通過對學生進行知識探求方法的教授,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一旦采取的方法不對 ,那么預習的效果就就不會達到預期的程度[3]。
在學生進行預習之前,老師要將學習的課程的內容概括為幾個問題或是知識點,對課程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并且布置給學生,再結合一些輔助性的參考資料,要求學生根據知識點或者問題進行預習并做好筆記。要注意的是,老師在安排預習任務的時候要注意預習目標的明確性和具體性。要讓學生可以根據預習任務的思維構架進行課堂內容的學習,活躍其思維。這樣,學生能夠有著一個明確的目的去進行學習,更方便老師對學生的預習效果進行檢查和了解。同時,幫助學生進行舊知識的整合和新知識的汲取開展活動,引導學生鉆研課本、進行自主性學習能力的提高。
初中英語教學課程的開展中,老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和區別。如果老師在現代教學過程中還是采用統一的標準和單一的目標進行無差別教學活動的話,就會使得一部分學生很難跟上學習進程,使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力。所以,教師在進行預習任務布置的時候要保證問題的層次性,以學生實際的學習能力為標準,將任務分為幾種方式安排,使得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進行自主性選擇[4]。
預習目標的任務布置,不是老師把預習任務安排了就可以的,更要引導學生進行預習活動。第一,課前檢查。對學生的課前預習進行了解評價也是促進學生能力提升的重要環節,老師通過對學生的預習情況的了解,便于對學生進行督促,并且通過對學生的預習檢查可以對學生的整體預習效果有著一個清晰掌握,有利于課堂上教學方向的調整;第二,課堂教學。這是對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以及錯誤的方向進行調整和改變。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課堂教學是自己對自身預習效果的一種檢驗和改正。同時,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采用一些能夠使學生自覺預習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意識到教學課堂建立在課前預習基礎上的意義,讓學生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學生學生之間的相互答疑、交流,再由老師進行系統性的補充,使課堂真正的變為學生的課堂,更好的發揮學生為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綜上所述,課前預習在英語教學的課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使學生能夠做到對要學習的知識有著整體性認識,能夠激發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