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未央區高鐵寨小學 陜西西安 710021)
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重視學科團隊的建設,優秀的學科團隊給教師的個人成長帶來極大的提升,同時也存進學校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但是部分學科團隊的建設中因為一些關鍵的問題的阻礙,影響了其順利建設,但同樣,也有一些科學的方法策略可以幫助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只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運用,相信學科團隊的建設必然能夠取得成功。[1]
當前的教育中,非常需要進行必要的學科團隊建設。因為學科團隊所具有的的意義能夠給學科教學、教師水平以及教師對工作和學校的認同歸屬感等帶來很大的提升。[2]
長時間以來,學校的學科教育都是教師們各自為戰,教師之間缺乏關于教學方面的交流和溝通,對于備課、授課、輔導答疑等工作都是獨立完成。他們在教學上的成績完全靠自身的硬實力打拼出來,各自將自身的教育能力最大地發揮出來,卻再難取得教學上的突破。其實個人的能力終有盡頭,這時候如果有人協作,將能夠發揮出超越個人的力量,從而提升教學成效。[3]
教師在教學上花費大量的精力是值得肯定的,但研究教學方法同樣也是重要的工作內容。只有對現行的教學方法不斷研究和反思,才能不斷進步提高。學科團隊共同研究,將彼此的方案拿出供大家探討,將能夠幫助自身認識到教學上的優缺,并學習他人的長處。因為學科的單一性和專業性,團隊的建設將能夠很好地提高教師的個人專業水平。[4]
單兵作戰是孤獨的。個人長時間的獨自奮斗將容易使得自身與外界分離開來,或是自我封閉起來,從而與外界疏離。一個團隊將能夠使所有人聚攏在一起,團隊成員努力合作,共同奮斗能夠建立起團隊氛圍,使成員之間融洽相處,成員會因此對團隊產生歸屬感,進而對學校產生歸屬感。
一直以來,社會或是學校對一個教師的評價往往都過于關注其個人的表現,并且因為當前的應試教育,導致大家都忽視了培養教師的團隊意識。學科團隊的建設讓教師將自己的個人成長與集體成長融為一體,在社會的作用下,使教師合力完成教學目標,促進教師間的合作,從而提高教師的團隊意識以及團隊的整體凝聚力。
學科團隊的建設早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是也存在部分學科團隊沒有起到建設的效果,阻礙其成功建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每一位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在積極的尋求自己的發展和成長。在一個學校尤其是同一個學科間,教師之間是存在一定的競爭的,不論為了評職稱還是為了行政層次,這種競爭都會使部分教師只顧努力提高自身而忽視團隊的整體成長,競爭大于合作的意識導致團隊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團隊建設因此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學科團隊建設起來以后,因為缺乏核心的思想內容指導,團隊成員依然以自己的工作為中心,團隊合作只是流于表面。團隊的領導人缺乏一定的領導能力,或是領導人在團隊上的精力投入不夠,在指導工作和凝聚隊伍上沒有達到合格的標準,無法帶領團隊前進。
學校在學科團隊的建設上缺少必要的投入。以基本的物質設施而言,一個學科團隊可能都沒有一個合適的單獨辦公室,團隊進行會議或是進行其他活動都沒有必須的場所。以管理投入而言,部分學校對團隊缺乏必要的考核評審工作,使團隊建設失去把控。
團隊必須確立一個優秀的領導者,領導整個團隊工作的展開,并在團隊工作中發揮其指導性的作用。在確立領導人的過程中,必須做到科學與民主。科學上應該制定合理地評選標準,以達到選出能力操守最出色的人選;民主上必須做到公正、公平、公開,杜絕強行指派和暗箱操作等,盡量使所有的團隊成員認可新的團隊領導人。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團隊領導人適當地組織一些團隊活動,加強隊員們的溝通與協作。如以學科中的專業名詞進行猜謎游戲,可以讓教師們感受到學科的魅力;與其他學科團隊之間進行團隊足球、拔河比賽等,可以提高團隊的凝聚力;進行外出拓展,從而增強團隊的向心力和集體榮譽感等。
一個團隊的建設,必然離不開合理的管理方法與到位的管理工作。在學科團隊的建設中,應該實行常態管理與過程管理結合的管理模式。常態管理指的是并不過分地增加太多的約束,教師作為學校的一員,履行教師的本分職責就能夠合格了。過程管理指的是把教師作為團隊的一員,對其進行多方位的評價考核,促進其在團隊工作中的進步,從而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率。這兩種管理方式表面看似矛盾,但確是能夠藝術地進行結合,這就需要團隊領導者去研究與把握了。
學科團隊的建設是學校提高學科教育的有效舉措,能夠給教師個人的成長以及學校的業績帶來良好的促進作用。雖然當前某些學校的學科團隊建設遇到了阻礙,但只要運用科學的策略進行改進,必然也能夠取得成功,從而推進教育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