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世武
(賓川縣廣播電視臺,云南 大理 671600)
對于電視臺記者來說,蹲點采訪是一種經常使用的采訪技巧。采用蹲點采訪的模式既可以得到更多的素材,讓采訪活動更加豐富,同時也縮短了記者和采訪對象之間的距離,加強了彼此的聯系,進而保障新聞報道的價值和深度。蹲點采訪是每一個記者都應具備的采訪技能,它促使記者走到群眾中間,貼近實際,詳細報道基層生活。
第一,地方電視臺記者在進行蹲點采訪的過程中,要從宏觀上把握主題。此外,地方電視臺記者還要對于被采訪者所處的環境有微觀的了解。在深入基層時,記者都應該帶著宏觀的采訪主題開展工作,但宏觀的采訪主題對采訪的具體流程和重點沒有詳細的、深層次的要求。基于此,記者就要利用蹲點的方式深入了解采訪環境,最終對被采訪者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對于地方電視臺記者來說,走基層采訪是獲得新聞素材的最佳途徑。此外,在蹲點采訪時必須拍攝大量的視頻。通過蹲點采訪能搜集大量的視頻材料,其可以為之后的視頻剪輯提供很大的幫助。
第二,基層蹲點采訪對于后期的新聞處理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蹲點采訪往往能強化采訪效果,同時也有利于地方電視臺記者對被采訪者和采訪環境有更直接、更深入的了解。另外,通過蹲點采訪,地方電視臺記者可以更好、更準確地把握采訪事實,同時更加深入地探索采訪環境,最終實現對采訪過程的整體把控。
第三,讓新聞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新聞節目種類繁多,民生新聞主要是為群眾排憂解難,娛樂新聞能讓人放松,政治新聞主要是宣傳黨的大政方針。歸根結底,我們可以說新聞來源于人民最后又服務于人民。基層蹲點采訪報道要求地方電視臺記者深入新聞現場,讓新聞報道更貼近群眾,更接地氣。記者在采訪新聞事件時,要對群眾的心理感受和真實想法感同身受,同時更透徹地了解新聞事件的原委,保證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在采訪過程中,記者通過蹲點可以深入了解老百姓的生活,掌握人民群眾真正關心的問題。只有這樣,新聞報道才能真實地反映人民的聲音,使新聞報道成為解決人民問題、為人民服務的渠道。比如,要了解國家扶貧任務層層下放,最終是否真正落實到地方人民的現實生活中來這個問題,記者就可以針對國家的扶貧政策的落實情況走到群眾中去,在第一時間詳細了解落實扶貧任務的進度和最終結果以及人們對相關政策的反應等,基于客觀真實的立場進行采訪報道,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
第一,地方電視臺記者在蹲點采訪時,要融入基層百姓,真實體味當地人情。記者在基層能夠采寫到發生在人們身邊的真實事件,同時記者所作的新聞報道必須體現群眾思想和主人翁意識。走基層采訪不僅是記者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一種很好的體驗生活的方式。如果想在新聞報道中體現更多高質量的內容,獲得受眾青睞,記者必須充分融入被采訪者的生活環境。角色轉換是記者開展走基層采訪的基礎,這樣記者才能與被采訪者感同身受,進而讓新聞報道產生更廣泛的影響。
第二,地方電視臺記者基層蹲點采訪,必須具備吃苦耐勞、勇于探索的精神。走基層采訪對記者的專業素質和采訪水平的要求相對較高,給記者提供了很多體驗基層生活的機會。然而,記者在深入采訪現場之后需要不斷挖掘新聞素材蘊含的價值,把握采訪特點,并在既定的采訪主題上深入探索。因此,記者在走基層采訪時必須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在深入體驗采訪環境的基礎上進行新聞報道。地方電視臺記者在轉變自身角色時,要深入研究并靈活應對采訪中出現的問題,保證采訪順利進行,確保采訪深度。另外,記者在基層蹲點采訪時會遇到很多突發狀況,這要求記者有較強的隨機應變能力,能及時采取適當的措施應對突發情況。此外,地方電視臺記者還要根據各種情況適當調整采訪內容,緊密聯系采訪主題,提高采訪效率。
基層蹲點采訪報道是地方電視臺記者提升個人價值,提高地方電視臺收視率和體現以人為本的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在基層蹲點采訪報道中,地方電視臺記者要堅持以人為本,要本著傾聽人民心聲、反映人民情況、為人民服務的情懷,思群眾所思、解群眾之困,體現民意,積極傳播正能量。同時,地方電視臺也要充分發揮加強地方政府和人民群眾的聯系,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作用。
[1]謝芳.地方電視臺記者“走基層”蹲點采訪報道的體會與思考[J].西部廣播電視,2016(12):169.
[2]嚴慶鋒.地方電視臺記者“走基層”蹲點采訪報道的體會與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5(10):173.
[3]陳悅.試論基層電視臺記者“走基層”采訪報道的相關體會[J].科研,2016(7):00286.
[4]劉智杰.淺析電視臺記者“走基層”蹲點采訪報道的體會與思考[J].新聞傳播,2017(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