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慧
(吉林師范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吉林 四平 136000)
近年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伴隨而來的是科技發展帶來的媒體市場的巨大變革。新媒體以突出的數字技術和信息技術對傳統媒體和媒介造成了不小的沖擊,也威脅到包括報紙在內的紙質媒體的生存。但不得不說的是,報紙從17世紀初出現發展至今,必然具備獨有的優勢和特點,有存在的必要性。這也是報業雖然受到新媒體的巨大沖擊,卻仍有存在的必要的原因。面對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產生的影響,紙媒編輯更應該知難而上,不能輕易放棄,要抓住技術革新的機遇,積極應對前所未有的挑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個規律同樣適用于新媒體產業。
2015年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成年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較2013年減少了0.21本,手機閱讀時長的增長十分明顯,人均每天微信閱讀時長為14.11分鐘。顯然,這與新媒體的發展是分不開的。媒介產品的多樣化造成讀者媒介使用習慣的多元化,讀者媒介使用習慣的變化促使報紙編輯轉型。編輯是為讀者服務的,滿足讀者的需要是編輯最重要的工作內容,編輯要以讀者為中心。讀者的需求改變了,相對應的,報紙集團和報紙編輯人員的發展路線和工作方式也要發生變化。新媒體環境下,讀者的角色和地位也發生了變化,這也是促使報紙編輯轉型的重要因素。新媒體的即時雙向互動提高了受眾的參與度。面對這一現狀,報紙編輯不能墨守成規,而應順應數字化發展潮流,積極實現與新媒體全方位的交流與融合,實現與受眾的溝通、互動。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受眾的要求,為受眾帶來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新媒體的使用率和推廣程度也會提高。
如今,許多報業集團面臨被互聯網公司并購的命運,而這些互聯網公司也不依賴傳統報紙平面廣告這一資金來源,它們做新聞只是為了增加增值服務。這是報紙為了繼續生存下去的不得已之舉,而另一些傳統媒體則選擇自己尋找出路,如澎湃、無界等都在努力打造屬于自己的新媒體。這些公司在解決資金問題的前提下,關鍵是要具備無紙化、自動化、全天候、電子化等新特點。要做到這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傳統的報紙編輯需要不斷學習、加大工作量、努力探索,配合報紙出版業尋找新出路。
雖然新媒體為讀者帶來了時效性強的信息,但新媒體信息是快餐式信息的說法也隨之出現。報紙編輯應該見縫插針,抓住新媒體不夠系統和準確的缺點,以此作為突破口增強傳統報紙媒介傳播信息的準確性和系統性。只有編輯顧及全局,做好整理工作,最終才能呈現高質量的新聞報道,重新吸引受眾的眼球。編輯只有做到上述兩點,才能保證傳統報紙媒體的公信力和出版質量,推動報紙向前發展。許多編輯認為傳統的報紙編輯工作的側重點是組織稿件、審讀稿件,選擇、加工和處理稿件,他們很少花時間和精力在策劃上,缺少發揮主動性和創造力的空間。以前的報紙編輯的工作方法可能就是按流程去做,甚少涉及策劃、主動預約稿件等工作,但是現在面對新媒體的沖擊,發揮主動性和創造力才是應對挑戰的關鍵。
編輯增強專業能力、報社發揮專業優勢首先都要講究一個“專”字。編輯要增強自己的專業能力、學習專業知識、了解自己的專長,為自己所在的出版單位能在某一方面取得長足發展貢獻力量。在充分學習專業知識,增強專業能力的基礎上,編輯人員還要兼顧多方面的發展。首先,新媒體的發展必然帶來新興技術的變革,報紙編輯的工作流程將實現全面的數字化,因此只有學習新技術才能更好地了解新媒體。其次,編輯需要不斷增強信息捕捉能力、創新選題策劃的能力、社交能力等。新媒體時代的報紙編輯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很強的控制力,這樣才能生產出滿足社會需要的產品和信息。另外,編輯還要有控制全局的能力,能篩選出符合社會發展方向和有利于受眾的信息傳播的內容,掌握報紙出版行業的總體方向。新媒體時代的報紙編輯還要有一定的社交能力。除了以上幾點之外,編輯的全面發展需要涉及的內容還有很多,所以報紙編輯想要實現轉型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1]畢潛.新媒體時代的編輯理念與轉型[J].媒體時代,2012(06):32-34.
[2]毛潤政.新媒體時代編輯角色轉型探析[J].編輯之友,2013(08):92-94.
[3]張淇鑫.新媒體形勢下編輯角色的轉型[J].新媒體研究,2015(14):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