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8日)

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實施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城市客運分會年會在此時辦年會,正當其時!首先,我代表交通運輸部對年會的召開表示衷心祝賀,向各位代表表示熱烈歡迎,并通過你們向廣大城市客運企業和員工表示親切的問候!一年來,新一屆城市客運分會班子認真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的工作部署,在中國道路運輸協會的支持和各會員單位的配合下,堅持社團組織治理社會的功能定位,積極主動作為,在服務會員發展、推進企業自律、凝聚行業共識、支撐行業決策、提升行業凝聚力和向心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剛才,春杰理事長做了一個很好的報告。報告站位高、有內容,很務實,2019年的工作思路我也非常贊成。希望分會結合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和2019年交通運輸工作會議,結合全國公交行業的實際,進一步完善,抓好落實。剛才我們共同觀摩了改革開放40年40件公交影響力事件的評選展示,這個片子很精彩,很感動,很感人。看完之后,我更加深切地認為:公交行業是一個有社會責任、對黨對人民有感情的行業,公交企業是可以信賴、也必須依賴的企業,公交人是最可愛、最可敬的人。我們共同見證了準點投資集團公司的成立啟動儀式,希望準點集團公司成立以后,更好地支持、服務公交發展,讓老百姓有更加可靠、更加安全、更加經濟、更加方便的公交服務,也祝我們的公交企業能夠成為卓越的企業,公交行業成為卓越的行業,我相信,公交行業明天會更好!
剛才,麗梅同志、先忠同志都做了講話,我都很贊同。下面我再講幾點意見。。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城市客運行業以全面深化改革為統領,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砥礪奮進,務實創新,城市客運服務供給能力和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有力保障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出行需要。
一是服務供給能力進一步改善。城市客運設施設備規模逐漸擴大,依托公交都市創建平臺,各地持續加大公交場站、客運樞紐等設施建設力度。公交專用道網絡逐步完善,截至2017年底,全國公交車輛超過了65萬輛臺,公交專用車道超過1萬公里,年客運量達到720多億人次。城市軌道交通成就顯著,用不到50年時間走過了國外發達國家150年的發展歷程。截至2017年底,全國已有3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153條,運營里程4500多公里,年客運量達到183億人次,規劃里程、在建里程、運營里程以及完成客運量均居世界第一。
二是運輸服務品質進一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便捷性不斷提升,全國多地已初步形成城市軌道交通、快速公交、社區公交、定制公交等不同類型公交系統的多層次服務體系。為主動適應高品質、一體化出行需求,推進不同運輸方式間零距離換乘、無縫化銜接,各地普遍推出了地面公交軌道交通換乘優惠政策,進一步提高居民出行便捷性。互聯網+城市客運快速融合,網約車、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等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新業態迅速發展,激發了傳統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新動能,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及智慧社會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是群眾出行體驗進一步增強。目前,全國已有225個城市實現了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共發行互聯互通卡2000余萬張,意味著百姓持有一卡通即可暢行全國200多個城市。部分城市的重點區域或路段,公交與小汽車已經初步有競爭優勢,北京三環路全程公交專用道啟用后,公交車在早晚高峰行駛速度得到明顯提升。各地積極通過電子站牌、手機APP、導航軟件接入等形式,向公眾提供公交實時運行信息、線路查詢、車輛擁擠度查詢等智能化服務,改善乘客出行體驗。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多元支付也得到了快速普及推廣,杭州、天津、武漢、廣州等城市開通實現了手機移動支付乘坐公交服務,進一步提升了旅客出行體驗。
四是公共服務均等化進一步改進。各地城市統籌協調城市公共交通、城際客運和農村客運發展,提高城鄉客運網絡的覆蓋廣度、深度和服務水平,打造全域公交,城鄉客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取得明顯成效。今年1月,我部會同住建部等7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善老年人殘疾人出行服務的實施意見》,對加快完善無障礙出行環境進行了統一部署。各地出臺了為殘疾人預留專票、設置專座、推進列車無障礙改造等政策措施,兒童、孕婦、老人等弱勢群體的城市交通設施、出行條件和交通可達性得到明顯改善。
首先是新時代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定位。大家知道,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為城市交通的發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指明了發展的方向,為我們交通的發展提供了根本的遵循。在“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之“(二)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中明確要求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性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建設交通強國提供有力支撐。報告在“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之“(一)推動綠色發展”中明確,要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開展綠色出行等行動。這些是總書記在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后,對交通運輸發展提出的新要求。總書記提出建設交通強國和開展綠色出行的要求,為交通運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特別是將為我們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提供了難得契機,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又將迎來一個新的春天。
其次,世界各大城市在交通治理、城市發展等過程中,也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經驗。這就是要應對城市化,小汽車高速發展以后,帶來的擁堵問題、環境問題,我們必須要走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道路。這也是我們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宜居城市的需要。所以無論是我國香港,還是新加坡、東京、巴黎、倫敦等城市,在其發展過程中,無一例外地都推進了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戰略實施。再一個就是剛才所看到的,中國改革開放的40年的經驗告訴我們,我們必須要走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這一條道路,這條道路也是能夠讓老百姓在城市公交的發展中,能夠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由之路。
另外,我想從我們當前面臨的新時代城市公共交通的形勢談幾點看法。大家知道,在2014年,《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正式出臺。規劃在發展目標中明確指出,城市發展模式要以“密度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導向的集約緊湊型開發模式成為主導”,“綠色生產、綠色消費成為城市經濟生活的主流”。要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將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發展的首要位置,加快構建以公共交通為主體的城市機動化出行系統,積極發展快速公共汽車、現代有軌電車等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系統,科學有序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同時,我們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更多地承擔共同有差別的責任,降低碳排放,也需要我們來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再一個就是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為我們城市公共交通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更好的條件和技術的支撐。我想,進一步加強我們交通技術、公交與信息技術、新技術等的融合發展,必然會促進我們公交事業的更好地發展。
從當前城市發展的實際,特別是城市公交發展的實際來看,應該說不少城市地面公交狀況不容樂觀,不夸張地講,我感覺是改革開放40年來形勢最嚴峻的一段時間。如何在真正意義上提升公共交通和綠色交通的比例和效果?依然挑戰很大、任務艱巨,任重而道遠。所以現在很多城市,在地面公交怎么發展這一問題上,可以說是政府、公交企業乃至技術支撐單位都有江郎才盡的感覺。但是,我相信有總書記對我們交通發展指導、指示,有各地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有全體公交人的共同努力拼搏,這些問題就是我們發展中的問題,也是一定能解決的問題。我們大家都要思考,怎么建設人民滿意的公共交通,怎么讓我們老百姓在城市交通發展過程中,在公交服務方面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十三五”是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發展、服務水平提高和轉型發展的黃金時期,我們要抓住用好黃金時期,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推動城市客運發展由“擴大供給”邁向“量質齊升”,在質的大幅提升中實現量的有效增長。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通過高質量發展,實現城市客運體系更加完善、運營組織更加智能、服務水平更加優質,行業創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響力、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不斷升級的出行需求。
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城市工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我們要從乘客體驗出發,找準公眾出行的堵點、痛點,精準發力。推進智慧客運服務,完善各種運輸方式智能信息系統,支持提供基于移動終端的各交通方式動態信息及城市路況查詢等服務。推動實現公共信息服務“一網通”。統籌公眾出行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積極推進不同運輸方式間票務系統信息交換共享,鼓勵發展旅客聯程運輸票務一體化服務,促進旅客聯程運輸基礎信息互聯共享。推動完善全國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實現系統聯網運行。
二是堅持規劃引導。進一步提升城市交通規劃在城市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從城市客運運輸系統的內在機制及其與外部環境條件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出發,以全局角度對城市交通發展統籌謀劃、超前規劃,不斷提升規劃的科學性和精細化水平,強化規劃的實施和管理措施。同時,堅持把協調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內生特點,通過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有效緩解“大城市病”,推動城鄉、區域、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協調發展,提升區域公共服務整體水平,實現要素有序自由流動、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資源環境可承載的區域協調發展。
三是堅持創新驅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一項事關交通運輸行業長遠發展的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重大任務。近年來,以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互聯網創新成果與客運服務加快融合,城市客運成為新技術應用的領先領域,城市客運“智慧化”“品質化”趨勢明顯。需要我們將創新擺在城市交通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創新支撐和引領城市客運全面創新,不斷拓展行業發展新空間,釋放發展新需求,打造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創新發展體系,讓人民群眾充分分享交通技術革新和進步的紅利。
四是堅持綠色友好。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構建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產業體系”。國內外實踐經驗表明,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是緩解城市交通擁堵、轉變城市交通發展方式、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的必然要求。必須把綠色交通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公共交通的主導地位,大力發展低碳、高效公共交通系統,加強不同運輸方式銜接,創新運輸組織模式,優化客運結構,加快構建綠色出行體系。
五是堅持協同共建。促進城市客運系統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加快推進各領域、各方式、各部門之間的協同共建。進一步完善城市公交發展跨部門協調機制,并在城市群、都市圈范圍內探索建立跨行政區域的公交發展協調機制。促進各類城鄉客運方式的合理分工、有效銜接,加快補齊短板,形成城鄉客運快速網絡、干線網絡、集散網絡的均衡發展格局。堅持以城帶鄉,統籌規劃城鄉及都市圈、城市群公交發展,助推區域間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持續推進路運一體化車路協同建設。
在協同共建方面,我覺得非常重要的一點,公交優先戰略,首先是國家戰略;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人民政府是主體責任,所以我們一定要努力把行業行為、部門行為變為政府行為。在公交都市的創建過程中,很多城市的創建工作都體現了這樣的思想,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希望我們的公交行業能更多地、更積極地、更主動地爭取當地黨委政府的認同,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更好地推進公交建設和發展
行業協會是聯系政府與企業的重要橋梁和紐帶,是行業管理的重要依托,也是推進企業自律和行業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城市客運分會要立足“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的職能定位,主動作為,改革創新,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廣泛凝聚共識,努力提升協會發展能力,在促進經濟發展、繁榮社會事業、創新社會治理、擴大對外交往等方面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一是進一步練好內功。充分發揮城市客運分會對民生需求及其變化敏感的功能,有效整合“碎片化”的民生信息,增強各類民生信息的綜合效用。充分發揮城市客運分會服務種類多樣化、服務內容個性化、服務方式靈活度高和服務需求回應性強等突出優勢,及時、準確的捕捉民生需求,彌補政府提供公共服務不足的問題。通過論壇、研討會等方式理性地向政府或有關方面表達,為政府管理者及時掌握民生需求,制定發展政策提供科學的決策支持。進一步強化隊伍建設,打造專業化的人才隊伍,為參與社會治理提供持續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是積極開展熱點問題研究。利用城市客運分會與政府、企業和公眾的橋梁紐帶功能,及時匯總梳理城市客運行業的熱點、焦點和難點問題,形成高質量的分析報告和調研報告,將城市客運行業發展的真實信息反饋給相關管理部門和公眾。加快開展城市公共交通、出租汽車等不同領域的行業管理問題、訴求和方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支撐行業管理部門制定更加精準化的政策措施。加快開展城市客運行業企業發展問題的調研研究,準確捕捉客運企業及其相關產業的生產動態,將有關企業發展更為詳細的信息展現給行業管理部門和民眾,提高客運企業的關注度。
三是積極開展合作交流。城市客運分會要搭建民間對外交往中的重要平臺,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和規則制定,廣泛傳播國際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發展政策、先進技術方法。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相結合,打造特色交流活動平臺和品牌,提升協會和分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深化產學研合作,積極與高校、科研機構、重點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積極搭建產學研結合創新服務平臺,開展多種形式的產學研結合創新。積極參與相關標準制修訂及宣貫實施,采取宣講培訓、交流學習、展覽展示、網絡信息平臺等多種形式,開展重大法規政策標準的宣貫實施。
最后,我再強調一下安全的工作。
10月28號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事件教訓深刻。近期這類事件在網上廣泛報道,這些問題要引起行業的高度關注;當然,政府部門也要高度關注。重點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強法治建設和普法宣傳。行業的從業者,交通的參與者,特別是乘客,要有對法律的敬畏,要有對生命的敬畏。二是要加強法治手段的有效約束和嚴懲違法者。法律中有一條叫危害公共安全罪,但尺度把握的標準不是十分清晰。我們要進一步研究,推動法律解釋,明確危害公共安全罪在公交行業到底是什么樣的罪,要給予怎樣的懲罰。三是要研究駕駛員駕駛室的有效安全防范。要盡量通過物理設施,杜絕對駕駛員的干擾。四是要提升駕駛員的職業素養和應急處置能力。11月9日部正式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公共汽車和電車運行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希望各地公交企業和政府部門共同努力,為社會公眾提供一個安全的公交出行環境。
現在已經進入冬運期,元旦、春節在即,希望大家堅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抓好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加大風險管控和治理力度,提升應急處置和運輸安保能力,確保行業的安全穩定。
同志們,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抓住機遇、改革創新,凝聚合力、形成共識,務實進取、奮發有為,扎扎實實打牢基礎,久久為功推動發展,以嶄新的姿態譜寫城市客運發展的新篇章,為建設交通強國當好先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