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毅
(甘肅省莊浪縣通化中學)
提升中學生漢字書寫能力,不僅是當前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要求,而且也是現代社會發展下的重要前提條件。如果學生連一個漢字都寫不好,那么談何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呢?所以,提升漢字書寫能力,是中學生的重要學習目的,也是教師的關鍵教學任務。基于此,筆者以莊浪縣通化中學為例,重點從“當前我校學生漢字書寫現狀及其調查情況”“提升我校學生漢字書寫能力的有效策略研究”以及“提升前后對比情況”這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個案研究與分析,旨在為提升中學生漢字書寫能力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議。
現以莊浪縣通化中學為例,經過調查后發現該校初中一共有三個年級,每一個年級都各有三個班,每班學生有60人。同時,通化中學安排每周每班有6節語文課,其中還包括一節寫字課。但經過仔細研究后發現,該學校中學生的漢字書寫存在以下問題:第一,學生執筆姿勢不正確,從中調查發現有的學生執筆太低,有的學生手指曲卷掌心,有的學生手指抓抱筆桿等,總之學生的執筆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問題;第二,學生缺乏有效的指導,由于教師一直將教學重點傾向于他們學習成績的提高,并沒有過多地關注漢字書寫方面的教學,逐漸導致了學生也對漢字書寫沒有過多的關注,從而間接影響了他們漢字書寫的質量;第三,學生對漢字書寫沒有擺正心態,大部分學生都認為能認識漢字就行,反正以后也是在電腦上打字,寫得好還是不好,或寫得規范還是雜亂對以后都沒有太大的影響,正是在這錯誤觀念的影響下,他們對漢字書寫更加不重視,從而影響了他們漢字書寫能力的全面提升。所以,當前通化中學存在的漢字書寫現狀總體堪憂,亟待改進。
針對通化中學存在的有關漢字書寫的問題,特意進行了有關個案研究并提出了以下幾點對策:第一,引導學生改正握筆姿勢,首先教師可在黑板上畫出一個田字格,然后指導他們一筆一筆地書寫,讓他們從剛才的示范中認清筆畫的書寫路徑,尤其是針對書寫質量差的學生可以一對一、手把手教學,讓他們從中感知自己執筆姿勢的錯誤并加以改正,同時也可以引導他們在練字帖上練習并布置相應的書寫作業,通過更加規范地臨摹與模仿,使他們能夠將漢字書寫變得更加規整;第二,引導學生端正對漢字書寫的態度,幫助他們加強對漢字的思想認知,漢字是祖輩留下來的文化精髓,是經過歷史洗滌仍然幸存的寶貴財富,即使科技發展再快,也不能忘卻傳承優秀文化,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各種宣傳片或者文字故事來強調漢字的重要性;第三,通過各種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舉辦年級漢字書寫大賽或者在班級內部成立書寫興趣小組的方式,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地位,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做的好處在于不僅有利于誘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且也有利于提升他們的認知水平,從而實現從內心糾正他們錯誤觀念的教學目標。
經過對比,發現通化中學的學生在提升之前,漢字書寫普遍質量不高,有67%的學生書寫不太規整,他們的字跡也較為繚亂,尤其是存在較多的連筆現象,而在經過教師的指導與練字帖的不斷臨摹后,學生的漢字書寫質量普遍都上了一個臺階,大概只有30%的學生還存在書寫不規范的不良現象,大多數學生的漢字書寫水平有了一個顯著的提高,尤其是他們的字體不僅規整,而且也很漂亮,甚至還帶有一點書法大家的特色。由此可以看出,這些對策是有用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當前中學生漢字書寫不規范的不良現狀。
總而言之,在經過對通化中學的個案研究后發現,這些糾正漢字書寫的教學措施都是有效的,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雖然這些措施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還是有一部分學生沒有獲得較大的提升,尤其是錯別字、連筆現象仍然沒有完全杜絕,但是運用這些具體教學措施后,明顯激發了學生對漢字的喜愛與學習漢字的興趣,促使他們從內心深處真正接受了漢字,愛上了漢字,并愿意為之付出努力。所以,提升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應當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執筆姿勢以及提升他們對有關漢字的思想認知,只有這樣,中學生方能從根本上提升漢字書寫的能力,糾正以前的錯誤寫法與錯誤觀念,教師方能從本質上改善當前的教學質量以及提升教學效率。
[1]王東.書法教學之我見:淺談中學生怎樣寫好字[J].新課程(上旬),2017(7).
[2]李月英.不要忽略了老師的書寫給學生的示范作用[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
[3]孫建榮.加強寫字教育繼承民族文化[J].青少年書法,2008(17).
注釋:此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2017年度規劃課題,提升我校中學生漢字書寫能力的培養研究,課題批號:GS[2017]GHB2814,系列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