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蕾
(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武川新村學校)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如果在教學中教師不觀察學生的基本情況,就無法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真實情況。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應該學會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使用觀察法,要盡量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通過觀察確立適宜每一位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讓學生成為適應時代發展的良好青年。
學生的學習狀態往往決定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良好的學習狀態會使學生有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例如教師讓學生讀《紅樓夢》,同樣是讀書,但每一位學生的見解是不相同的。因此,教師應該通過觀察來發現每一位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教師讓學生說一下對賈寶玉的看法,有的學生只是看到了賈寶玉表面,而有的學生卻讀懂他厭惡封建社會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諷刺那些熱衷于功名的人是“沽名釣譽之徒”“國賊祿鬼之流”。他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觀念,他和林黛玉真心相愛,互為知己,但在賈母等人的安排下,他被迫娶薛寶釵為妻。由于他無法忘懷林黛玉,婚后不久他就出家當和尚去了。這就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距,因此,教師不應該籠統地讓學生做一件事情,而是要透過表面看實質,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與知識掌握的情況。因此,筆者認為,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需要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
教師應該多觀察學生的行為習慣與學習風氣,教師應該觀察,如果一個班里沒有教師,班里會不會安靜,學生能不能靜下心來學習。特別是自習課時,學生能不能安靜、有序地進行自習。自習課是衡量一個班班風、學風的試金石,如果一個班級連一節自習課都不能安靜、有序地進行,都必須每分每秒要老師守在旁邊,那么教師就應該給學生上一些教育課程了,因此教師應該多觀察學生自習課的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習慣等。教師應該多觀察學生的學習風氣,讓學生堅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教師通過日常的觀察發現如果學生總是給自己找到一萬個不努力的借口,而總不給自己找到一個努力的理由,那么這種學生就應該給他做一些思想工作了。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觀察法的運用可以改善學生的學習風氣,可以使學生變得更加優秀。如果通過觀察發現學生行為習慣不太好時,教師應該給學生講一些有啟示性的話語,例如,你們來到學校學習絕不僅僅是為了分數,更不僅僅是為了中考高考,更重要的是要學習生存之道,學會與人相處,學會尊重人、理解人。通過觀察給學生講解一些道理,讓學生感受到改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通過觀察發現,影響農村初中學生成績的主要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學生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家長綜合素質和付出心力的競爭。家長平時不聞不問,考差了就對學生大發雷霆,這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教師應該多觀察學生的生活狀態與學習狀態,如果哪里不對勁應該及時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爭取成為每一位學生的好朋友。據觀察,如果學生的家庭是幸福的,班級里同學關系是融洽的,那么他的學習成績是不會太差的。教師在班會課上應該給學生說一些團結集體的話語,例如我們四五十個同學能夠坐在一起,組成一個班集體,這是緣分,我們應當倍加珍惜。通過觀察發現這些話語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是有幫助的。通過觀察發現,生活狀態良好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可以以最好的學習狀態投入學習的,因為每一位學生都希望得到全面發展,每個學生都希望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
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運用觀察法來了解學生的方方面面,在教學中需要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需要了解學生的思維觀點。觀察法在教學中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觀察農村初中學生的行為習慣和學習風氣,良好的學習風氣與習慣才能使學生變得優秀。教師應該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及生活狀態,使學生將精力全部用到學習中去。因此,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觀察法的運用是正確而合理的。
[1]羅艷.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觀察法的運用分析[J].教育:文摘版,2016(47).
[2]張燕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觀察法的運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