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艷麗
(甘肅省蘭州市第六十三中)
幾種重要的化合物——鋁的重要的化合物
1.能說出氧化鋁和氫氧化鋁的主要物理性質;
2.知道氫氧化鋁的實驗室制備原理和操作方法;
3.認識氧化鋁和氫氧化鋁的兩性,掌握氧化鋁和氫氧化鋁分別與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
4.通過探究氫氧化鋁的實驗室制備,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維能力,培養探索問題的科學方法。
重點:氫氧化鋁、氧化鋁的兩性探究。
難點:氫氧化鋁的制備。
本節課的設計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課標對本節課的要求是:根據生產生活中的應用的實例或通過實驗探究,了解鋁的重要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質。所以本節課的設計從兩個方面出發,分別探究氧化鋁和氫氧化鋁。
在氧化鋁的探究過程中,從氧化鋁在生產生活中應用的實例出發,激發學生對氧化鋁的興趣,并感知氧化鋁的物理性能。然后在學生已有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建立問題驅動,展開對氧化鋁兩性的探究。
在氫氧化鋁的探究過程中,則是從氫氧化鋁的制備的實驗探究出發,讓學生通過探究硫酸鋁分別和氨水、氫氧化鈉反應得到氫氧化鋁的現象,并分析原因,認識氫氧化鋁的主要性質,找出制備氫氧化鋁的合理方法。
問題驅動、實驗探究。
【引課】 直接展開鋁的重要化合物的學習。
一、鋁的氧化物
1.物理性質
展示并介紹藍寶石鏡面、生物陶瓷、耐火材料的圖片,引出對氧化鋁的學習。
【學生活動】學生通過對圖片物質的了解,小結出氧化鋁的物理性質是硬度大、熔點高、不溶于水。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身邊的物質出發,了解氧化鋁的物理性質,并學會了應用。
2.氧化鋁的兩性
【問題一】氧化鋁屬于哪一類氧化物?初中學習過它的哪些反應?
【設計意圖】引出堿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的定義,展開對氧化鋁屬于哪種氧化物的猜想。
【問題二】回憶學習鋁的化學性質時,未打磨鋁箔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一開始是否有氣泡產生?為什么?
【設計意圖】引出氧化鋁與氫氧化鈉的反應的討論。
【學生活動】學生嘗試書寫出氧化鋁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提示:從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中遷移)
【學生歸納】學生通過分析和書寫方程式的結果,得出氧化鋁既是堿性氧化物,又是酸性氧化物,屬于兩性氧化物。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有的認知體系出發,探究層層深入,讓學生自己得出氧化鋁可以與強酸和強堿反應,并最終得出氧化鋁是兩性氧化物的結論。
二、氫氧化鋁
1.氫氧化鋁的制備
【引入】介紹藥品胃舒平,學生認識到氫氧化鋁是一種弱堿,并且被應用于中和胃酸。引出對氫氧化鋁制備的探究。
【設計意圖】從生活常識出發,讓學生感受到化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探究實驗】準備藥品:硫酸鋁、稀氨水、稀氫氧化鈉溶液,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制備氫氧化鋁。
實驗過程:分別取適量的硫酸鋁溶液于兩支試管中,往其中一支試管中逐滴滴加稀氨水至過量,往另一支試管中逐滴滴加稀氫氧化鈉溶液至過量。觀察現象并分析原因。
【現象分析】發現用硫酸鋁和稀氨水進行實驗的小組得到了白色膠狀沉淀。而使用硫酸鋁和稀氫氧化鈉的小組卻看到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消失了。說明氫氧化鋁不溶于氨水,卻溶解在了氫氧化鈉中。
【生成結論】氫氧化鋁不溶于弱堿只溶于強堿。
實驗室制備氫氧化鋁用鋁鹽和氨水,而不用氫氧化鈉。
【結論延伸】同學們要注意反應物的用量對化學反應的影響。氫氧化鈉與硫酸鋁的反應,氫氧化鈉少量,有氫氧化鋁沉淀生成,過量生成偏鋁酸鈉。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對化學實驗的濃厚興趣,通過進行實驗和對實驗現象的分析,使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學生對為什么使用氨水來制備氫氧化鋁、氫氧化鋁溶于強堿的認識就自然生成了。感受反應物的用量對于化學反應、定量分析的意義。
2.氫氧化鋁的性質
【學生歸納】通過觀察上述實驗中制得的氫氧化鋁,學生自行總結出其物理性質。
【性質延伸】氫氧化鋁作為膠狀沉淀,可以凝聚水中的懸浮物,吸附色素。可以用作凈水物質。
【學生歸納】總結氫氧化鋁與強酸、強堿的反應,學生自行歸納出氫氧化鋁的兩性。
【學生活動】嘗試書寫反應氫氧化鋁的兩性的化學反應離子方程式。
【設計意圖】通過實驗、觀察、分析、整理,學生自行歸納出氫氧化鋁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讓學生感受實驗學科中實驗的重要性,讓學生感受實驗的魅力。
三、課堂小結
【學生活動】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一起聊聊自己在這節課的收獲,進行本節課的小結。
四、課后探究
【問題探究】下課后,向制備氫氧化鋁的實驗中得到的偏鋁酸鈉溶液中滴入稀鹽酸,觀察會有什么現象?為什么?如果換成醋酸這個弱酸呢?
【設計意圖】課后探究,激發學生繼續探究鋁的化合物的興趣,為學習鋁三角中鋁的化合物的相互轉換做準備。
第三章第二節第二課時 鋁的重要的化合物
氧化鋁:熔點高、硬度大、難溶于水
兩性氧化物
氫氧化鋁:白色膠狀沉淀
兩性氫氧化物
制備:鋁鹽和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