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瓊
(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第三中學)
在新的教育環境中,無論是教育自身的發展還是社會進步,都要求教育要向著現代化、科學化、人性化的方向發展,而且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摒棄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采用新型的更加具有實質意義的教學方法來培養人才。另外,未來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更多地集中在能力的全面性與實干性上,尤其是團隊協作能力與任務責任感的培養方面,要求更是非常之高,所以,在初中數學的教育實踐中,應用分工合作共同探究的教學方法是可行的。
新世紀元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有將近20年了,雖然我國的教育水平在不斷地上升,而且教育教學的方法也在不斷地進行著創新,貌似已經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就,但是社會的發展速度遠比教育發展的速度更快,到目前為止,我國很多地區的初中數學教育教學實踐依然在沿用傳統的效率低下的、以教師為絕對課堂主體的教學模式,教師作為整個課堂的引導者,其發展的大方向上出現了錯誤,那么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結果也注定不會太好,在這種情況之下,學生成績較差已經不是最嚴重的后果,最令人感到擔憂的是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與自身的全面發展問題,由于缺乏科學理論與方法的指導,教師的整個教學實踐過程是混亂的,對學生來講幫助非常小,比如,在學習《軸對稱圖形》時,只是簡單地告訴學生何為軸對稱圖形、如何畫出軸對稱圖形的話,可以說這個課堂就是失敗的,學生即便知道了相關的知識,以后在做題、生活常識運用的過程中,也同樣會犯難,因為他們沒有理解到知識的本質,沒有通過團隊合作去一起感受知識的樂趣,就不能真正意義上達到對知識的靈活掌握和運用,同樣也就不能直接培養自身的知識感知能力與合作學習能力了。現狀如此,但是社會發展的腳步是不能停下的,學生這樣的學習和成長現狀顯然是無法滿足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的,因此,初中數學教學實踐必須科學應用分工合作、共同探究式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讓綜合能力的提升對學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很多地區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受到傳統教育觀念和教會教學水平的影響,其發展不盡如人意,整體來講,教學現狀大體如下:
很多初中數學的教師都是有幾十年教齡的老教師,他們的學術水平不容置疑,但是在社會快速發展過程中,他們的教育觀念卻沒有因此而改變,數學教學課堂的絕對主體依然是教師,教師講的都是對的,學生只需要進行學習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發展方面,純粹是在浪費學習時間,這樣的教育教學觀念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礙。
另外一方面就是很多教師由于教學經驗的缺乏,在應用合作探究教學方法的時候容易出現方向上的錯誤,歪曲了此種教學方法的某些步驟與目標,讓學生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感到非常不解,不僅影響他們的學習,而且還容易造成教學方法上的巨大失誤,形成更加嚴重的后果。
初中數學作為初中教育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它不僅蘊含了非常豐富且實用的知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有很大的幫助,為了能夠將學生的各項能力進行全面培養,就必須對分工合作、共同探究方法進行科學應用。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改善作為課堂引導者的教育觀念,尤其是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較為深重的老教師,要不斷地對他們進行思想上的溝通,讓他們認識到傳統教育方法的弊端以及當今社會發展的趨勢,進而讓他們逐漸接受新型的以學生為主體、團隊協作的學生學習模式,為今后分工合作共同談及教學方法的應用打好思想基礎。
學生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學習興趣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把握住這一點,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平面直角坐標系》時,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座位順序為學生安排好坐標,以學生的課桌為界,“畫”出兩條相交的均勻的坐標,引導學生一起進行報坐標的游戲,邀請兩位學生走上講臺進行坐標對應,一個學生講出一個坐標,另外一個學生需要快速講出對應的坐標,然后教師還可以說出座位上學生的坐標,然后與此相對應學生的坐標以及相反的坐標學生要站起來示意,隨著游戲節奏越來越快,學生可以在歡樂和愜意中感受游戲,掌握知識,這樣進行的教學不僅體現了同學之間的協作,還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記憶知識。
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每一個小組都要有成績相對較好、成績中等、成績稍差的學生,這樣合理的分工可以照顧到學生成績的層次,整體來看較為公平合理。其次,教師在安排小組任務的同時,要安排難度不同的任務,成績較好的學生領取難度較大的任務,而成績較差的學生領取與之能力相對應的任務,達到每一個學生都有任務的目標,經過學生之間的任務完成,進而實現相互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要求,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也能帶動學困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增強學習信心。
總之,初中數學教育教學實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合理分工共同探究絕對是其發展的必經之路,只有將每一個學生的能力都進行培養,促進他們的發展與進步,才算得上是科學人性化的教學實踐。
[1]張伯法.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學周刊,2017(25).
[2]夏天松.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