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昌營
(山東省臨沂市莒縣第一中學)
當前的素質教育向高中語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踐教學中,教師須轉變思想觀念,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開掘寫作源泉,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旨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運用語文的能力。同時,一線語文教師要善于學習,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虛心向老教師學習,進而獲取寶貴的教學經驗,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下面就高中語文教學談一些體會,以期拋磚引玉。
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指導下的高中語文教學,需要在課堂上起主導作用的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手段和方法,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實施差異化的教學,促進全體學生共同學習,使每個學生在教學中都有所獲。
學習興趣是學生取得較好學習成績的基礎。到了高中,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銳減,從每年的高考成績可以看出,文科生成績較理科低,語文難學是學生公認的。如何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是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深入思考的。實踐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采取創設情境、演講、閱讀比賽或作文比賽等形式開展教學,可以多種形式并用,圍繞教學內容主題吸引學生持續參與到教學中來,使學生一直處于興奮學習的狀態,教師同時再適時地給予鼓勵性的激勵評價,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進而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存在著較大差距,教學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現學困生。不喜歡學困生,甚至對學困生不管不問,這是一名合格教師所不能有的工作態度。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也有優點,若教師教導有方,學困生也許會笑到最后,成為班級最有“成就”的學生。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些問題優秀學生回答不上來,而“學困生”卻可以較好地解答出來。尤其是作文教學,常常有“學困生”的作文寫得讓人刮目相看,無論是遣詞造句,還是謀篇布局,再或是表達方式和感情描寫,都會讓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汗顏。這說明“學困生”也有閃光點,雖整體成績不夠優秀,卻是自身智力因素之外的原因造成的。因此實踐教學中,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因材施教,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授人以“漁”的教學才算成功的教學,教師應引導學生“會學習”,養成課前主動預習、課堂密切配合老師講課、課后主動復習的良好習慣。高中語文教學須拓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樹立“大語文觀”,讓學生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獲取語文知識,通過廣讀符合自身的書籍、聽各種專家講座、參與各種演講或辯論比賽、作文大賽等,促進語文學習,廣泛獲取知識。學生只有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了符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循序漸進地積累后,其語文素養才能得到快速提升,學習成績才會快速提高。
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應緊緊依靠課堂教學,然后是督促引導學生利用課后時間自主學習。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課堂教學的有效時間,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教材,利用課堂時間把教材吃透,同時,利用課堂時間加強學法指導和習題訓練,還要根據語文學科的人文屬性,讓學生熱愛中華文化,在課堂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滲透為國為民的遠大理想,向文天祥、屈原、杜甫等仁人志士學習,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和語文素養。
高中語文教學僅限于課內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著力使學生在課外生活中學習語文,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為豐富寫作素材、提升語文素養提供支持。課外閱讀是高中生語文課外學習的主要形式,教師應指引學生閱讀符合自身實際的書籍,瀏覽與高中語文貼近的網站,通過大量的閱讀積累,有效增加語文知識量。另外,班級訂閱的《中國青年報》《高中生學習》等現成語文學習資源,應讓學生充分利用起來,有必要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選取其中的文章與學生一同學習。
常練筆才會有好筆頭,多修改才會寫出高質量的文章。這是有寫作經驗的人都深知的道理。高中語文教師須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寫作需要長久的鍛煉”,只有經常性地練筆,在寫的過程中加強思維訓練,才能有效提高作文能力。實踐教學中,教師須加強學生作文的批改,讓學生反復修改,進而鍛煉學生的作文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也只有通過反復不懈的練筆,學生的寫作能力才會逐步提高。
課堂作文有時間限制,而練筆作文不限時,可以反復修改。課堂作文緊扣人生思考、社會現實、課文內容、單元寫作訓練等主要方面,力求讓學生寫出思想,寫出生活。練筆作文重在抓基礎,重在讓學生通過作文去認識生活,去理解人生。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較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效率和寫作能力。
總之,高中語文教學應從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入手,因材施教,加強學法指導,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利用好課堂內外的時間和資源,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進而全面有效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