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恩平
(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第四中學)
語文閱讀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于文章的把握,幫助學生加強對文章的理解,從而更好地開展學習活動。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對文章的整體架構進行有效理解,對于文章的核心思想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感情進行體會。一個合理并且有效的閱讀教學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投入語文學習當中。
語文課堂準備由兩個主要部分構成,其一是教師指導學生在課前所做的文章預習,以及對其預習效果進行的點評。其二是教師根據自己對于所講文章的理解所制定的學習目標。當學生明確了自己的學習目標之后,便可以保持一個正確的方向開展閱讀,避免了在閱讀過程中出現盲目瀏覽現象。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不僅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讓學生更好地開展閱讀,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好地對文章進行理解和分析,更好地品味文章當中所包含的感情和思想,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通過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來加強語文學習十分必要。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查找與教學文章相關的材料、對文章各個段落的中心思想進行總結并歸納出全文的核心思想等方式,讓學生先體會到作者的創作目的和寫作的方式,再對文章進行深入理解,這樣便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學習時,更好地體會文章當中的精神思想[1]。
例如,在學習《捕蛇者說》相關內容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做好預習,去查詢相關資料,了解柳宗元的人生經歷,體會柳宗元創作這篇文章時的社會特點以及時代背景。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充分地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更加有效地學習這篇文章。
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引導和點撥,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讓學生能夠更加輕松地投入閱讀當中,有效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例如,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去自主探究文章當中經典語句的意義和目的,讓學生提高對于經典語句的理解,最大限度地對文章進行體會。同時還可以在文字當中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感悟,并通過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對文章的寓意進行更好的理解和體會。例如在《故鄉》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去尋找中年閏土的形象變化以及神態變化,讓學生對這種表達方式所要表達的含義進行理解。
提高初中語文閱讀的有效性,必須要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任何一種興趣都是在不斷親身參與以及不斷學習當中產生的。在親身參與的過程當中,參與者會獲得對事物某一個方面的認識,會學習到一定的知識并體會到樂趣,從而獲得心理上或者精神上的滿足感,進而對某一種活動或者事物產生興趣。閱讀興趣的養成,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在閱讀和鑒賞過程當中的個人能力,同時還可以對學生的情操進行陶冶。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當中,可以讓學生展開充分的想象:“當時那種窮困潦倒的形象如果是于勒假裝的,那么下面的情節發展會是怎樣的走向?”通過這樣的想象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要讓學生暢所欲言,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讓學生通過閱讀進行分析,使學生在這個過程當中愛上閱讀并享受閱讀所帶來的快樂,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2]。
對于語文閱讀教學要讓學生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解作者的寫作手法以及作者所使用的文章架構等文章的表面知識,同時還要通過自己的閱讀,去體會作者在進行文章創作時的心境以及作者創作靈感的來源,要從作者的內心出發,去體會作者的感情和想法,從而更好地體會文章當中的寓意。尤其是在進行小說和散文的閱讀時,教師必須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得學生在進行閱讀的時候不會受到文字表面意義的影響,要讓學生發動自己的想象,在體會作者創作作品的時代和社會背景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話外之意,理解作者所要闡述的核心思想,從而更好地學習文章,更好地提高自身閱讀效率。例如在學習《背影》時,教師首先讓學生通讀文章,之后對文章進行思考。文章當中所描寫的父親的每一個舉動都有什么的樣的意義,其每一個舉動的初衷是什么。要讓學生進行充分的自主思考,并加以適當的引導,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到文章當中所要表達的父愛。
在語文閱讀教學當中,教師應當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要讓學生充分地進行自主探究,最大化地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習能力,加強對文章的把握,體會文章的核心思想。讓學生通過高效的閱讀,提高自身的語文學習能力。
[1]陸衛林.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意義和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2(5):12-13.
[2]韓云.略談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6(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