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生
(青海省西寧市第七中學)
在課堂教學的過中,教師作為帶路人起著主導作用。教師要明白,學生的考試成績只是檢驗教學質量好壞的一部分依據,不能為了一張成績單,而犧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掌握有效性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新課改對教師的要求。有效性教學指的是學生通過教師的課堂授課解惑學會新的知識,掌握知識技能并能充分運用,在學習中找到快樂和成就感。那么,教師應如何掌握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呢?
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是教師講、學生聽,是相對單調枯燥的教學方法。在新時期的教學當中,教師要了解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角,只有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讓他們自覺地去學習數學,才能提高課堂效率。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學會改變教學理念來進行有效教學,必須按照實際需要來進行教學方式的調整。平時教師要多參加一些專業培訓和交流教學經驗的文化活動,保持自身的教學理念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教師要努力成為先進的、科學的教學理論的先行者、實踐者,絕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要好高騖遠。
教師要通過自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來建立兩者之間的友好關系,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再進行科學研究,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讓學生的學習情況變得更好,讓教師的教材設置更加合理,讓教學活動變得更有效果。
教師有好的教學方法,學生就會學得更快、更好。因此,教師的教學方法必須按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制定。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學生的視野得到普遍擴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都比較強,所以數學教師也必須改進教學方式。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認知水平和心理狀態進行充分了解,把學生放在首位,通過靈活科學的教學方法來改變他們不好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當中可以更好地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能。
如教師在講用字母來表示數字這一知識點的時候,讓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先獨自學完本節內容,再按照自己對內容理解的意思講解出來,然后結合其他同學的理解,把原本比較抽象的符號內容自行理解透徹,最后再通過一些簡單的習題去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
為了讓互動學習更有效地發揮其效果,就需要讓所有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學生在參與互動學習的時候要有明確的分工,這樣才能讓學生之間進行友好的互動和互助。在探究式學習當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情境問題,讓學生獨自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然后運用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和他們自己搜集的材料來解決問題,經過這一系列操作,可以增強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習的方法很多,教學的方法也很多,但是對于學生來講,適合他們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組織教學就是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的注意力、思想情緒、精神力都集中到講臺上,專注地看教師在黑板上寫的內容,認真聽教師講的課本內容,仔細做筆記寫下教師講的知識重點。教師要會調控班級的秩序,才能有效地組織教學活動。
組織教學要有嚴謹性。首先,教師要講的課程要有嚴謹的準備,即提前認真地進行備課工作,不上沒有準備的課;對學生負責,要保證所講的內容具有嚴格的科學性、正確性。其次,對講課過程要提前設計好,要周密思考,有節奏感。不能讓學生整節課都處于精神緊張的狀態,也不能讓學生一直處于懶散狀態,教師的講課節奏要把握好。
教師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要讓教學方式對學生有吸引力,讓學生對教師講的內容感興趣,這樣才能有效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
例如,教師在講到數學函數這一節內容時,就可以采用公園水池的水位和時間變化情況來引導學生對變量、常量以及函數進行理解。通過生活中接觸過的一些實例來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生活技能。學生在這樣相對輕松的學習環境中完成學習任務,可以促進他們的情感,開發他們的智力,挖掘他們的學習潛能。
總之,數學教學的改進方式是慢慢累積起來的,也是經過長期實踐取得的結果,要想切實地提升初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性工作,要嘗試改變教學方法,尋找一切適合學生的方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客觀地使用適合他們的科學的授課方式。從多方面著手,教師和學生需要共同努力,建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實現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1]楊文明.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教學的初探[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9).
[2]陳建榮.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教學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