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蘭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東山莫厘中學,江蘇 蘇州)
任何教學方式都比不上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突出,因為自主學習代表一個學生有內在的驅動力,愿意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充分發揮潛力以促使自己不斷進步。自主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以實現可持續學習,還為將來進一步的發展以及終身學習等鋪平道路,因此當前教育教學的終極目標就是力促學生實現自主學習。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其本身所具備的自我效能感密切相關,它不僅有助于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還為學生構建了明確的自主學習方向并預期了發展變化的趨勢。自我效能感通過作用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來對其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熱情和學習努力程度等產生直接影響,同時與學生學習方法的選擇、學習效果的好壞、學習成果的優良等關系密切。有鑒于此,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是當前教育理念的新方向,它能夠促進學生以積極主動的心態學習英語詞匯,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幫助學生在英語詞匯學習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自我效能感一詞最初源自于美國人班杜拉(Bandura),他在1997年提出該詞并將其作為一種動機理論和自信心理念,而自我效能感也被他賦予了最原始的定義:個體在完成工作或參與活動之前,對自我能力和行為進行全面評估并準確分析,從而推斷出面對即將進行的工作或參與的活動的完成度,然后以此預估效能信念來對下一步行動或思想狀態等進行支配或調動。也就是說,自我效能感可以被認為是一種自我主觀的預測行為,一個人自我感知的效能越強,其自信心和自我監控能力也就越強,反之就會明顯缺乏自信心,不僅易陷入焦慮、擔心、恐慌等負面情緒,還經常懷疑自己的能力,最終自然難以取得滿意的結果。由此可以看出,決定事物最終呈現結果的關鍵就是自我效能感,更具體地說,自我效能感會嚴重影響個體做事所采用的方式方法,進而影響事態發展的趨勢,因此想要讓事態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就必須以高效能感作為支撐。
如果把小學英語詞匯的自主學習比作“船”,那么自我效能感就是推動這艘船前進的“水”,考慮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教師應重視并善用自我效能感來幫助學生實現自主學習。通過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有效促進學生以更加具有前瞻性的眼光來選擇自主學習任務,同時設定更高的學習目標。具備自我效能感的學生可以更加積極的心態、更強的意志力和信心來進行自主學習,并且在此過程中不斷監督自己、不斷調整自己的情緒,從而快速克服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具備自我效能感的學生即便在自主學習中遭遇挫折,也能以冷靜沉著的心態去面對,然后積極主動地尋找有效的解決辦法,尤其在選擇自主學習策略時會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分析,以便在決定事情時準確果斷。
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所取得的成敗基本上受到自我效能感強弱的直接影響,它不僅會在精神上對學生進行支配以作用于自主學習的信念和方向,還會在行為上對學生進行指揮以提供具體的自主學習策略。有鑒于此,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增強,而最佳的方法就是從多角度出發,即從學習者自身、其他學習者以及教師等出發。對這些外在因素進行充分利用,可以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內在效能,從而為順利開展自主學習鋪平道路。
作為學習者,想要增強自我效能感,就必須對以往的經歷進行借鑒,換句話說,以往的經歷對現今面對新任務所形成的自我效能感產生極大的影響。如果學習者在以往經歷過相同或類似的任務且同時獲得過成功,則會促進當前的自我效能感;如果學習者在以往的體驗中沒有取得成功,則會嚴重打擊其學習積極性,反應在小學英語詞匯學習中就是對自主學習產生強烈的恐懼心理,并且對完成新的學習任務失去信心以至于產生抵觸心理,這樣一來就會降低自我效能感的存在。自我效能感對小學生而言會影響其完成新任務的信心,因為學生在接觸到新任務時首先會針對記憶中的點滴進行回顧,以此來對新任務的完成情況做出預期判斷,那些成功的經歷有助于學生增強信心,反之就會減少。考慮到小學生普遍年齡較小,且以往經歷不足,因此自主學習英語詞匯的自我效能感也較低,這顯然不符合教師的教學意愿。為此,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應創造并向學生提供更多可以接觸英語的機會,利用預先的課堂設計來幫助學生實現循序漸進的學習,引導其一步一個腳印,從而在該學習過程中取得并積累成功的經歷,以培養并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舉例來說,在學習有關顏色的單詞時,教師應組織學生搜集課前資料,具體來說教師事先教學生搜集資料的方法和途徑,然后讓學生自主完成該任務以培養其搜集資料和整理資料的能力,這樣有助于學生在日后面對同樣的資料收集任務時不再感到陌生和無助。在詞匯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由淺入深,先講彩虹所具有的顏色,然后借助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各種顏色不一樣的物品的圖片,同時播放與顏色相對應的音頻和視頻,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接著教師在黑板上挨個寫下每一個顏色對應的單詞,在領讀過后要求學生反復朗讀進行練習,并結合分組檢驗的方式增強練習效果,以便幫助學生加深對新單詞的記憶。當學生逐漸進入學習狀態后,會對學習主題有更清晰的把握,教師繼續開展與主題相關的示范教學,以顏色為話題要求學生進行對話表演,如此一來,既有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單詞,還為其順利完成對話提供必要的素材并啟發思維,從而使學生圓滿地完成對話任務。最后就是學生的自我展示時間,讓學生把所學單詞放到對話里進行練習鞏固,通過以上導入式的學習,學生能夠取得十足的成果并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樣便能夠增強其自主學習英語詞匯的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其他學習者作為與學生關系最密切的人,對學生的學習具有良好的帶頭和示范作用,這就為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新途徑。對于那些英語學習水平差不多在同一層次上的學生,教師可將其組成英語詞匯學習小組,在經歷一段時間的詞匯學習之后,挑選出小組中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組長一職,從而營造一個良性競爭的學習環境。作為榜樣的組長發揮帶頭示范作用,可以促進組內其他成員以更飽滿的熱情參與學習,從而激發其內心深處的自信心以及勇往直前的強大動力,最終懷著對英語詞匯學習圓滿完成的期待來不斷奮進,漸漸形成明顯的自主學習意識。
教師通常被認為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而現代教學中常常將教師當作學生的好朋友,無論是哪一種,都說明教師對于學生而言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思維狀態和行為模式,比如:教師偶然的一個微笑或者一個眼神都會讓學生產生深刻印象,并且在學生的自我解讀下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力,對其情緒和心理等都會造成較大的影響。有鑒于此,教師本身就應具備極強的自我效能感,這樣便以模范作用來發揮積極正面的影響力,展現自身的人格魅力來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教師在教學中應呈現出積極樂觀的精神面貌,用充滿正能量的心態引導學生進行英語詞匯自主學習,同時要重視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言語勸說,以防學生走上錯誤的學習道路而浪費時間精力。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取得的任何進步哪怕是微小的成績都表示肯定,盡量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以表揚、贊美的方式鼓勵其再接再厲。如果學生一段時間內的學習成績和效果沒有預想中的好,教師也應以欣賞的態度和鼓勵的話語來促進學生正視自己的問題,盡量消除負面、消極或者焦慮情緒的干擾,逐漸提升學生的自我學習意識,增強其自我調控能力,以實現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最終幫助學生重拾信心,以便在后續的詞匯學習中取得進步。
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為了使學生走上自主學習道路,必須要重視第二課堂這一有效平臺。第二課堂能夠激發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特長,有效推動學生實現自主學習。學生在第二課堂中能夠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來選擇相應的內容或活動,從而在參與過程中逐漸提升自我效能感,最終實踐自主學習。小學英語詞匯學習的第二課堂的設立應結合小學生年齡較小、經歷不多的特點,注重學生把單詞放在句子里去說、去理解的能力培養。這樣既能夠使教學形式豐富多彩,還可以實現“難易適中”的教學狀態,確保學生可以游刃有余地在第二課堂中取得進步,深刻體會到英語詞匯學習的樂趣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感。小學英語詞匯學習的課堂可以延續課上的內容,以學習有關動物的單詞課堂為例,通過課上的學習,學生基本上可以掌握書本內容,而第二課堂則進行后續教學設計,組織學生進行以動物為主題的表演活動。學生自行選擇所要表演的動物形象,同時自行設計表演故事的結構、內容和結局,這樣可加深學生對動物類單詞的印象。也就是說,第二課堂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可以自由發揮的舞臺,借助主題活動的形式讓學生獨立完成,既實現對課堂所學內容的鞏固和延伸,又可以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從而以更加輕松愉悅的心情參與到后續的學習之中,由此取得滿意的成果。在第二課堂中還可以組織詞匯大賽,以比賽的形式來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特長,并對記單詞優勝者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大大地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信心,增強自我效能感;第二課堂也能夠與當前小學生普遍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有機結合,比如,組織學生每月觀看一次外語電影,內容可以是《瘋狂動物城》之類的,讓學生邊看電影邊學單詞,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到更多的新單詞,同時也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總之,教師應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以此來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英語詞匯學習不再困難,學生也愿意以主動學習的狀態參與詞匯學習中,從而在循序漸進中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的評價、學生之間的相互反饋以及其他方面的點評都影響到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因此應建立多元化、激勵化的評價機制以實現對學生自主學習過程和結果的審視,從而更加直觀、正面地反映出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問題。更進一步可以提高評價機制的精細化程度,兼顧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評價反饋,在保證評價可信的同時做到有效,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并推動小學英語詞匯自主學習的順利進行。
自我效能感對小學英語詞匯自主學習具有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是當前教育的重點內容,教師應從多角度出發并結合第二課堂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自主學習,使英語詞匯不再成為學生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