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奇志
(安徽省桐城市高橋初級中學)
凡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人都有這樣一個感觸:富有趣味的優質課堂,異彩紛呈,極具吸引人,學生百聽不厭。相反,枯燥、照本宣科的課堂索然無味,難以激發興趣,學生易昏昏欲睡。的確,教師作為施教者,其課堂是否高效、優質,關乎學生的學習效果及學習欲望。那么,就初中物理而言,一堂優質的物理課應該滿足什么標準呢?如何提升初中物理課堂的質量呢?下面是我的理解。
一堂優質的初中物理課,不僅要求教師講得出色,更要看學生的參與度及學習的效果。整體來說,一堂優質的初中物理課,應滿足以下幾個標準:(1)教學目標明確、合理。每堂課的內容都有相應的、明確的教學目的和要求,這一點教師必須在課堂設計時做到心中有數,并能落到實處。一堂好的初中物理課,其教學目標應明確且教師能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流程,以讓目標更符合學生實際接受能力。(2)學生參與度高?,F代的課堂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倘若一堂課學生基本沒有參與或者很少參與,這樣的課堂即使教師講解得激情四射也不能算是一堂好課。對于初中物理而言,只有學生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之中,才能達到好課的標準。(3)教學環境和諧、寬松。課堂教學師生關系融洽、和諧,能為教學的有序推進營造良好的環境,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保證。新課程教學標準要求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摒棄以往教師“一言堂”“高壓式”教學,倡導的是師生探究式學習,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引導者,尊重學生個性,鼓勵學生發言,激發學生思維,學生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下積極探索問題,學習知識。(4)教學方法靈活,能為學生留下思考空間。一堂好課,教師應該依據內容的差異性巧妙運用多種方法,以更好地勾起學生的注意,滿足學生的需求。同時,課堂還應該為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激發學生去思考。
要想上一堂優質的初中物理課,教師的基本素養是基礎,課堂各環節的設計引導是關鍵。為此,下面我結合自身對初中物理教學的認識,從鍛造素養、優化課堂兩個大方面提出提升初中物理課堂質量的策略。
俗話道“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一名合格的物理教師,要想上好一堂優質的物理課堂,沒有一定的素養作為支撐是不行的。我認為,要想在工作中鍛造自身素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現代社會信息瞬息萬變,書本的編排及教學觀念也在不斷變化。作為物理教師,就不能總用“老眼光”來看待學生和處理教材,應學會與時俱進。具體來說:一方面,教師應該在業余時間積極去參加與教學相關的業務能力培養,借助現代網絡信息的便利更新自身觀念,積極學習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了解物理學科的前沿知識,還可以通過物理遠程培訓、物理集中學習等以提升自身的物理理論修養。另一方面,物理教師應該更新教育觀念,摒棄傳統教學中不合理的理念,不要把學生看成被動接受知識的受教育者,應認識到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積極構建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
教研活動是學校教學的重要構成部分,一個學校教研活動開展得如何,關乎該學科全體教師的職業成長??梢哉f,教研活動是同行間交流的平臺,更是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重要機會。所以,作為物理老師要想提升自身上課的質量,就應該重視教研活動,積極參與上課、評課活動,積極參與校際交流活動,以拓展自己的教育視野,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在這樣一個信息化時代,教學的方式與方法,深受信息化的影響。作為教師,應該把握住時代脈搏,一方面,要積極地學會網絡資源收集。網上有很多關于初中物理優秀的教育素材,這是豐富課堂授課內容的重要資源。教師應該學會運用多種搜索引擎獲取相關資料。另一方面,教師還應該學會課件、微課的制作,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為課堂插上“科技”的翅膀,讓課堂更加高效、形象、直觀。
師資的素養是上好課的基礎和前提,而課堂如何恰當的組織和實施則是上好課的關鍵。所以,要想上好一堂物理課,教師不僅要提升自我的素養,還應該用心研究教材,合理組織課堂環節,以讓自己的課堂更具魅力,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導入環節是一堂課的開始和引入,是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和欲望的關鍵。所以,要想上好一堂,如何設置導入很重要。就初中物理課堂來說,要想通過導入設計的優化,提升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可以這樣做:(1)設疑導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社會認知,對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主觀判斷。這時,我們若在課堂上提出一個平時常見且易犯錯誤的問題時,很容易引起學生對課堂繼續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講解“浮力”這部分內容時,在開始這部分內容時,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把相同體積的實心鐵球和乒乓球放入水中,乒乓球浮在水面上,鐵球沉入水底,請問哪個球受到浮力了?哪個球受到的浮力大些?對于這個問題,很多同學會憑借自己的感覺說出“乒乓球受到了浮力,且乒乓球的浮力最大”。這時,我對學生說:“你們的答案是錯誤的,要想知道原因可以跟我一起來學習阿基米德原理?!蓖高^這樣的設疑,學生的注意力便得到了吸引,利于課堂的有序推進。(2)實驗場景模擬,讓學生感受物理現象的奇妙。初中物理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科目,教材中的很多內容都需要學生通過親自操作才能認識和感觸到。所以,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用實驗模擬進行導入,將學生拉人物理的奇妙世界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物態變化”這部分內容時,我在上課時準備一杯自來水,讓學生觀察杯子外圍的狀況,然后在將杯子里面放入冰塊,過一會兒再觀察杯子外壁的狀況。結果學生會驚訝地發現裝入冰塊后的杯子“冒汗”了。學生的吃驚,意味著實驗吸引住了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在進行課堂講解,效果肯定會更好。
一堂好課的重要標準是學生課堂參與度如何。然而,由于班級學生的層次不同,對知識的接受度不同,所以課堂中總有些學生始終處于沉默狀態,不愿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為此,我們可以采用課堂分組合作的方式,讓課堂上每個學生有事可做,真正地“動”起來,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去。例如,在學習天平稱量物體質量時,我們可以將班級每四個人分為一組,一個成績優秀的配一個成績中等的和一個成績一般的。在做實驗時,可以成績較好的負責指導和規劃,兩個成績中等負責實驗的具體操作,成績一般的負責每次測量數據的記錄。最后,有成績一般地將測量的數據與班級其他小組分享。這樣,班級將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了培養,每個學生也找到了課堂的存在感,積極地參與到了課堂活動之中。
好的課堂,不僅教授學生某道問題怎么處理,還應該教授某類問題怎么處理,這樣學生才能舉一反三。所以,在物理課堂中,教師在講解教材時應該有意識地進行學法滲透,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物理,處理物理問題。具體來說,初中物理課堂上,應教會學生以下能力:(1)學會閱讀教材。物理教材是物理學習的理論基礎,是一切解題思路的根源所在。所以,在物理學習中,作為學生應該認真地對待教材中給出的每道例題,反復推敲該例題是如何體現物理規律和原則的,反思該物理例題有沒有其他解題思路。只有讓學生對教材中出現的每道物理例題做到細究,才能認識到某類題目的解題根本。(2)培養學生反思歸納的習慣。反思與歸納,才能及時發現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并盡快地找到解決的對策。因為我國物理教材的編寫是分知識點編排的,但每個章節間的知識點又不是孤立的。所以,學生要在學習過一章節知識后,反思這個章節與學習過的章節之間的關聯性,找到不同章節知識間的差異和關聯性,并及時進行總結、內化。
總之,上好一堂優質課不容易,一堂課是否優質會受多種因素影響,教學環境、教師自身、學生素質甚至教具等都影響著課堂的質量,但是教師自身的素質及課堂的組織是最核心的兩個因素。所以。作為初中物理教師,要想提升課堂的質量,就應該改變觀念,不斷學習,鉆研教材,鍛造自身素養,從課堂設計、教學過程、靈活掌握課堂變化等方面優化課堂,讓學生的興趣和能動性得到激發,讓物理課堂成為學生享受知識熏陶的場所。
[1]郭華明.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7(2):145-146.
[2]謝翠祥.“提問”與“隱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秘[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6,34(7):41-42.
[3]周濤.淺探改善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措施[J].亞太教育,2015,33(32):152.
[4]曹海偉.淺談如何上好初中物理習題課[J].湖南中學物理,2016(6).
[5]張順明.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淺談[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