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星
(山西平遙縣岳壁鄉第二初級中學校)
中學英語新課標把培養閱讀能力作為一個主要的教學目標。基礎教育階段英語閱讀常見題型有多種,如細節題、選標題、段落大意題、句子理解題、詞匯理解題、是非判斷題、推斷題、指代題等。根據新課標及五級目標描述及要求,并對常見題型的分析并進行歸類歸納,在日常英語閱讀練習及考試實戰過程中,我們可以去嘗試、體驗一些必要的策略和實用性的技巧,以達到運用自如的熟練程度。
適用于以上各類題型,是英語閱讀理解答題的最基本方法。其中對于具體信息題最適合,快而且準確,通讀短文,領會文章主旨,理解文章結構層次,查找到跟問題相關的細節,閱讀時可用直線、波浪線、三角形等作一些重點標識,為答題和進一步理解打好鋪墊。如文章中一般會交待 who,which,when,where,what,why和how等基本要素信息;數字、日期、時間等,這些都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查尋獲得,通過仔細對照就可以輕松作答。
首先要正確理解題意,然后運用查找法找到相關的詞、短語或句子,根據文章上下文特定語境來理解猜詞句是必需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前提,推敲斟酌和最后確定其準確含義。具體做法:(1)理解下定義、解釋和描述的語句。(2)抓住關鍵詞,如同義詞、近義詞或反義詞的提示。(3)靈活運用前綴、后綴、合成或派生詞等構詞法。(4)利用問題相關詞句的屬種、歸類或因果等關系。(5)借助頭腦中已知的相關常識及已知圖式(schemata)。
猜測后,我們可借用“信、達、雅”這個基本標準來幫助我們核實答案是否正確。“信”是指猜測出的含義要忠于上下文,“達”是指所猜測出的含義使前后文意通順,“雅”是指所猜測出的含義放入原文要確保讓文章有文采。
必須根據上下文及其相互間的關系或對整篇文章進行深層理解后,才能找到答案。有時甚至還得聯系作者的觀點、意圖、態度、感悟或文句的弦外之音、文外之意加以推理,才能獲得正確答案。具體做法:(1)首先從整體入手,預測文章主旨(結合歸納技巧)。(2)把握行文脈絡,弄清主要信息。(3)分清文章主要和次要層次及邏輯聯系。(4)核對并分析問題中各項選擇與原文中有關詞句關系。
答題完成后應對答案核實一下,同時合理運用三個“符合”原則:(1)符合文章主旨。(2)符合段落或意群的上下語境含意。(3)符合相關詞句本身的內涵或外延。
通讀全文,了解大意。從文章的標題、主題句及中心句等方面入手,要特別關注文章的結論、結局等,有時還要求對作者敘述的意圖、感受和觀點作進一步剖析,甚至推測作者的語氣和態度等。
一般說來,文章大多會有中心句或主題句,且多數位于段首或段末,少量也會夾在中間。辨認主題句是獲取文章或段落主旨大意的關鍵所在。何謂主題句呢?凡表述文章或段落主旨大意的句子就叫主題句。主題句一般具有三個特點:(1)意義表達的總領性比較強,相對其他句子來看,這種概括性更為明顯。(2)句子結構較簡單,多數都不采用長難句的形式。(3)段落中其他的句子一定是用來解釋、支撐或擴展主題句所表達的主題思想,起到服從、論證、補充的作用。閱讀實踐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和技巧。快速瀏覽全文(scanning),從頭至尾一順通讀,一氣呵成,越過一切障礙。不要手指唇動或讀出聲,不要頻繁回讀,以意群、語義為單位讀,不要逐詞逐句地認,不要去糾纏文中的生詞或長難句子等,借助視覺一掃而過。從整體入手了解內容大概,尤其關注文章首尾句,以便迅速抓住文章主旨。有時文章段落較多內容復雜,學生可跳讀每段首句(skipping),或查找中心句、主題句,有時需要聯系文章首尾,能很快查找到文章主旨。大多數記敘文、議論文、應用說明文等都可通過該方法快速獲取或歸納出文章主旨。若有標題,最好從標題入手,因為標題常常有很強的概括性。對無主題句的篇章,應對文章重要內容逐一進行分析,從字里行間去理解作者的意圖,弄清文章主題大略方向,這樣才能推斷出文章的主旨大意。
歸納概括文章主旨、大意,或提煉文章標題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高度的概括性,言簡意賅。(2)強烈的針對性,具體不抽象。(3)適度的醒目性,新穎特別。(4)深刻的啟發性,發人深省。(5)有明喻或暗喻,寓意深刻。
總而言之,對英語閱讀理解不要有畏懼閱讀心理,平時要有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要大量閱讀各類英語書報,還要注意閱讀策略和技巧,平時要嘗試運用各種方法技巧,積累并總結經驗,不斷完善提升,形成閱讀策略,相信自己在關鍵時刻一定能夠得心應手。
郭智龍.高考英語閱讀理解標題判斷題解題三要素[J].中學外語教與學,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