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強
(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第一中學)
歷史的變遷造就了人們如今的生活,歷史發生了許多令人遺憾的事情,也發生了許多振奮人心的事情,更有一些大的轉折點。這些問題的背后都有值得讓人思考的價值,也為人們帶來不同的想法。高中生的思想并不成熟,他們在接觸大量歷史事件的同時,也在不斷地豐富自己的思想,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樹立起錯誤的觀點,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與社會的和諧而言都十分不利。
高中歷史是學生一定要學習的課程,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應付高考,也是為了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對歷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通過前人的故事學習經驗,避免重蹈覆轍,學習先人的成功經驗,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如果學生缺乏正確的價值觀念,不僅不利于學生分析解答歷史習題,還不利于學生分析當下時事,不利于學生在語文作文中有正確的觀念。目前我國高中歷史教學對于學生價值觀的教育仍然存在問題。
大部分的高中歷史教師在課堂上會講解歷史事件,分析歷史事件,但是從始至終都是圍繞著歷史習題進行分析講解,讓學生除了死記硬背歷史事件即事件發生的時間以外,還讓學生硬生生地背下教師給出的歷史意義,所以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學習歷史僅僅是一項義務,沒有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學習時也不走心,教師并不重視對學生價值觀的培養。
比如,當教師講解了我國革命時期的著名歷史事件后,如果還有課堂時間,不是與學生探討發生這些歷史事件的原因,探討我國革命先驅選擇這么做的原因,而是選擇讓學生背誦剛才教師講解的內容。長此以往,學生對于高中歷史的學習興趣也會越來越低。
大部分的教師在講解歷史事件后,如果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僅僅通過強行灌輸的形式進行講解,學生仍然體會不到這其中的價值觀念。
大部分高中歷史教師的教學都是僅僅與歷史緊密關聯,沒有與當下進行聯系,學生仍然覺得自己在死記硬背,認為歷史就是一門通過記憶就可以學好的學科。
高中教師應當重視對學生價值觀的教育,一個個鮮明的歷史事件是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的良好題材,如果善于利用這些題材,不僅有利于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還有利于學生進行解題。擁有正確價值觀的學生,在面對歷史問題時擁有自己正確的見解,他們并不需要死記硬背教師所給的歷史意義,不僅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還有利于學生抱著健康的心態,解決生活中的種種問題。
比如,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教學剩下的時間與學生探討剛剛講過的歷史其他事件,與學生溝通,多聽聽學生的想法,也給學生了解和學習同學想法的機會。通過這樣的互動,可以及時地發現并糾正學生錯誤的價值觀,對于價值觀空白的學生可以及時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教師應當革新自己對學生價值觀教育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愿意接受教師的價值觀教育。
比如,教師在講到南京大屠殺問題時,可以向學生展示圖片與相應的影片短視頻,讓學生確實感受到南京大屠殺的殘忍,以及對人們生活的迫害,對我國產生的惡劣影響,當學生被打動時,有了情緒上的波動,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說說感想,然后再進行總結。
對于歷史事件的講解,應當與現實結合,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歷史事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還能幫助學生對當下時事有正確的態度。
比如,講到簽訂不平等條約時,除了讓學生看清曾經懦弱的中國,還應當讓學生認識到當下富強的中國,增加學生的愛國情懷。
總之,高中歷史教師應當巧妙地利用高中歷史事件,以生動的手法感動學生,傾聽學生內心的想法,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價值觀問題并進行更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以健康的價值觀看待問題,對我國當下的發展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吸收前人的經驗教訓,為學生的幸福人生提供保障。
[1]梁培疆.高中歷史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切入點選擇的實踐探索[D].廣西師范大學,2015.
[2]梁培疆.在歷史教學中如何選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的切入點[J].廣西教育,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