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德
(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中學,內蒙古 通遼)
初中孩子的學習任務是較為繁重的,語文在他們學習的思想觀念中時間分配的比例較為稀少,因為在他們的觀念中,語文每天都會耳濡目染,因此無論怎么樣都不會得太低的分數,而其他科目的學習則相對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因為有很多東西都感覺是新穎的。這種思想不僅在學生的心中根深蒂固,而且有許多家長也會秉承這個態度,他們會給孩子補習數學、英語、物理等科目,但很少聽說給自己家孩子補習語文。在現代教育體制下,我們雖然不倡導校外補課,但這種狀況也說明了一些問題。傳統觀念的作怪導致多數學生對語文以及作文的學習持不重視的態度。這一點非常不好,其實語文的學習關乎我們的方方面面,不僅在學校中應用廣泛,在以后的生產生活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們需要清楚地與人交流,這都是語文學習的用處,因此我們一定要對這一學科引起重視。而就語文這一單一學科來講,其包含的板塊也較為多元,老師需要對語文內容進行合理分配,那么作為語文學習的重點——作文,究竟應該占有多大的比重呢?接下來筆者簡單敘述一下自己的想法。
我們這里談到的比重或比例,并不是說具體給大家一個百分比數字,而是通過每一學期的教學內容教育工作者來自己衡量標準,這個標準沒有特別規整的比例數字來給我們展示,但作文的安排如果達到了這樣一種效果,那么就說明它的比例是合理的,通俗來說就是與語文中的其他版塊進行間隔學習,避免乏味。我們都知道語文包含的版塊大范圍來講,有聽、說、讀、寫四大版塊,作文就屬于寫這一版塊,但若想讓學生寫出來,則必須有其他幾個版塊的積累。我們在教習學生語文過程中,也是幾個版塊相結合來進行學習的,識字認字、言語理解、造句訓練等,每個版塊都需要學習,都需要相互進行鋪墊,這一過程其實是學生進行原始積累的過程,這時候作文所占的比重無需比其他版塊多。幾個版塊的時間平均分配即可,若是有個別版塊學生接受的程度慢,那么教師可以適當加大這一板塊的比重,總體來說要讓大部分學生在初級原始積累的過程中各個學習版塊的學習量要基本持平。無論哪個時間占用得多一些或少一些,我們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把語文中的幾個版塊知識的儲存量基本對等,這樣才能進行下一步。
當學生對幾個版塊的知識有一定的基礎之后,教師就可以選擇重點版塊進行突破了。其實,學生每一階段的學習都是由籠統向一點進發的過程。這就好比我們升學過程,初中生不分文理,高中分文理科,而進入大學后又從理科或文科中選出我們想學習的一項進行深造,而讀研究生時又從本專業中選出一個分支向頂點研究。漸推重點的過程也是這個道理,我們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之后,就可以選擇任何一個語文中的版塊進行學習了。例如第一個月我們想重點鍛煉學生讀的能力,那么我們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專項的閱讀訓練。當我們想在這一階段讓學生學習作文時,那么就把作文的比例安排得大一些,這是可以調節的。而其中的比重則根據教學中的現實情況而定,我們可以根據教材作為參考,因為教材通常來講比重設計都是非常合理的。我們可以在這個大的框架內進行小范圍的調整,這樣我們就能讓學生進行均衡的發展。
當學生經過前兩個階段的積累之后,如果進行得當,那么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程度的完備思想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這時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突出學習了,我所說的突出學習就是指的作文訓練。其實,我們教習孩子語文一個很大的目的就是讓他們能夠在社會上與人進行良好的溝通,溝通能力的具備是人適應社會的一個重要技能,往往這項能力的好壞直接決定了人們未來的發展,作為老師來講,我們都是希望孩子能夠有一個好的未來的。因此,我們現在就要鍛煉他們的溝通能力,而鍛煉溝通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們鍛煉表達能力,而表達也可以通過文字或作文的形式進行鍛煉,這就與我們的教學進行了完美的貼合。在這一階段中,通常學生都已經進入了初三的學習,從初一的記敘文、初二的說明文進入到初三,我們的學生都可以進行簡單的議論文寫作了。這時老師應該對學生多進行寫作訓練,通俗來說就是加大作文這項作業的比重,讓學生多寫多練,這一階段是初中語文學習中作文占比例最大的階段。短期來講,中考中作文分值的比重較高,學生多練習可以增加分數的優勢,讓他們的總成績能夠進一步提高,升入好的中學。長期來講,學生習作能力訓練好了,那么與人溝通時便可以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可以與人進行良好的交流,這都是我們所期望的。因此在最好的階段一定要加大作文的比重。
其實,作文練習的比重在初中語文學習中并不是越多越好,我們現在倡導的是全面發展的人,獨木難成林,只有在學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前提下,作文才能夠大范圍提升,學生才能夠會寫,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我相信,只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地進取,就一定可以給學生帶來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