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忠
(福建省莆市秀嶼區東嶠中學)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教育方式、學習方式也發生了重大變革,微課程作為“翻轉課堂”的重要載體也日益走入人們的視線中。
微課,作為信息化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國內教育界在近兩年積極地開展了實踐嘗試。作為教育領域的一個新生事物,微課在我國還處于建設初期階段,另外受到各個地區不同條件的限制,微課在我國的應用實踐研究方面還有很大的不足,尤其在初中歷史學科中教學應用還比較薄弱。
國外對微課程的研究比較早,發展也比較快,有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如公開的微課網站如可汗學院、TED教育演講等,為學生提供免費的自主學習的模式和平臺,學生可以自主地選擇課程,注重課外知識的整合,體現教育公平。但國外的微課程主要側重于學習和培訓等方面,在實際應用方面有待加強,尤其在初中歷史教學方面的應用也比較薄弱。
1.通過問卷調查,數據分析,了解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中的應用情況,找出制約課題研究的不利因素并制訂解決辦法,據此確定課題研究的方向和重點。
2.制作和搜集優秀的微課,經教學實踐檢驗篩選,形成初中歷史教學微課資源庫和優秀微課教學案例集。
3.根據微課在實驗班級和普通班級的歷史課堂教學與學習效率進行比較分析,展開研討,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研究成果。
4.通過實踐的研究,我們形成了一種新的歷史學習和教學的模式,提高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促進了教師專業的發展。
要想微課在初中歷史輔助教學中發揮重大作用,首先必須學會選擇、制作適合學生口味的、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課件。
(一)短于6分鐘的視頻最吸引人
根據一般的網絡視頻和觀看規律以及大多數人的體驗,6~9分鐘長的視頻是個拐點,超過9分鐘的視頻觀看者會轉移注意力,收不到預期的效果。如果微課的內容比較多,則應制作幾個微課,而不能怕麻煩制作長時間的微課,這樣激發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趔,得不償失。
(二)語速稍快,很關鍵
要想獲得學生更多的注意力,感染學生,教師錄制微課時的語速應達到每分鐘183~253個單詞,同時要充滿熱情和激情。
(三)視頻中最好不要有教師的頭像
(四)要創造一對一的氛圍
(五)微課的制作、選擇要抓住某課的重難點和解決個性化學習兩個關鍵的點
(六)教師要配備一支手寫筆
(一)選課的時間應在課程開始前后,質量最高
如果選課早了,學生的活躍度降低了,學習熱情也會在等待中消散,有時還會發生沖突。微課程的宣傳最佳時機應在開課前后,通常在正式上課前的7天左右。如在講解《大危機與羅斯福新政》時,應提前布置預習,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微課《美國經濟大危機》和《羅斯福新政》的視頻,學生對大危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以及對面對危機羅斯福實行新政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形象而又直觀,上課時再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分小組討論交流,就能突破本課的重、難點。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競爭性,使課堂成為他們的樂園。
(二)學生學習活躍度越高,學習成績越好
學生對微課關注度和在論壇上的活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經過實踐,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他們會經常去關注論壇,看視頻、完成作業,做各種測驗,并在論壇上發言,次數越多,他們的學習成績一般也越好,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反而有的對論壇不是很感興趣。但大多數學生對微課還是認可的,他們喜歡,所以學習成績也不錯。
(三)要制作或搜集有趣味性的微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強,學生往往對要記憶的歷史事件、背景、意義和一些年代感到枯燥。如《清明上河圖》的教學,就是利用滾軸的動畫展示和配音的描述,輔以動聽的背景樂曲,使課程內容更加新穎有趣,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功能,使學生身臨其境,感覺就像在參觀一樣。
(四)教師的專業水平得到了提高
(一)制作微課時要搜索大量素材,制作課件以及教學活動實施,到最后錄制成功,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有時還受技術條件的限制等。
(二)有的學生的學習水平比較差,如果沒有老師的指導,而讓學生自學,學習就缺乏科學性、嚴謹性和邏輯性,學生就無法獨自解決問題,收不到應有的效果。
(三)微課沒法像傳統課堂那樣直接與學生進行眼神交流,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動機去設置問題,引發學生認知上的沖突,吸引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
(四)在線微課預習或復習,存在許多學生不具備信息化條件,無法做到微課學習。
總之,通過微課在初中歷史輔助教學中的應用課題的研究,我們形成了一種新的歷史學習和教學的模式,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了,改變了教師教研的方式,促進了教師專業的發展,為其他學科提供借鑒作用。當然我們的研究還不夠充分,要在今后教研教學中不斷豐富發展。
參考文獻:
張冉冉.微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