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曉燕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固原一中)
化學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需要引起學生的重視,化學學習并不是墨守成規的,它需要學生能靈活地改變自身的學習方法去應對未來化學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教師轉變傳統教育觀念,采用新型的教育方法為學生的化學學習注入一股新的活力。科學安排教學方案,引導學生把握重點與難點,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弱項,直接地提高學生化學成績,激發學生化學學習的主動性。
現今,化學研究雖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這只是冰山一角,我們還要看到化學隱藏的重要一部分,挖掘出更多的化學知識,這有利于推動社會進步。化學是一個奧妙的世界,這需要學生有自主探究的精神和毅力。化學界的不斷發展,知識點的不斷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中化學教學重點和難點都發生了轉移。教師要引導學生們去適應這種變化,接受這種變化,用他們自身的知識和能力去推測變化的發展方向。例如,當前教育界一些重要的方程式和一些專業名詞都已被時代賦予了新的意義,方便學生理解。新課改要求教師將知識深入淺出地表達出來,提高學生的理解程度。
化學知識庫的不斷更新換代,教學模式層出不窮,教師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而不是老一套地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步伐走。教師要引導學生們建立自身的化學知識點系統,將分散的知識點用明確聯系串聯起來,指導學生進行化學實踐,在實踐過程當中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
在組建知識點網絡的時候,教師要明確高考重難點,例如,必修一中的自然界的元素、元素與材料世界;必修二的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重要的有機化合物等知識點。
學生的學習是一個梯度過程,從基本知識走向難點知識,逐步完善自身的知識網絡系統,深化對學習的理解。教師在學生對知識點理解的步步深化的過程中,要及時跟進他們的步伐,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現狀,進行科學的教學方案安排,引導學生站在基礎知識的基礎上主動挖掘重點和難點,并且及時進行小組探討。例如,在講鹵族元素的性質這一堂課的時候,幫助學生鞏固基本的知識點,這是課堂基礎,接著將鹵族元素與堿金屬族聯系起來,立足于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探究元素的性質。對于重點和難點,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入實驗室,在實踐當中檢驗鹵族元素的性質。同時,從原子核最外層的電子數開始研究,引導學生去思考鹵族元素的性質與其他元素是否有共性。對比學習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各元素性質的印象,同時也能夠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課堂教學不是單一的傳授理論知識,更要讓學生在課堂中鞏固理論知識。課堂練習能夠讓教師及時跟進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習成果,總結歸納學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根據學生普遍存在的現象問題進行教學方案的調整,以適應他們前進的腳步。對于學生一些典型錯題進行及時的歸納,避免學生再次走向同樣的錯誤道路。帶領學生分析錯題思路,反面教材側面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走向正確的解題思路。錯題的歸納整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歸納整理能力,這對于學生化學學習來說是一個良好的習慣。在教學到了一定階段的時候,進行知識網絡的梳理,幫助學生構建自身化學知識點網絡。教師在幫助學生組建知識網絡的時候,例如鐵粉末本身是黑色的,固體為銀白色,Fe2+是淺綠色,Fe3+是黃色的,Fe2O3是紅棕色的,根據物質的顏色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點網絡也是教學方式的突破口之一。
知識點網絡的完善有利于學生在做題當中及時選取正確的化學知識點,輔助做題。課后作業是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的時候,要及時考慮學生學習負擔的壓力,精心挑選一些有代表性的例題,學生的練習做題發揮它的價值,而不是單純盲目的題海戰術。針對性的課后作業有利于學生知識點的專項提升,也有利于幫助學生放松身心,減輕學習壓力。
教師要注重到在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提高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的同時,要注重他們化學思維的培養。化學思維培養的目標是學生拿到一道化學題時,不是單純地回想教師如何解題,而是通過自身知識點想著自己如何去解決這道題。學生化學思維的培養不僅轉變了教師以往的教學觀念,更轉變了學生的學習觀念。
參考文獻:
[1]唐慶.新課標下高中化學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考試周刊,2013(34):149.
[2]黃艷爽.新課標下高中化學教學要點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4(11):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