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燕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第二高級中學)
在新課程對于教育教學進行大力整改的時代背景下,不少人對于高中教學模式持有一定的迷茫態度,從思想上感覺高中教學模式過于開放化,這不利于學生應對升學考試。事實上,這種思想是不正確的,開放性的教學方法不僅有助于學生聯系理論結合實際,而且還能夠讓他們從不同角度掌握知識要點。本文作者立足于高中政治教學,從一線教學中發現,開放性教學方法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會動態,而且還能夠切實發展他們的政治素養,提高政治能力。下面,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分析與闡述。
高中政治是培養并發展學生政治素養與政治能力的重要學科。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授課教師往往會通過時事政治熱點發布、了解,以及點評等,來完成培養學生政治素養的教學目的。雖然這一系列的教學方法值得肯定,但是其中也有疏漏之處,需要加以完善。比如,有些政治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活動時,太過于理論化,將理論知識闡述得條理清楚、頭頭是道,卻忽略了借助實例,讓學生對于時事政治進行討論。而借助具體實例讓學生在課堂上展開熱烈的討論,不僅有助于調動他們學習政治的積極性,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在熱烈的課堂討論中充分表達個人見解,并從中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等,這對于培養他們的政治能力極為重要。
另外,有些政治教師在進行高中政治教學實踐中,太過注重教學形式與面子工程,從而忽略了對于學生學習情況的有力掌握,以及政治素養的有效培養。比如,個別政治教師在進行教學實踐中,就好比是在參加一次大眾點評,點評完畢便萬事大吉,立刻收工了。我想說的是,借助時事熱點讓學生學習政治課程,不僅有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夠促使他們通過客觀評論與深入探討,從而挖掘出其深度含義。但是如果政治教師只是流于教學形式,而不重視開發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并發展他們的政治素養的話,便違背了“教育改革”的根本宗旨。
事實上,高中政治教師有效利用時事政治進行課堂教學,紛紛收獲了良好的課堂效果。而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卻需要我們積極進行完善,并為培養出具有一定政治敏感能力的高端人才做出不懈努力。
新聞是放眼外界動向的窗口,政治教師通過借助熱點新聞,將時事政治與政治教學緊密結合,能夠讓學生切實了解社會動態,以及國內外的重大事件等,是政治教師培養高中學生政治素養與政治敏感能力的重要手段。
應用時事政治進行教學指的是,通過聯系社會形態發展、國家發展形式、國際動態等,將各項戰略、相關政策、發展路線,以及指導方針等,應用到政治教學課堂的學習當中,從而讓學生通過了解時事政治產生對于政治學習的濃厚興趣。政治動向的傳播,離不開新聞熱點,而新聞之所以能夠成為社會輿論的熱點話題,恰恰是因為這些話題具有一定的真實性、新鮮性、快捷性,以及精短性、靈活性等特征。這正符合高中學生激情四射、蓬勃向上的年齡特點,是促使他們積極學習政治課程的動力之源。因而,我在進行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特意借助熱點新聞合理引進了時事政治,不但成功構建了高效課堂,而且還深得民心,受到了高中學生的熱烈擁護。比如,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教材第一冊《經濟生活》的學習中,我借助新聞熱點,不但讓學生了解經濟生活的豐富內涵,以及生產、勞動、經營等相關制度,而且還提高了他們對于社會形態的認識能力,以及發展社會文明建設的創新意識等??梢?,借助新聞熱點,將時事政治引進課堂教學的重要作用。
我們在上文說過,新聞具有一定的真實性與靈活性,往往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將不同時期的熱點新聞作為政治教學的素材,對于培養高中學生的政治素養與政治能力具有不可替代性。筆者對此感觸頗深。
比如,在學習“經濟全球化發展與對外開放”一課時,為了能夠讓學生深入掌握本課的知識要點,更為了培養并發展他們的政治能力。我從各種渠道搜集到了不同時期的新聞素材,從中國經濟的發展到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的社會形態,一直到“一帶一路”經濟倡議的提出,以及相關戰略的分析等,讓學生充分了解了我國經濟在不同時期的發展狀況等。這不但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政治課程的熱情,而且還通過對不同時期的新聞素材進行分析,他們深深懂得了學習政治的重要性。
總而言之,高中政治課程的設計,不但鞏固了學生思想品德的發展,讓他們切實掌握經濟生活的現狀與發展前景,而且還能夠讓他們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這三觀發展的基礎上,了解社會公民的政治生活,以及我國政黨制度的內涵等。政治教師通過借助熱點新聞而將時事政治引進課堂教學中,不僅有助于學生產生學習政治課程的濃厚興趣,而且還能夠將政治理論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是培養并發展高中學生政治能力的重要方法。
參考文獻:
張兆芳.淺談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