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蘭
(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第一高級中學)
高中化學是一門對學生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要求較高的學科,尤其化學實驗對學生提出了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結合的要求。這對于學生來講是一個挑戰,對于教師來講也是一個挑戰。教師需要采用更好的教學方法。問題教學法是一個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法,它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參與感,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當前高中化學的教學方法大多依然是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在學習時充當一個參與者的角色,只需要將教師羅列在黑板上的知識點背誦便完成了學習任務。這樣造成的后果就是學生失去了思考的能力,習題的練習也只是將背誦的內容寫下來,其主要目的也只是考試。
化學本是一門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極高的學科,而如今的高中化學卻是“填鴨式”教學,學生缺少思考,也缺少了創新性思維。這樣的教學結果是不符合要求的,培養出來的學生也只是考試的工具,不能進行更深一步的創新性思考。
高中化學的課堂氣氛是比較枯燥沉悶的,學生對于化學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然而,高中化學是一門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理論能力要求都比較高的學科,它要求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進行觀察和思考。而在高中化學實際教學中,教師常常只注重學生是否能夠記熟公式,是否能夠做出習題。這使得高中化學的課堂氣氛十分沉悶且無趣,學生對于化學的學習積極性也不高。
問題教學法是一種師生進行互動的教學方法,它通過教師拋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和回答來提高學生的參與感,讓學生在學習中開動大腦進行思考。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只有理解并掌握了知識內容,教學任務才算完成。因此,通過合理有趣的問題,教師能夠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用問題引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并讓學生自己完成思考過程。
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中,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忽視了學生的參與和作用,反而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因此化學課堂中的氣氛沉悶且無趣。而問題教學法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據新課改提出的要求,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要能夠自主地進行學習和思考。問題教學法與此要求不謀而合,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愉悅。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問題教學法時要提出合適的問題。問題教學法的應用,要與書本知識結合起來,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能夠對教學內容有更深的理解。教師應該能夠用合理的問題將學生引導到教學內容之中,這對于學生學習知識和提高思考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從化學內容角度提出的問題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于高中化學的學習熱情,還能促使學生對于問題的思考和交流。
化學源于生活,與實際相結合的問題更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也更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在采用問題教學法時,要注重實際問題和生活的結合,這樣的問題才能更加具體,學生也更容易理解。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問題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理論知識,也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化學實驗就是生活中各種現象的表現,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問題就是學生提高化學實驗能力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比如,在學習各種金屬元素時,教師可以提出不同元素在燃燒時的顏色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同時現場進行實驗并列舉金屬在空氣中的氧化和燃燒的例子。這樣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的問題還應該是源于典型習題的問題,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在問題的理解上更加深刻具體。通過典型習題的合理設置,學生能夠通過習題進行鞏固和靈活應用,這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縱向發展,讓學生能夠由淺入深地思考問題并解決化學習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
總而言之,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問題教學法能夠改善當前教學現狀,提高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成果。教師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該靈活合理地采用問題教學法。通過問題的提出,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并促進學生的學習欲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主動成為學習的主體并進行積極的思考。這是新課改對學生的要求,也是對教師的要求。
參考文獻:
姚金鳳.借助疑問,構建情境:淺析高中化學教學中問題教學法的有效應用[J].考試周刊,2016(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