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秀梅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第二中學)
目前,以網絡通信技術和多媒體信息技術為標志的信息技術對現代社會產生著巨大的影響,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以上情況表明,知識經濟的到來讓我們的教學不得不進行相應的改變,跟著時代的腳步。初中數學在初中教學中有著重要地位,在網絡背景下的初中教學更能促進初中數學教學的發展,通過更加科學先進的教學模式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在中國,教育的現實狀況是:教育的發展不均衡,教育比較落后且需要接受教育的人口較多。這些現狀決定了我國的教育模式主要是面向學校班級的課堂教學,盡管素質教育是開放的,然而在很大程度上我們所強調的素質教育必須在上述基礎上才能實施,這對課堂教學提出了一個較高的要求。每個學校以及每個教室都有屬于自己的教學方法,信息化的教育須穿插于其中。我們到底應當如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網絡技術將成為其切入點。
網絡環境下教學資源具有信息資源開放、傳播媒介多向交流、傳遞系統是多媒體、知識跨越時空等特點,它們決定了網絡環境下的教學過程是開放的,學習過程是交互的,學習內容是自主和個性化的,內容形式是多媒體化的。符合素質教育的倡導,這也說明了一旦課堂教學在網絡環境下組織,必定會帶來難控制性,在不脫離學校班級教學模式下,這種研究型教學未嘗不是一種新的嘗試。
事實表明,抽象概念的學習往往無法讓學生適應具體的情景的變化,而網絡可以為學生提供學習對象的活動化、情景化的變化,使得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有著身臨其境的感受。這種方式突出了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滿足了學生研究探索的心理需求,更重要的是讓他們體驗和享受成果,發現自己的潛力,增強自己對初中數學學習的自信心。例如,在學習“從立體圖形到視圖”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一處比較有規則的景點,如黃鶴樓,學生在虛構環境中可以感受三個方向的視覺效果,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一個現實且有意境的場景能讓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學生的學習情緒也會高漲,觀察不同方向的圖案并與同學之間進行交流探討,使得教學氛圍更加有趣,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了教學效果。在網絡環境下學生根據老師的設定情境進行自主探索,不斷增強自身能力。
眾所周知,網絡具有將文字、聲音、圖像、視頻等多種信息載于一體的特點,它利用視聽效果的獨特優勢可以為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這比單調的數學教學模式要更具吸引力。例如,在學習“扇形統計圖”這一課時,教師首先向學生提出學習任務——了解并學習制作扇形統計圖,然后讓學生在網絡上查找資源并自行研究。網上的資源豐富多彩,學生在互聯網上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自己感興趣的統計圖、表和其他信息,之后根據這些信息制作一張統計表,并和同學交流討論,完成課堂任務。這種源源不斷的資源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提供了有力幫助,它打破了傳統的師生僅憑一本教材進行學習的局面,為初中數學學習開辟了新天地,這是“教與學”的一種突破。網絡為數學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既增加了每節課的課堂知識容量,又能讓學生都能享有教育資源,主動學習和研究,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創新發展。
網絡的交互性為初中數學教學提供了一種理想的平臺——“互動式學習”,為學生創設了合作學習的環境,改變了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單純的教學而缺乏互動的局面。教師在教學中的主要任務是指導學生,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調整教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同學間還可以相互交流,進行互動式學習。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這一課時,教師首先提出明確的學習任務,約束學生的網絡學習行為,并激勵學生上網自主學習平行四邊形的有關知識。之后學生上網查詢相關資源,在網絡平臺上,學生認真地搜集、分析信息并與同學、老師進行討論。最后,運用網絡上的“在線測評”來檢查自己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應對學生的問題與所得結果進行及時回答與評價,通過充分交流充實學生的知識,提高課堂效率。
綜上所述,網絡環境下的數學教學是時代發展的需要,網絡技術可以給課堂教學設計切入點,并且教學資源特點在網絡環境下為素質教育提供實施環境。同時,網絡可以為初中數學教學提供許多便利,例如為數學教學虛擬現實情境、提供豐富資源、構建理想平臺等。數學教學有網絡環境的輔助能夠幫助學生在網絡平臺上不斷完善和提升自我,促進初中數學教育向前發展。由于個人經驗和閱歷的局限性,未能對網絡環境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分析做到面面俱到,希望對廣大初中數學教育工作者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駱魁敏.網絡科技時代新型初中數學教學模式[J].網絡科技時代,2001(2).
[2]黃榮懷.網絡環境下初中數學的研究性學習[J].中國電化教育,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