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茂 何 磊
(重慶市巴南中學校)
身處于信息化時代的高中學生,無時無刻不在接觸新鮮事物,獲取信息的方式和速度都是之前無法想象的。而目前思想政治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已經不能有效地起到改變學生思想觀念和規范學生行為的目的。所以教師需要改變老舊的教學策略,與時俱進,不斷地更新教學模式,不斷適應信息化時代帶給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巨大變革。本文將就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簡要分析,以期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但在信息化的當今,各種理論充斥網絡,教師的教學內容受到了挑戰。當學生感覺網絡與教師的講解不一致,會產生困惑,這種現象不利于教師進行教學管理。網絡信息化的特點是沒有對查詢對象進行區分,沒有對評論內容的真實性進行評估,網絡信息是平等的、開放的,所以對信息缺乏過濾,導致大量的不良信息充斥網絡,由于高中生的思想、判斷力及意志力還不夠成熟,極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易被錯誤的判斷所誤導,所以網絡在使高中生開闊視野的同時,也對學生產生了不良的負面作用。
由于高中生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強,不良的信息不僅浪費學生的時間,更會影響學生正確的判斷。高中生正處于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非常時期,網絡信息化會阻礙學生正常的人際關系的形成,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會使他們沉溺于網絡世界、逃避現實,長此以往必然會影響到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教師的課堂教育內容,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教師可以通過網絡進行資源的獲取,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對于學生來講,網絡信息傳遞迅速,內容豐富,學生可以學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可以查閱相關資料,可以在網絡上暢所欲言,對自己的不滿情緒進行宣泄,緩解自身的學習壓力。而在師生交流的問題上,信息化是一個很好的師生進行交流和溝通的平臺,因為網絡的特殊性,不必面對面進行交流,可以讓學生敞開心扉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使師生之間的關系更融洽。在正常的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但是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學生會通過信息化的網絡,主動地進行知識的獲取,變被動為主動,在信息化背景下變單方面學習為互動授課模式,提高了學生的接受效果,在信息化背景下的種種現象都促進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有效性。
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方法受到了挑戰,所以要不斷更新教學改革策略,以適應信息化時代的大背景。教師在思想政治教學方法上也可以運用信息化時代的網絡特點進行教學,建設校園網站,積極拓展新的教育領地,主動地融入信息化的教學方式中來,用全新的教學方法開展思想政治的建設工作。
在教學方式上需要進行改革,隨著網絡信息的高速發展,學生對網絡的興趣已經遠遠超過對課本中年代久遠的人物事件的興趣,這樣會直接導致學生對學習只是被動接受,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針對需要講解的內容,利用網絡上熱度較高的事件和新聞,以實例進行舉例說明,不但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還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不斷發展的信息化,既給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機遇,更帶來了挑戰。信息化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個大課堂,要用正確的、健康的思想文化進行信息化教育,充分發揮信息化優勢,教師要積極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使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學更加具有實效性,用全新的教學理念開展思想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單榮.網絡信息化時代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J].西部素質教育,2016(8).
[2]羅敏.淺談信息化時代高中政治教學方法創新[J].德育教育研究,2012(11).
[3]楊彪.分析互聯網時代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J].速度(上旬),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