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濤
(甘肅省蘭州市第五十三中學)
眾所周知,人才是當今社會最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武器,隨著互聯網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方面的專業人才得到社會各大企業的青睞。而通過優化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更利于今后培養出更多技術型的優秀人才,本文對此進行深入的探討,也是希望中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事業能夠實現有效的發展。
在21世紀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中學專門為學生開設相應的信息技術課程,實際上也是為了培養一批更加優秀的技術型人才。對于教師而言,更是肩負著巨大的教學使命和職責,由此也可見,教師積極轉變自身的傳統教學理念是極其重要的一件事情,當然,這也是為了更好地滿足時代發展需求。
總之,在這樣的網絡大背景時代,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內容和模式發生轉變早已成為必然,一方面有利于培養出新時代所需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更有助于推進我國中學計算機教育事業的改革進程。
縱觀以往的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中只是一味地將大量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其實這是不利于學生對相關信息技術知識學習的。可是,當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優化之后,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能力也將得到更加有效的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信息獲取能力的提升。即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要求,更加有目的地去發現信息,一旦遇到不懂的問題,他們也可以很熟練地通過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去收集,查閱自己想要獲得的信息。其次就是信息的分析能力。我們身處在一個復雜的社會環境之中,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真實的,因此,在掌握一定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則能夠有效地分辨信息的真假。
中學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因此,教師除了教學理論知識以外,還要以布置任務的形式,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不過,考慮到中學生目前的學習情況,教師在布置信息技術任務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可操作性。
比如:在講解Windows中“回收站”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安排這樣的任務:找兩個沒有用的,可以刪除的文件,然后刪除它,之后再對文件原來所在的位置和“回收站”進行觀察,進而再尋找兩個被刪除后的文件去哪里了。
又比如,在講解Windows中的“畫圖”軟件使用的時候,教師則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區別于傳統的新型畫圖任務,這必定也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總而言之,為學生布置可操作的信息技術任務,課堂教學效率會得以提升,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也將牢牢掌握重要的教學內容。
在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教師課堂教學形式比較單一。在新課改理念的深入影響下,作為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師,一定要充分意識到豐富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形式的重要性。
比如,借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將那些生澀難懂的計算機課程內容通過Flash動畫展示出來,當學生的各種感官受到刺激之后,學習興趣必定會得到有效激發。
除此之外,就是在布置課堂任務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需求。比如,學習Word自選圖形時,給學生可以安排這樣一個任務:根據自己的理想,設計一張未來身份的名片……
總體而言,豐富中學信息技術教學課程開展形式,其實也能加深中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的重要性認識。
作為一名專業的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才是整個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的重要保障。為此,可以從以下兩點入手:
一是教師自身要具備良好的學習意識。比如,在工作之余,要自學一些基本的技巧,常見的就是如何進行精美PPT的制作,如何利用微課進行教學等。與此同時,就是多看一些相關行業或者是領域的電視節目、網絡視頻。潛移默化,教師也將意識到信息技術教學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進而督促自己養成不斷學習的良好工作意識。
二是積極參與學校所組織的活動。比如,學校每年都會要求相關教學領域的專家到學校開展專題講座,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機會,將自己在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專家、學者進行溝通、交流,在得到專業性的指導之后,教師的教學水平必定也會得到更加快速的提高。
近年來,我國信息技術發展也變得日新月異,影響到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有效教學。分析之前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方式方法,的確比較傳統和落后,而且也無法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學習能力。因此,作為這一專業課程的教師,就必須積極轉變自身傳統的教學思路,尤其是要對自身的相對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方式進行改善和優化。
參考文獻:
[1]楊潔.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現狀淺析與課程優化設置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5(10).
[2]李德權.淺析如何提高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效果[J].教育界,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