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潔
(河北省衡水市慶豐街小學)
新課標規定,初中階段應掌握的詞匯量為1500多個單詞,而今學生對英語單詞學習興趣并不高,學習被動,易出現拼寫錯誤與遺忘現象。思維導圖作為高效的教學輔助工具,將知識進行系統邏輯的整理,后結合圖像、色彩、代碼的形式展現出來。結合教學現狀,將思維導圖帶入英語詞匯教學,試圖深研如何用思維導圖解決學生單詞記憶問題。
思維導圖運用的是放射性思維,以層級和分類的信息為基礎,從中心發散出發,以關鍵詞或圖形展開,在表現上還同時運用色彩變化、線條粗細、字體大小,真正做到圖文并茂。思維導圖的顯著特點是將重點放在畫面中央,之后從中心發散出第二級觀點和概念,并呈現在連接線上,其能打開學習者的思維大門,令思維更加條理、活躍,更具創造性。思維導圖在設計上尊重人類的思考方式,在其中涵蓋思維、記憶、創造等方面的活動。將思維導圖應用到詞匯記憶中,關鍵詞是其他詞的來源。思維導圖的亮點是畫面中穿插的巧妙變化,線條是方向的牽引者,色彩是激發聯想、創造、調動感官系統的觸鍵。當打算繪制一張思維導圖時,需先準備白紙、彩色筆和中性筆,還有豐富的想象力。首先,將白紙橫放,確定核心詞,明確思路,將核心詞以寫畫的形式呈現在白紙中央。其次,從核心詞出發,根據含義及分類延伸出節點詞,用有色的自然線條將詞與詞相連。接下來,可結合內容搭配形象化的圖畫和符號,輔助記憶。然后根據相關次級進一步畫出二三層。最后,要在圖上留一個空白分支,以便之后添加,補充和完善。
課前準備時,首先要明白詞匯教學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可采用的教學方法,才能使其教學更有效。詞匯重在理解與應用兩方面,詞匯記憶要實現看到單詞時能想起它的含義、形式、用法等。根據詞匯教學的相關研究,詞匯教學應重視語塊化,策略引導,感覺觸動,興趣激發。所謂的語塊化是指詞匯變得整體,不再單一;英語中的語塊是指在語言應用中以相對固定的形式出現的結構,如搭配、短語、固定表達方式等。其次是策略引導:在詞匯學習中,學生要掌握聯想、分類、映像等學習策略。這要求教師不能只講授詞匯的含義及用法,還應把策略作為教學內容之一,通過一系列的教學安排,增強學生的策略意識,培養應用能力。如,搭建詞匯網,學生不斷總結相關詞匯,發現彼此之間的聯系。
詞匯學習的步驟是認識—記憶—應用。一個單詞,它的每個詞條的意義是相關聯的,要從詞的具體含義和抽象含義去考慮,進行聯想。在制作思維導圖時,運用單詞的相近關系和構詞法(前后綴、派生、合成等),從四面八方引伸,形成詞匯網,核心詞在中間,網羅四方,不斷擴大詞匯量。針對特殊詞,可搭配圖片輔助記憶。在課堂上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記憶,通過豐富的色彩、有趣的插畫增加學生的主動參與性,發散的思維使他們的記憶變得更加主動。如,背誦食物類單詞,可以food作為中心詞,二級詞為vegetable、fruit、meat、drink、other,后進行引申:看到食物,能想到蔬菜、水果、肉制品、飲品等。這樣的記憶,體系化強,單詞是“串”起來的。其實,老師在課堂上實踐時,還可運用一些小方法,分小組討論,遇到一個單詞,一個人可能想得不夠全面,這時小組成員共同發散,有助于更加語塊化。在學生完成制作后,教師應對其適當點評,要表揚優秀的作品,并進行展示,讓大家借鑒。
思維導圖運用在英語詞匯教學中,一方面能豐富英語詞匯教學方式,另一方面,希望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學習來輔助記憶,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生學英語的興趣。調查發現:(1)用思維導圖進行英語教學,能幫助學生快速正確記憶英語單詞;(2)通過思維導圖進行英語教學,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提高,詞匯量加大;(3)將思維導圖運用到詞匯教學中,學生學習更加主動。其實,我們在課堂運用思維導圖,不僅是對學生記憶單詞形成幫助,也是對自身的一種提高,能使邏輯清晰化、條理化。思維導圖的運用優勢眾多,有利于將信息進行整理分類,輔助記憶。單詞眾多,每個人的方法不同,還需老師們多多聯想,創造出簡單的、更具體系的方法。
參考文獻:
朱琳娜.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基于人教版 Go for it!教材的研究[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4,16(3):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