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自玲
(山東省臨沂第四中學)
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育教學應走向生活的理念,他認為,教育需要通過生活才能發揮出真正的力量。所謂的生活化教學就是指讓學生把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中的實踐經驗結合到一起,讓學生通過對生活的理解和體驗來達到增長知識、促進身心發展的教育目的。本文中,筆者結合自己多年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經驗,簡單地談一下自己的做法。
高中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生未來的生活和發展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社會政治環境和經濟環境,從而對生活有更加深入的理解[1]。只有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堅持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才能將學生感知社會和探索生活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起來,進而讓學生在未來生活中面臨選擇時,能夠作出更加符合社會思想道德要求的判斷。
一直以來,高中思想政治課堂都是單一的教學模式,顯得枯燥乏味,對于教師固化的理論講解,學生通常都不感興趣,導致課堂教學有效性極低,思想政治課程的功能難以得到發揮。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改變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風格,讓原本枯燥乏味的政治課堂煥發出新的活力,為學生創造新的興趣點,從而發揮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作用,使思想政治學科的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
把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與觀點融入學生的現實生活中,以此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不僅是思想政治教學的目的,同時也是踐行新課程標準的需要。
要將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于高中思想政治,首先就必須要求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樹立起“以生為本”的教育新理念,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認識到政治教學除了要讓學生掌握政治知識以外,更重要的就是要讓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得到良好的培養和發展。其次,教師應主動形成生活化教學的理念,準確把握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充分認識生活化教學模式在政治教學中的重要性,多了解學生的生活情況和學習情況,在日常政治教學中,加強對生活化教學內容的挖掘,將政治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用生活化的理念來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進行指導。
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指的是在模擬的現實生活環境中進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從現實生活的角度來思考政治問題,這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學水平最有效的策略之一。首先,教師在教學中應盡量選擇與學生生活較為貼近,并且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生活素材,這樣才能使學生將思想政治知識與他們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從而實現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學模式[2]。例如,筆者在教學“消費觀”這部分內容時,就會將學生的日常消費習慣作為切入點,引入到重難點的學習中來。其次,教師要注意創設生活情境的技巧,教師可通過制作教學圖標的方式,在鉆研思想政治教材的基礎上,盡量設計符合學生生活實際情況的場景。
與初中思想政治相比,高中思想政治具有更強的理論性,知識點也更加紛繁復雜和抽象,其中包含的內在脈絡和隱性聯系極其復雜,學習難度較大。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隨著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這些問題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決。教師在對“面對經濟全球化”這部分內容進行講解時,就可以將歐洲空中客車公司員工、規模、1905年到現在的國際貿易額增長情況、外資構成比重以及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區別等材料一一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對具體材料的閱讀和思考,加深對這部分知識內容的理解。此外,利用豐富的材料還能達到啟發學生思考、激勵他們努力學習、不斷進步的目的。例如,在教學“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這部分內容時,筆者將我國1980年開始逐步建立起來的經濟特區和開放的沿海城市等等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同時利用電子地圖標識和閃爍的功能,引導學生加深對我國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對外開放格局的理解。多媒體的輔助為我們的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活潑,積極有效。
總而言之,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學要求教師善于挖掘實際生活中蘊含的教學資源,拓展課堂教學的內容,引導學生通過對生活情境的觀察、體驗和研究,讓他們在與生活的溝通中真正感受到學習思想政治的價值和意義,這不僅是實施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學的優選策略,同時也是思想政治課程發展的根本出路。
參考文獻:
[1]李平平.情境教學:思想政治課生活化的必由之路[J].科教文匯,2017(12):102-103.
[2]楊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實踐路徑探索[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3):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