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紅青
(青島市黃島區膠河中心小學)
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和推進,使得現在的課堂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課標中多次提到了“合作學習”的概念,并且在教學意見和建議的部分,類似“師生互動”“合作學習”的字眼頻繁出現。因此,就這一點來看,合作學習在新課程改革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合作學習,顧名思義,就是指教師依照學生的學習狀況、個性特點等因素,對他們進行分組,然后通過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來進行課題探究,進而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幫助教師實現教學目的的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
眾所周知,現階段的初中,尤其是大城市里的初中,每班學生人數少說也在三四十人。在這種情形之下,如果直接展開教學,會使得很多學生沒有表現的機會。尤其在以往“滿堂灌”的學風之下,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就更不用說發揮個性了。而合作學習則可以很好地改善這種狀況,因為合作學習講究的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經過合理的分組,無論尖子生還是后進生都能夠有機會在小組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這不僅有利于鞏固尖子生的知識體系,還有助于提升后進生的學習成績。
蕭伯納曾經說過:“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彼此交換,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彼此交換,每人可擁有兩種思想。”同理,將這段話的意思遷移到合作學習中,學生通過交流學習經驗,能夠很好地拓寬自己的學習思路,從而更加全面地去掌握和學習數學。
課堂是實施合作學習的主陣地,其形式主要是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學習,總結起來,開展合作學習大概有以下幾個步驟:
在開展合作學習時,首先應做的就是要明確教學目標。因為目標的明確,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更具針對性。然后,教師需要圍繞教學目標來展開備課,而備課內容則要從問題設計和教案設計兩方面來入手。
(1)問題設計
俗話說得好:“學貴有疑。”教學問題能否設計得合理,將對學生的合作學習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時一定要深思熟慮,不要設計得太難,也不要設計得太簡單,要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狀況,將問題設計得稍微拔高一點,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挑戰欲和探索欲。
(2)教案設計
新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究以及合作溝通對于學生學好數學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在進行教案設計時應著重圍繞這三點來展開,即:所設計的教案能在實際應用時有助于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和合作溝通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盡量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來選擇教案的題材。這樣做能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同時還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
合作學習的本質是學生通過互幫互助來學習,并且在學習過程中,各組員之間能夠各取所需、取長補短。因此,小組組員的搭配是否合理,將是合作學習能否有效開展的關鍵。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必須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個性特點、思維差異等因素,以便分組后各組的組員之間能夠充分互補,進而實現共同進步的目的。
要想檢測合作學習的效果,就必須建立合理的評估機制。對此,教師可以在下課前五分鐘,就課上學生所探討的內容出一道題,讓學生現場做答,借此來檢驗合作學習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時常組織各組的小組長開會,讓小組長就每位組員的表現情況進行評價(當然,為了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小組長必須采用輪換制),然后教師依照小組長所說,視情況改進自己的教學模式,以保證合作學習的有效進行。
學生在進行合作學習時場面極易陷入混亂,一些自制力差的學生很可能會利用小組討論的時間去討論一些與上課內容無關的事情,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充分發揮自己的監督和引導作用,深入到學生當中,在維持課堂秩序的同時,還要細心觀察學生的討論情況。當小組討論遭遇瓶頸時,教師要及時對其進行幫助和引導。此外,對于一些表現較好的小組,教師還應當及時對其提出表揚,這樣做不僅能為其他小組樹立一個標桿,與此同時還有助于激發其他小組的競爭意識。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合作學習在教學中的應用已經越來越普遍。這種方法在發揮學生個性、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精神、加深學生之間友誼等方面都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就該方法現在的應用狀況來看,還存著不少問題。所以,為了能夠充分挖掘合作學習法的潛能,廣大數學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然后針對當前所發現的問題進行深入探究,并加以改進,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合作學習法向著日臻完善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牛小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
[2]樊文霞.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對策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