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麗
(福建省龍巖市永定一中)
我國教育行業不斷改革創新,高效課堂作為教育過程中的重點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素質教育,還保證了課堂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探索總結出適合學生的新型教學方式,推進課堂教學的改革工作,給學生創造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間和實際操作的機會。教師要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注重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對自身的素質進行反思提高。通過高效課堂的構建,提高課堂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要求,教師要明確高效課堂的意義,利用課堂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使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興趣,更好地掌握知識與技巧。教師首先要根據課本知識和高中生的自身特點,科學合理制訂教學目標和內容。在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恰當進行跟進檢測,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鞏固。所以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正確的教學方式和引導。
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組成離不開專業的教師團隊。通過課堂教學,教師能夠與學生共同進步發展。高中化學老師要明確教學內容和目標,積極參與校內校外的知識培訓,提高自己教學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教師要利用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感染班級學生,提升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能力,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解決,通過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實踐,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
學生的學習能力決定高中化學課堂是否高效。學生要充分利用課堂知識的學習,提高對知識的理解能力。當下學校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班級的平均分大部分取決于成績落后的學生,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不同的角度對成績落后的學生進行教育,使整個班級學生全面發展。課堂教學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1]。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征和課本知識制訂學習方案,積極引導學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通過學習方案的制訂,科學合理對學生進行教育,提高課堂效率。在高中化學教學內容中引入學習方案,通過教師設計合理創新的課堂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帶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掌握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學會獨立自主思考。同時,教師對學習方案的制訂,還可以減少學生抄襲的現象,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和空間創造機會,提高課堂效率,減少課后作業的壓力。雖然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有限,但是學生要發揮出知識的無限價值,把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轉化為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高效課堂的根本意義。
教師是整個班級的中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學會適度放手,給學生創造自己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空間,對于難度超出學生認知水平的問題,老師要結合理論知識進行解答。通過激發學生興趣,引起學生的積極性,對教學內容制訂目標,針對不同學生出現的不同問題,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確定自己的優勢與不足,針對不足思考改進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精神,小組合作探究加強團隊間的合作默契。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懂得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學生,定期對已經掌握的教學內容進行梳理鞏固,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運用。
化學知識存在許多難以理解的現象,老師要結合課本知識,對實驗進行探究,引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興趣,積極思考探索[2]。例如,魯科版高中化學第三章《物質在水溶中的行為》第三節第一課時沉淀溶解平衡的應用學習,使學生對沉淀的溶解、生成、轉化進行分析了解,明確沉淀轉化的本質,對生活中的相關現象進行解釋。絕大多數的學生知道鹽可以作為電解質在水中溶解電離,但是對于難溶電解質卻不理解。這就說明學生對于知識的核心理解還不透徹,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化學用具開展實驗探究,對生產、生活中與沉淀溶解平衡的現象進行討論,教師及時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糾正,課下合理布置練習題,對課上所學知識進行鞏固,使學生發揮出自己的最大優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體會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價值。
總而言之,高效化學課堂的構建離不開專業的教師團隊和學生強大的學習能力,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需求和知識理論對課堂進行設計,使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可以適度組織化學實驗探究,激發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熱情。高效課堂的構建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門藝術,作為一名高中化學老師,要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提高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能力,與學生共同構建高中化學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黃肖敏.新課程背景下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教學方法初探[J].學周刊,2016,12(12):180-181.
[2]張緒生.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高效課堂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1(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