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麗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準格爾旗薛家灣世紀中學)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猛發展,英語的重要性與日俱增,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人們越發注重英語教育,我們國家的英語水平也得到提升,人們一如既往地狠抓英語教育,重視英語教育的態度沒變,可方式的變化卻不是很大,似乎與當前急劇變化的社會環境不相符。
英語的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相較于其他科目,缺少語言的習得環境,課堂所提供和展示的資源相對局限,所以,引導學生充分合理使用網絡資源及各種輔助工具,就變得尤為重要了。那么,英語這部分課外學習就經常被老師以作業的形式組織和安排(不論是預習、復習,還是拓展訓練,作業都已成為教學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可是看到學生仍舊埋頭于一本一本練習冊,沉迷于題海,著實讓人擔憂。社會環境的方方面面都在變化,對于人才能力的需求也一定會有改變。英語教學如果不考慮與時俱進,必定會落伍,正如美國實用主義代表人物Dewey所言:如果我們像教從前的學生那樣教現在的學生,我們就是在剝奪他們的未來。事實上,如果我們的英語作業仍舊像從前一樣,那將會是對各種豐富的英語學習資源的一種浪費,也將會使英語學習脫離社會環境而孤立地進行。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指出,人的智能有八個不同的范疇:言語語言智能、邏輯數理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自然觀察智能、身體動覺語言智能、音樂節奏智能、交流交際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智能組合,所以個體之間存在各自的優勢智能和弱勢智能,如果想讓每個學生個體揚長避短,發揮優勢進行英語學習,那么就要求個性化的英語作業,不同個性選取不同類型的作業。
新課標英語的教學理念有了巨大轉變:(一)注重素質教育,充分體現語言學習對學生發展的價值。(二)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性。(三)整體設計目標,充分考慮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四)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五)優化評價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六)豐富課程資源,豐富和拓展英語學習的渠道。隨著整個教學理念的改變,學生的個體特性與綜合素質被予以足夠的重視;英語的綜合實踐應用能力也被強調;多渠道地利用豐富的英語資源也在第六條予以特別指出。
英語學習作為一種語言學習,是個性化的活動,學生由于自身個性及基本素質和生活環境與周圍社會環境的不同使各自學習需求和學習特點存在差異。這樣的差異導致了不同的學習方式和方法,使得老師和學生有必要探索和發展英語的多元作業。
現代社會對于學生英語實用能力的要求,主張學生盡力在語境中接觸、感受和理解、習得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靈活運用語言。語言學習需要大量的輸入。豐富多樣的語言聽說讀寫資源對英語學習尤為重要,恰好我們身處這樣一個信息化與全球化的時代,網絡與各種高科技電子產品可以提供給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英語學習資源。英語作業應當因地制宜,創造性地利用和開發現實生活中現有的英語學習資源,積極利用視頻、音頻、書報雜志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知識。同時,學生在課堂之外的作業學習中,更加會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學生需要通過自主選擇、摸索實踐、合作探究等方式,自主地發現語言規律,習得英語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由“學會英語,取得高分”逐漸轉變為“會學英語,終生受益”。
作業作為一種課堂學習的延續,也是一種學習活動。一項完整的學習活動就有幾個部分組成:學習內容(作業內容)、學習方式(作業完成方式)、學習的監督與檢查(作業的監督與檢查)、學習的評價與反饋(作業的評價與反饋),必要時還需要一些作業的輔導。單純只關注作業的設計,沒有后續的監督與反饋,會達不到作業設計的效果。英語作業的內容多元,學生完成的方式和方法就不盡相同,可以是獨立完成也可以是合作完成,是書面、口頭,還是匯報表演,則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監督與檢查是作業不可或缺的部分,作業種類的多元化,可能會將老師從承重的作業批改中解放出來,相應地讓家長與學習小組參與輔助完成。英語作業的評價著眼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在這種理念指導下,作業評價方式自然而然趨向于靈活、鼓勵性的評價方式,學生自評與老師評價結合,注重多方面的反饋信息,不僅關注學生的成績與作業完成結果,還應注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和進步,這在很多學校已經開始嘗試了,并且伴隨計算機等高科技電子產品的輔助,這些過程完成的時間成本也被大大降低了,更加促使英語多元作業變成一個完整獨立的系統,實現學生有指導與輔助的自主學習。
英語的多元作業是與時俱進的產物,理論和現實都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但在教育實踐方面卻容不得半點馬虎,英語多元作業的實踐需要理論的指導,這一理論更需要教學實踐給予證明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