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巧玲
(長泰第二中學)
一切成功的求知都源于興趣,學習興趣的濃厚程度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態度。歷史知識內在聯系較強,很多學生并不喜歡學習歷史,對此合理的課程導入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為學生創造更多感興趣的場景和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課程導入的實施可以在已學知識的基礎上將課堂學習內容進行延伸,為以后的學習做一個良好的鋪墊,使學生對于新知有一個更好的理解,從根本上實現溫故而知新,促進新舊知識的整合和銜接。
在教學過程中應用課程導入可以有效促進師生互動,幫助教師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讓學生也能更好地跟上教師的節奏,并有效地將學習動態反饋給教師,這樣教學活動才能順利地開展,真正意義上實現高效教學。
對高中歷史來說新舊知識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教師在講授新課的時候應該合理應用溫習導入,首先溫習已學的舊知識,并準確找到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靈感,有利于接受新知。
例如,在學習“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這樣設置課堂導入:
“中法戰爭之中,清朝政府表面上沒有戰敗,但是事實上也損失了一定的利益;隨后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政府的‘亞洲最強’北洋艦隊遭到毀滅,洋務運動至此徹底失敗,緊接著中日簽訂了《馬關條約》。這一連續事件的發生意味著什么?”學生紛紛回答:“中國正在一點一點被列強瓜分”,到此,教師就可以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已經到來。
通過這種新舊知識的聯系,促進了學生對于新知的接受和理解,有助于新課程的開展。
在學習高中歷史知識過程中,把握歷史專業術語,使專業術語與學生的生活認知進行有效結合,可以幫助學生對專業術語進行更好的理解,并且有利于學生對歷史知識進行深入的認知。
例如“代議制”“君主立憲制”等,教師在進行專業術語講解過程中,可以聯系當下的實際情況,將歷史與當今社會的發展進行聯系,從而使學生對專業術語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知。例如,在學習“君主立憲制”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英國的政治制度,如英國女王是英聯邦的象征,但是英國女王卻并不參與政治中。通過將歷史專業術語與當下的政治生活聯系在一起,可以使教學更加生動,并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多媒體不僅可以展示圖片和文字,還可以播放視頻和音樂,將書本知識轉變成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通過動靜結合的方式為學生傳遞更多的知識,打破傳統課堂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
例如,在學習“抗日戰爭”的時候,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播放一段《南京大屠殺》的原始影像資料,一邊觀看一邊加以講解,讓學生仿佛親身經歷那段慘痛的時刻,真切地感受到日本帝國主義的血腥罪行,激發心中的愛國主義情懷,從而對課上學習更加認真,提高教學效率。
懸念導入是一種很好的導入策略,合理地設置懸念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幫助學生開發思維,調動問題探究的積極性。對此教師必須要合理設計懸念內容。
例如,在學習“太平天國后期的保衛戰”的時候,教師可以創設這樣一個懸念:“太平天國發展過程中勢頭十分迅猛,尤其是在東征勝利后更是進入到了鼎盛時期。但是卻在后期由于領導階層內部發生了一件大事,導致政權發生了變化。本是一片繁榮卻突然間急轉直下。有誰知道,這件大事是什么事呢?”
通過這樣的懸念引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到底是什么“大事”改變了太平天國的發展和命運,全都專心聽講,課堂氛圍十分活躍。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熱情,教師可以根據實際學習內容聯系生活實施生活導入,將歷史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系在一起,使書本知識變得更加簡單容易理解。
例如,在學習“改革開放”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想發生在身邊的一些變化,包括生活水平、社會發展以及家鄉建設等等,鼓勵學生課前采訪自己的爺爺奶奶改革開放之前的生活是怎樣的,并在課堂上組織好語言,講述自己的生活現狀以及家鄉的發展。使學生切身感受到改革開放的偉大,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改革開放為什么會影響這么大,更加積極地學習課本內容。
總而言之,對于高中歷史教學來說課堂導入是十分重要的,對此教師應該認識到其重要性,端正態度,根據教學內容合理設置課堂導入,同時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和教學條件不斷創新和改進導入方法,并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高效性,在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保證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賴雨花.高中歷史教學中課堂導入策略的應用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1(20).
[2]賁丹.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課堂導入策略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4(1):101.
[3]高曉慶.高中歷史教學中課堂導入策略的應用[J].學苑教育,201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