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摘 要:淮北選煤廠是淮北礦業最早的一家大型中央型選煤廠,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新機遇、新挑戰,淮北選煤廠依托厚重的文化積淀,一直堅持用文化管企業、以文化興企業的理念,積極推進文化強企戰略,努力用先進的企業文化提高企業的統領力、凝聚力、向心力、原動力、競爭力,營造企業有生氣、產品有名氣、領導有正氣、員工有士氣的發展環境。
關鍵詞:文化體系;創新;核心競爭力
淮北選煤廠隸屬于淮北礦業(集團)公司,1972年8月建成投產,是華東地區最早的一家大型中央型選煤企業,始終堅持“艱苦創新業 開拓爭一流”的企業精神,瞄準選煤專業化管理的目標,深化內部改革,加快科技進步,整合優勢資源,促進文化融合,做大做強選煤產業,在精簡和完善總廠南、北兩個生產區的基礎上,先后接管蘆嶺、朱仙莊、桃園、祁南四家礦井選煤廠,逐步形成“一廠六區”的發展新格局,為淮北礦區加快邁進質量時代做出了積極貢獻。
內強企業素質,外樹企業形象,淮北選煤廠主導產品“九神”牌12級冶金焦精煤獲“安徽省名牌產品”、“國家免檢產品”和“國家技術監督局信得過產品”稱號,“青龍山”牌9~12級冶金焦用瘦精煤榮獲“安徽省名牌產品”、“國家免檢產品”、“安徽省消費者歡迎的品牌”稱號以及中國進出口商品檢驗協會“知名出口品牌”,品牌戰略績效卓越。廠先后榮獲“全國十佳選煤廠”、“中國煤炭工業優秀企業(金石獎)”、“煤炭工業質量標準化選煤廠”、“安徽省煤炭工業優秀企業”、“安徽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一、特色文化體系構建的背景
早在20世紀80年代,淮北礦業就對企業文化建設進行了積極的探索。2004年以來,隨著礦區跨越式戰略發展規劃的實施,礦區上下加快了企業文化建設的步伐,對企業文化建設進行了系統化的整合、規范和創新。
做為淮北礦業最早的一家大型中央型選煤廠,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新機遇、新挑戰,淮北選煤廠依托厚重的文化積淀,一直堅持用文化管企業、以文化興企業的理念,積極推進文化強企戰略,努力用先進的企業文化提高企業的統領力、凝聚力、向心力、原動力、競爭力,營造企業有生氣、產品有名氣、領導有正氣、員工有士氣的發展環境,為淮北選煤廠闊步邁向質量時代提供不竭動力。
二、特色文化體系構建的主要做法
(一)強化政治理論武裝,提高政治統領力
抓好兩級理論學習。以黨委中心組和基層黨員干部為重點,完善《淮北選煤廠黨委中心組學習實施細則》,制定《淮北選煤廠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月度下發《黨支部理論學習安排》,創新10分鐘微黨課等學習形式,推動廣大黨員干部深學、細照、篤行。
推進理論普及深化。組織開展“十九大精神宣講”、“送理論下基層”、“支部書記上黨課”等活動,使廣大黨員干部切實增強“四個意識”,牢固樹立“四個自信”。定期開展“淮選大講堂”,切實增強廣大干部職工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
堅持理論指導實踐。圍繞安全生產中心工作,制定下發《淮北選煤廠領導調研及講課計劃》,開展基層班子十九大精神研討,并圍繞推動重點工作撰寫“全年工作干什么、怎么干”心得體會,網上集中展示,力爭出成績、見效果。
掌握意識形態主動權。完善責任編輯負責制,健全重要稿件、重要節目、重要出版物的送審報批程序。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原則,加強對各類媒體的有效監督管理。基層支部對本單位意識形態領域出現的問題,敢于負責、及時處置。
(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增強思想凝聚力
開展形勢政策任務宣講。完善季度形勢任務政策宣講機制,圍繞重點工作,開展“知形勢、明任務、提質量、促發展”形式政策任務宣講,把涉及各項重點工作的政策和措施講透講夠,做好解疑釋惑、平衡心理、化解矛盾的工作。
完善思想信息處置機制。通過廠領導民主接待、班組聯系點、基層事務懇談會、黨員聯系職工等傳統舉措,結合“互聯網+思想政治工作”新機制,增強工作的前瞻性主動性?;鶎又Р吭鷮嵶龊寐毠に枷雱討B摸排工作,每月25日匯總分析上報,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
健全三級聯動工作格局。健全廠部、車間(分廠)、班組三級聯動思想政治工作格局,突出抓好去產能、外出托管、“三供一業”移交等方面職工思想政治工作。落實黨員干部聯系職工制度,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每一位職工。
(三)做好輿論宣傳引導,匯聚企業向心力
強化正面宣傳。大力宣傳黨建工作、創新創效、體系建設、標準化創建等方面的新成效、新進展、新舉措;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開展尋找身邊“奮斗者”主題展示活動,大力選樹宣傳各類先進事跡和優秀品質。
把握輿論導向。統籌推進“廠部與基層、內宣與外宣、專職與兼職、網上與網下”四個宣傳聯動機制,擴大新媒體宣傳影響,積極回應職工關切和熱點問題,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每月初下發當月宣傳重點,審慎選題,加強整體策劃,精心組織重大選題宣傳。
加強新聞管理。杜絕導向錯誤、內容失實等問題;規范制度,修訂《淮北選煤廠新聞宣傳激勵暫行規定》,嚴格考核獎懲;加強宣傳隊伍建設,定期開展基層通訊員培訓,著力打造一支政治強、紀律嚴、業務精的新聞宣傳隊伍。
(四)發揮文化引領作用,增強發展原動力
抓導向,科學做好頂層規劃。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以“聚焦雙效 改革創新”為主題,以提高企業凝聚力、向心力和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圍繞2018年“三大目標”,打牢安全文化,豐富學習文化,加強廉潔文化、創新文化,扎實管理文化、班組文化,強推責任文化、執行文化,促進文化建設向企業管理延伸。
抓凝聚,提煉塑造核心價值。制作企業宣傳片,回顧建廠46年風雨歷程,繼承和發揚艱苦創業、甘于奉獻的“羊圈精神”;邀請先進勞模進行座談,用職工自己身邊的故事傳播核心價值觀;舉辦“淮選論壇”,搭建廣大職工獻計獻策的平臺,激發職工愛崗敬業的熱情。
(五)著力打造品牌效應,提升核心競爭力
逐步提升品牌影響。堅持“大外宣”工作理念,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強與中央、省、市主流媒體和集團公司宣傳部門聯絡溝通。集中力量突出主題宣傳,規范宣傳激勵和考核機制,力爭在“上大報、上大稿、上頭條”上取得新突破,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不斷增強品牌意識。通過舉辦知識講座、工匠選樹宣傳等多種形式,讓全體職工都來學習、關心企業品牌建設,參與質量管理。編制《淮選廠員工手冊》、匯編《淮選廠崗位工作標準》,實施標準化管理體系,端正工作態度,提升管理水平,形成關心質量、重視質量的良好氛圍。
三、成效啟示
(一)引領企業發展。通過企業文化體系的建立,明確企業的發展方向、發展目標,為企業制定發展策略等提供依據,從而引導企業不斷進步并不斷健康穩定發展。
(二)激勵員工作為。企業文化體系的建立將在企業內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能量,使員工從內心深處產生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通過文化紐帶把員工凝聚在一起,讓員工認識到自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維護這個企業、這個品牌。
(三)促進內部協作。企業文化體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地調節各部門之間的矛盾,使各部門相互適應,共同為企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員工通過學習同一種文化,彼此間的距離就會縮短,有利于團隊協作。
(四)擴大外部影響。通過品牌創建、推廣等方式來宣傳自身的文化,可以增強自身文化的影響力,使企業或是品牌能夠深入人心,提高品牌知名度及社會認可度。
淮北選煤廠將主動著眼于自身發展的戰略目標,立足于系統建設、配套建設和長期營造,立足于領導和管理層的大力倡導和積極實踐,立足于全體員工持之以恒的學習、培養和參與,循序漸進,步步為營,通過構建符合自身實際、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體系,不斷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增強綜合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杜曉芬. 基于地方特色文化保護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6.
[2]王偉杰. 文化產業開發過程中的文化價值沖突與選擇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