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卉蓉 石發德
摘 要:中國(陜西)自由貿易區的設立具有重大意義,為陜西高校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通過分析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困難現狀和自貿區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的機會,總結了自貿區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影響的作用機制,最終提出了目前的問題,解決的對策和研究的意義。
關鍵詞:自貿區;大學生;創新創業
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成推動中國經濟繼續前行的“雙引擎”之一,強調“個人和企業要勇于創業創新,全社會要厚植創業創新文化”。2017年,在西安設立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打破現有壟斷,引進先進方式,創新管理制度,降低交易成本,快速提升陜西經濟效率。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設立對西部大開發和陜西的經濟發展一定會有帶動作用。那么作為西部的教育大省,擁有一百多萬大學生的陜西高校的創新創業發展會受到哪些影響? 目前國內對自由貿易試驗區與地區經濟發展的關系的研究比較多,但是對自由貿易試驗區與高校創新創業發展關系的研究很少。
一、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的重大意義
2017年4月1日,中國(陜西)自由貿易區設立揭牌。國家在陜西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意義重大。首先,設立自貿區,是推動中國從經濟大國邁向經濟強國的巨大引擎,是繼1978年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的二次創業,是通過開放倒逼經濟轉型,其意義不亞于1979年7月中央決定在深圳,珠海,廈門和汕頭建立特區和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給中國帶來的重大戰略性機遇。
1.設立自貿區對提升陜西省品牌和價值的影響力巨大。中國政府把自貿區的政策給陜西省,陜西省就會在中國新一輪經濟發展戰略中處于優先位置,并且將成為中國經濟建設的明星,成為國內外企業總部,金融機構的首選地。
2.設立自貿區對陜西經濟發展的驅動和輻射作用巨大。以上海為例,2014年,在上海自貿區香港直接投資新設企業有610家,合同外資566億美元,臺灣直接投資172家,合同外資215億美元,以此可預見自貿區對陜西的經濟推動作用。
3.設立自貿區帶來各方面政策紅利和效益巨大。以福建自貿區為例,國家重點試驗任務達186項,其中體制創新就有88項,擴大開放有98項。
所以,中國(陜西)自貿區的設立必將開啟陜西大發展的閥門,通過吸收國外高端生產要素,如技術,人力資本等來推動陜西經濟升級,同時也能探索更高層次的開放,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帶動陜西經濟的快速增長。
二、陜西高校創新創業發展的困難現狀
(一)傳統就業觀念根深蒂固
目前,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以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核心的實踐教學,各種級別的創新科技競賽,創業設計大賽紛紛亮相,雖然這些活動極大地鼓舞了師生創新創業的熱情,但是這種激勵是帶有功利性的,學校的師生參加活動很多是以獲取短期收益為主要目標的,傳統的教育觀和擇業觀并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這說明當前陜西高校師生普遍缺乏創新創業意識,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長效激勵機制尚未建立起來,良好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也沒有形成。
(二)實踐教學基地嚴重缺乏
良好的實踐教學基地和資源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保障。優秀的創新創業實訓不應只是對創業過程的簡單模擬,還應有專業的實踐實訓基地或創業孵化基地,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崗位體驗,由企業專門人員對學生進行指導,傳授工作經驗,以提升創新創業教育的社會時效性,但是目前,這種適合陜西高校學生進行實訓的基地太少,嚴重影響了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教育質量的提升。
(三)實踐教學師資缺乏
陜西高校普遍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但是人員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專職教師,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輔導員以及行政人員,這些師資團隊雖然擁有一定的和理論教學和學生管理能力,但普遍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加之專業知識結構相對單一,很難滿足創新創業教育對師生知識多元化的要求,這極大地影響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
三、自由貿易試驗區為陜西大學生創新創業發展提供的條件
(一)自由貿易區的設立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中國(陜西)自貿區的規模如下: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實施范圍為119.95平方公里,涵蓋以下三個片區:? ?中心片區87.76平方公里,(含陜西西安出口加工區A區0.75平方公里,B區0.79平方公里,西安高新綜合保稅區3.64平方公里,和陜西西咸保稅物流中心0.36平方公里); 西安國際港務區片區26.43平方公里(含西安綜合保稅區6.17平方公里);楊凌示范區片區5.76平方公里。
陜西自貿區設立之后,放松政府管制,強化市場化機制改革,打破市場壟斷,讓真正致力于創新,有技術,有本領的市場主體在這里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為真正的人才帶來大量的發展機遇和巨大的發展空間。
(二)自貿區的設立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機會
陜西高校可以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設立為契機,為“一帶一路”建設培養更多優秀人才。陜西自貿區內的良好就業環境,優惠政策和行業發展前景正吸引著大學生們在這個舞臺施展抱負。有調查表明,80%的大學生認為自貿區能夠為其帶來新的創業機會,事實也是如此,據統計,自貿試驗區掛牌11個月新增市場主體數量占存量的54.2%,平均每天新增40戶市場主體,市場主體活力得到有效激發,為大學生帶來更多創新創業的機會。
四、自由貿易試驗區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影響的作用機制
陜西自貿區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影響的作用機制可以圍繞大學生,自貿區,高校和政府這四個主體來研究。
(一)大學生的內在主體驅動力
大學生個人的能力水平和認識水平都決定了大學生的內在動力。目前大學畢業生數量逐年增長,市場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就業難已成為突出的社會問題。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自身應從多方面進行嘗試創新,拓展見識,提升能力,釋放出作為大學生創業主體的內在動力。
(二)政府與高校的外部協同作用力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高校的人才培養組成了外部動力,高校應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中,建立跨學科的協同研究和創新平臺,讓大學生的創新創業體制更完善,對外可以和地方企業跨界合作,讓協同創新成為創新創業的動力。政府方面應制定各種政策,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充分的創業指導和培訓,引導更多的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
(三)自貿區搭建的服務平臺保障
陜西自貿區經過一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引領大西安,示范中西部的開放先行區,完善的基礎設施,良好的行政服務環境,便捷的產業信息交流,為大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自貿區搭建的政府綜合服務等平臺也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便利。
大學生,自貿區,高校和政府四大主體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高校以政府政策和自貿區人才需求為導向,為大學生提供創新創業教育,為自貿區的發展輸送高質量人才。大學生在學校和政府的指導下,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質,依托自貿區的發展進行大膽的創新創業。政府對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必要的資源和資金投入,對自貿區發展進行規劃引導,對大學生提供優惠的創業政策。只有這四大主體共同努力,協調運轉,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才能更好的實現。
五、自由貿易試驗區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發展影響的幾點思考
1.目前存在的問題。首先,大學生對自貿區的了解不全面,所以對發揮自貿區的驅動作用形成了阻礙。其次,有些大學生缺乏創新創業意識,造成了大學生的自主創業內在動力不足。最后,大學生本身信息資源匱乏,融資渠道單一,所以創業項目得不到投資者的青睞。
2.解決問題的對策。近日,西安出臺了扶持高校大學生創業就業的新政策,畢業五年內的西安市行政區域戶籍高校畢業生,首次在西安行政區域內自主創業的,可申請一次性創業補貼5000元。這些政府優惠政策緩解了大學生的創業壓力,給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資金支持和保障。所以,政府可以為具有發展潛力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提供資金補貼,也可以與金融機構合作,設立專門為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提供的貸款模式,或者發放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資助。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基地,也應加大對自貿區的宣傳,將自貿區相關政策的解讀傳達給學生,正確地引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輿論導向。
3.意義。本文旨在研究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設立對陜西高校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發展影響的作用機制,今后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如何圍繞自貿區的產業板塊進行發展,從而使自貿試驗區成為國際化優秀人才集聚的中心,同時也為陜西高校的國際化人才創新創業搭建一個新的平臺,實現自貿區和高校之間的雙贏,讓自貿區擁有更多的創新型人才,讓陜西高校擁有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平臺的基地。該研究可以為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和陜西高校之間搭建一個合作的橋梁,找到一個陜西自貿區與陜西高校合作交流的平臺,為陜西百萬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質量提升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付劍蘭.大學生就業問題原因分析與建議[J].職業,2015,(25):100—101.
[2]何艷等,大學生依托自貿區創業就業的意愿與自貿區的影響-以福建省三所高水平大學為例[J],2018-1,1:70-74
[3]柯進.“雙創”再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引發代表熱議——“雙創”教育不是就業創業培訓[N].中國教育報,2016-03-09(01).
[4]蔣開東,朱劍瓊.大學生創業導向的高校協同機制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5,(1):54—58.
[5]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一2014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J].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2015,56(4):4一17.
[6]李寶梁.借鑒上海自貿區經驗打造新區人才聚集高地[N].濱海時報,2015—06—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