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幸琦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時,也更加注重于幼兒的教育問題,我國的傳統節日是我們民族獨特氣質與文化的象征,因此,幼兒園應該將其作為幼兒教育中的重要資源,為了能夠將這項資源更高的進行運用,文章針對如何在幼兒園開展傳統節日的教育活動展開了論述。
關鍵詞:幼兒園;傳統節日;教育活動;開展措施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中西方文化獲得了頻繁的交流,使得國外的節日傳入了我國,促使我國傳統節日被一部分的民眾所遺忘。因此,作為幼兒接受教育啟蒙階段的幼兒教育機構,應將傳統的節日融入到幼兒園教育及教學活動之中,以推進幼兒的傳統文化價值觀教育。
一、幼兒園開展傳統節日教育活動應遵循的原則
(一)將傳統節日作為教學活動設計的主題
站在歷史發展與形成的角度來分析,傳統節日是我國各個民族的人民,在長時間勞動的過程中進行創造而形成的一些有紀念意義的日子,這些傳統節日大多都飽含著美好的情感,是我國廣大華夏兒女情感的寄托,同時有些節日之中也粗在著一定的封建思想。因此,作為幼兒教育機構的幼兒園,在進行傳統節日活動的設計過程中,需要進行科學性的選擇,盡量將節日中所蘊含的優秀元素進行有效的發揚光大,避免在活動中出現節日中的封建思想的糟粕,這是必須堅持的一項基礎性原則及底線。
(二)傳統節日活動的開展應結合于幼兒的實際情況
對于幼兒而言,傳統節日活動的組織是具有重大意義的,但是,教師在傳統節日教育活動的實際開展中,必須要主要與幼兒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來進行開展。由于幼兒園的幼兒為3- 6歲階段的幼兒,對于他們來說,每個階段的成長差距都是比較大的,幼兒的接受能力會依據年齡不同而變化,在理解能力方面也是如此,因此,在進行傳統節日教育活動開展的時候,應該注意活動內容及目標的設計也是存在差異的。以端午節為例,這是我國為紀念屈原而形成的傳統節日,幼兒園可能會組織幼兒進行包粽子、做香包等活動,但是由于小班的幼兒同學年齡小,動手能力也比較差,因此,教師應結合年齡適當降低活動的難度。
(三)將社會優質資源應用于傳統文化教育環境的創設
我國歷史悠久,擁有的傳統文化十分的博大精深,在實施傳統教育的過程中,需要通過一個良好氛圍的浸染來實現,因此,幼兒園在實施傳統節日教育活動的過程中,不能只是單純的、單獨進行傳統節日活動的開展,而是需要將社會中優質的資源通過合理的整合,為幼兒創建良好的教育環境,比如家庭、社區、社會等社會資源,促使幼兒能夠在和諧教育的環境中獲得全面的發展。
二、幼兒園開展傳統節日教育活動的措施
(一)合理利用社區資源開展傳統節日教育活動
幼兒園在實施傳統節日教育活動時,應注意針對我們受教育的對象的特點來積極的將活動空間進行相應的拓展。因此,社區資源的合理利用在眾多的幼兒園當中,已經受到了極大的關注,成為了他們在實施傳統節日教育活動中一個重要的教學場所。由于幼兒園在借助社區資源的同時,不僅讓幼兒實現了傳統節日主題活動的參與,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之中也獲得了與社會接觸的契機,這對于幼兒的康成長是極為有利的,并且還能通過社區資源使主題活動舉辦的教育主旨獲得提升。于此同時,社區通過與幼兒園一起合作開展主題活動,也能夠使社區的文化氛圍獲得提升。以重陽節為例,幼兒園為了能夠實現發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等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使我們良好的社會風尚獲得弘揚,通過與社區合作的方式來開展主題為“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的傳統節日活動,帶領幼兒走進社區、敬老院等,為老年人表演節目、送愛心卡等。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幫助幼兒真正的了解到重陽節的含義及意義。
(二)通過親子活動促進傳統節日主題活動教育功能的提升
幼兒園舉辦的親子活動,是基于幼兒園平臺基礎之上的,通過幼兒園為幼兒與家長搭建的平臺,實現家長同幼兒能夠共同參與活動,這是一種全新的教育形式,通過這種教育形式,能夠有效的提升家長對幼兒的了解,有助于幼兒的成長,還能夠促進親子之間關系的融洽。以此,作為幼兒教育機構的幼兒園,在進行傳統節日主題活動的設計時,應當將這種教育形式積極融入于到活動之中。以中秋節為例,這一節日在我國是傳統發民俗節日,舉辦相關的活動是非常有意義的。幼兒園應事先對全園幼兒的家長發出邀請函,希望他們在活動當天能夠共同參與中秋節主題活動,活動具體的組織形式為親子賞月,幼兒教師組織幼兒與父母共同動手進行繪制,一般以月亮為主。通過這樣的活動形式,能夠讓幼兒對中秋節所蘊含的意義有著深刻的理解。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幼兒對于一個家庭、一個民族乃至于一個國家而言都是未來發展的希望,能夠實施和良好的教育是幼兒成長的關鍵,因此,必須要從小抓起,認真對待。幼兒教育是幼兒接受教育的初始階段,發揮著重要的啟蒙作用,我們應該努力的挖掘出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當中的文化精髓,作為傳統節日教育活動的主題,這樣才能夠切實的實現主題活動開展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