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鴻祥 張 國



摘 要:通過煙葉不同移栽期對比試驗,結果表明:過早或過晚移栽均不利于煙草產質量最大化;隨著移栽期的推遲,各處理生育時期均有延遲;農藝性狀表現以3月30日移栽處理最優;除了較早移栽處理大田前期長勢偏弱外,植物學性狀無明顯區別;產量以4月4日移栽處理最高,上等煙比例及均價以3月30日移栽處理最優。
關鍵詞:煙草;移栽期;早發旺長;產質量
中圖分類號 S572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8)20-0038-2
目前煙草生長的外界氣候和生態環境在不斷變化,煙草品種也在不斷更新,每年采用相同的移栽期,煙葉的農藝性狀和產質量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退化趨勢。煙葉品質是遺傳因素、生態環境和栽培技術共同作用的結果[1]。環境條件的差異以及農業生產措施的不同,不僅影響煙草的形態特征和農藝性狀,還可導致煙葉化學成分發生變化,影響煙葉質量[2]。氣候是引起不同地區烤煙內含物差異和產量高低的重要生態因素,其中以光照、溫度和降水等為主[3]。
以往的研究表明,如果移栽過早,栽后較長時間處于低溫寡照的環境下,將明顯影響煙株正常的營養生長,加速生殖生長,從而出現早花現象,增加花葉病感病幾率,降低煙葉的產質量;如果移栽過遲,煙苗前中期處于高溫環境下,生長發育加快,干物質積累少,葉片薄,生長后期氣溫降低,影響煙葉正常成熟,同樣降低煙葉的產質量[4-6]。因此,適宜的移栽期對獲得煙葉優質適產具有重要意義[4,5]。烤煙移栽期的確定,一般需依據氣候條件、種植制度、品種特性等方面綜合考慮[7]。
筆者開展不同移栽期對比試驗,觀察記錄煙草大田生長發育情況及有效葉數等農藝性狀的變化及對煙葉產質量的影響,尋求利于皖南煙區產質量最大化的移栽期。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概況 試驗于2018年在安徽宣城市宣州區貍橋鎮開展。該地區屬于典型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溫、水熱條件優越,年均日照時數為2072.5h,年平均溫度15.8℃,無霜期為228d,年平均降雨量1324.8mm。該地區土壤類型主要是河流沖積母質形成的水耕人為土。供試品種為云煙97,育苗方式為濕潤育苗,起壟時間為3月中旬,晴好天氣,蓋膜后壟體溫度和濕度均較高,移栽時間為3月15至4月4日,移栽方式為膜上移栽。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移栽時間單因素,設置3月15日(A)、3月20日(B)、3月25日(C)、3月30日(D)、4月4日(E)共5個處理。每個處理面積不少于667m2,不設重復。試驗田四周設置2行保護行。為防止“老僵苗”,不同移栽期使用不同播種期的煙苗,3月15、20日移栽的使用1個播種期的煙苗(12月25日播種),3月25、30日移栽的使用1個播種期的煙苗(1月4日播種),4月4日移栽的使用1個播種期的煙苗(1月9日播種)。
1.3 栽培管理 處理內各項農事操作一致,田間管理措施按照當地優質煙葉生產技術標準進行。
1.4 調查項目 對烤煙不同處理生育期進行調查:移栽期、團棵期、現蕾期、腳葉成熟期、大田生育期等; 農藝性狀調查:株高、有效葉數、莖圍、節距、腰葉長和寬、頂葉長和寬等;常規植物學性狀調查:株型、葉形、葉色、主脈粗細、田間整齊度、成熟特性、生長勢等;經濟性狀調查:產量、產值、上等煙比率、中等煙比率。
1.5 數據處理 試驗數據采用Excel2003和SPSS13.0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移栽期對烤煙生育期的影響 隨著移栽期推遲,各處理生育期均推遲,進入中心花期后,生育期差距逐漸縮小,整個大田生育后期差距也在逐漸縮小(表1)。因此,移栽期對大田生育期前期影響較大,后期影響變小。
2.2 不同移栽期對烤煙農藝性狀的影響 隨著移栽期推遲,各處理大田農藝性狀表現如下規律:株高逐漸增加;有效葉數呈增多趨勢,以處理E最明顯;莖圍無明顯變化;節距有變密趨勢,以處理E表現最明顯;腰葉大小無明顯區別;頂葉大小有變小趨勢,尤其以處理E頂葉最小(見表2)。
2.3 不同移栽期對烤煙植物學性狀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不同處理煙葉植物學性狀無明顯差異。處理A和B在移栽后25d內(大田前期)生長勢較弱,可能是因為受早期低溫影響。
2.4 不同移栽期對烤煙經濟性狀的影響 從表4可以看出,隨著移栽期推遲,產量呈增加趨勢,均價先增高后降低,產值逐漸增加,上等煙比例先增加后減少,C2F比例先升后降,中等煙變化趨勢不明顯,說明移栽期過早或過晚均不利于高品質煙葉生長,3月30日移栽期是形成中上等煙的最好時期。
3 小結與討論
試驗結果顯示:過早或過晚移栽都不利于煙草產質量的最大化,皖南煙區適宜移栽期在3月30日前后。
隨著大環境的改變,為追求煙草產質量最大化,不能單純通過提早移栽期,增加大田生育期,以增加煙葉工藝成熟度。移栽期不是越早越好,加之隨著保溫濕潤育苗的技術不斷改進,目前煙苗成苗很早,移栽期適當推遲后,有必要推遲播種期以更好地匹配移栽期。各產區要根據環境氣候條件、栽培技術、品種等綜合考慮,確定適宜的移栽期。
參考文獻
[1]唐遠駒,張建平.上海主要烤煙生產基地質量生態類型的初步劃分[J].中國煙草科學,2006,27(3):1-5.
[2]肖秀珠,周振湘,賴閩,等.烤煙氣候適應性分析及基于GIS 的專題農業氣候區劃[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17):5319-5320.
[3]韋金霖,安曉明.隆林縣烤煙生產的氣象條件及主要氣象災害分析[J].氣象研究與應用,2009,30(4):52-55.
[4]劉海紅.昌吉市冬小麥產量與氣象條件的關系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7(22):202.
[5]范紅霞,鐘天華,田國衛.濮陽冬小麥產量預報與氣象條件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2(30):14852-14853.
[6]李鎖玲,孟瑞娟.氣象要素對菏澤市冬小麥產量的影響[J].安徽農學通報,2011,17(20):103.
[7]范磊,胡海燕,王來剛,等.基于農戶數據的河南中東部地區氣象因子對冬小麥產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農業氣象,2012,33(1):109-113.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