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媛
摘 要:克拉申的監察理論在二語習得研究領域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目前,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學生的聽力能力普遍較弱,教學效果不盡人意。本文探討在克拉申的二語習得理論指導下,如何提高英語專業聽力教學的效果,使獨立學院的聽力教學能切實提高學生英語聽力理解水平,掌握有效的溝通交流能力,提高未來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二語習得;克拉申;英語專業;聽力教學
聽力教學一直是外語教學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2016年國家英語專業四級考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對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在現實教學中,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學生的聽力能力仍舊是普遍匱乏和短板的,制約了學生綜合語言水平的提高和未來職業的發展。克拉申的二語習得理論對于獨立學院英語專業的聽力教學會有一定的啟示。
一、目前獨立學院聽力教學的特點和現狀
聽力課程是英語專業核心課程,旨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理解能力,使學生熟練掌握英語的發音特點和表達習慣,學會用英語與他人順暢的交流和溝通。目前,獨立學院聽力教學存在以下問題:
1.教學內容較為單一,缺乏適合獨立學院學生層次的教材。聽力教材多難度較大,內容枯燥,形式也較單一。不能激發學生積極性,教學中缺乏良好互動,不能充分融入情景,聽力提高緩慢和有限。
2.聽力教學課時較少,課后練習不足。課時少也造成一部分同學對課程不夠重視,沒有過多興趣,聽力水平成為各項語言運用技能中普遍薄弱的環節。
二、克拉申的二語習得理論
第二語言習得(SLA)是指“在自然或指導的情況下通過有意識學習或無意識吸收掌握母語以外的一門語言的過程”(Rod Ellis,1997)。在Chomsky“語言習得機制”論的基礎上,克拉申(Krashen)在1985年提出了非常著名的監察理論,其中,以語言輸入假說最為核心,在二語習得研究領域產生了重大影響。
Krashen認為可理解性輸入是二語習得的必要條件。足夠的可理解性輸入是獲得語言知識的唯一方式。他認為促成語言習得成功有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豐富的可理解的語言輸入;而是學習者本身應具有內在的語言習得機制。學習者在自然語言環境下通過大量接觸略高于自己現有水平的可理解性語言輸入,自然而然地習得語言,遵循自然語言習得順序,最佳的語碼輸入量是“i+1”,其中“i”指的是學習者現有的語言水平,“+1”指的是略高于學習者現有水平的語言層次。只要有足夠的可理解的輸入,學習者的語言水平就能從i 發展到i+1的階段。
即在語言習得中,輸入的材料不能過于困難,遠高于學習者目前水平,學習者會信心不足,失去興趣;但也不能過于簡單,低于或太接近學習者現有水平,學習過于輕而易舉,激發不出進步動力。
同時,在二語習得過程中,學習者的動機、自信心和焦慮感這些情感變量也會直接影響學習者的學習結果。學習者焦慮感強,學習動機不足,自信心匱乏都會對語言輸入產生很強的過濾作用,使其難以進入語言習得機制,從而妨礙語言的習得;相反,學習者焦慮感弱,學習動機強烈,充滿自信心,則可以獲取更多的語言輸入,并易于進入語言習得機制,從而容易習得該門語言。
三、克拉申的二語習得理論對英語專業聽力教學的啟示
獨立學院英語專業的聽力教學目前并不能有效提高學生聽力理解能力,以克拉申的二語習得理論為指導,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調整,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的聽力水平進一步的提高。
1.教材的調整和補充。由于市面上缺乏針對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學生的聽力教材,內容普遍較難。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語言水平將教材進行調整,選取其中難度較為適合的聽力材料進行訓練。并補充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材料,例如優秀詩歌賞析、英美國家流行歌曲、經典原版電影片段、脫口秀節目等,使輸入語料的難度適合,語料形式豐富多樣,讓學生樂于接受并喜愛。由此了解英語國家歷史和文化,及當地風土人情和國民意識形態。
2.嚴格把握檢查環節。教師要及時掌控課堂紀律,使學生集中精力進行聽力練習。在習題講解中,可通過提問方式了解學生理解程度。要布置適當的課后練習,保證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并有效檢查完成情況,并對結果進行講評。彌補課堂授課課時的不足,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作用,使課后實踐能夠切實提高聽力水平。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檢查和掌控以及督促,比課堂教學更加重要和有效。
3.減少語法體系對聽力的影響。聽力材料取材廣泛,形式多樣,語料中常見一些語言現象、生詞及語法點。但教師還應集中精力提高學生的現場聽力理解與交際能力,注重英語語音的分析和會話訓練,要避免將聽力課上成語法課或者精讀課。
獨立學院的學生普遍學習動機不足,自主學習能力較弱。教師須選適合學生水平的聽力材料,提高學生興趣,鼓勵和引導學生從大量語音輸入中體會英語語言美感,培養興趣和習慣,穩步提高聽力理解能力,達到用英文熟練交流的目的。
參考文獻:
[1]Ellis, 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Isu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 Group,1985
[3]文秋芳.《二語習得重點問題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教學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