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喜
近年來,文化教育事業在不斷進步,但新時代背景下教育也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和發展契機,而校長作為全校的核心和靈魂,對學校的發展進步、發展方向起著不可替代的引領和帶動作用。筆者認為一名稱職的校長,應逐步具備和不斷提高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業務素質:
一、思想理念有高度
先進的教育思想, 是辦好一所學校的前提。如何獲取先進的教育思想?首先要讀大量的教育類書籍, 通曉各種教育理論。校長平時各種行政事務極其繁雜, 但再繁忙, 也要擠出時間閱讀專業書籍。一名好校長, 不論是孔子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還是杜威的“教育無目的”等, 都應該有所理解和思考。同時根據學校的實際, 融會貫通, 為己所用。
其次, 要有反思意識和習慣。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曾經提出校長成長的公式為:校長成長=經驗+反思。校長要經常反思自己的辦學思想是否正確、管理方式是否科學、管理成效是否顯著。通過對自己管理活動的反思, 總結辦學治校實踐中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 發現不足, 大膽探索, 不斷提高學校管理水平。
二、創新意識有銳度
學校的發展在于改革, 改革的潛力在于不斷創新。管理思想的創新是校長管理學校的首要問題。校長的創新要根據教育發展規律, 創造新事物以適應教育改革和發展。它不僅要求校長能用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對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進行超前思考, 還要求校長能用聯系整體的方法來分析與思考當前教育改革面臨的現狀和發展的需要, 從而創造性地設計整個學校的教育改革發展路線。
校長不僅自己要具備創新能力, 還應該大張旗鼓地宣傳創新、激發創新, 動員鼓勵全體教職工共同創新。要通過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雙管齊下, 激勵全體教師創新教育教學方式, 改革班級管理模式。只有在學校全體教師都具有創新意識、愿意創新和敢于創新的情況下, 學校才能形成教育教學的良好態勢。
三、管理措施有力度
管理是校長的一項基本功, 好校長的管理藝術應該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用“人格”的力量去凝聚教師。“樹高者鳥宿之, 德厚者士趨之。”校長自己要修煉良好的“人格”, 做到法紀觀念強烈, 道德情操高尚, 言行舉止文明, 生活作風正派, 才能影響和凝聚學校的教師。二是用公正的態度對待每一位教師。“人不患寡, 而患不均。”好校長必須秉持公正之氣, 才能使人信服欽佩。無論是入黨提干、評職評先、進修學習, 乃至表揚、批評, 都要以公平公正為基本準則。絕不可任人唯親, 隨心所欲。三是以人文關懷來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學校的管理離不開相關的管理制度, 但是制度是為了規范教師而不是約束教師。作為校長, 要以人為本, 要在制度允許范圍之內, 留有教師自由發展的空間。
四、隊伍建設有尺度
辦好學校, 隊伍是基礎。努力造就一支道德高尚、業務精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職工隊伍, 是辦好學校的關鍵。學校的隊伍建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 干部隊伍建設。
學校的發展僅靠一個校長是不可能辦好的, 必須靠一個與校長志向相同的領導班子。校長要建設這樣的領導班子, 必須選拔出自己所需的人才。為此, 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第一, 善于發現人才。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 建設一支能幫助自己實現教育理想的干部隊伍, 只要是為了學校工作肯干實事的人, 能干實事的人, 都應當大膽使用。第二, 懂得培養人才。當人才選定以后, 就應當對其進行幫助和指導, 促其成長, 縮短其成熟周期, 千萬不可不管不問, 任其發展, 否則最終難堪重用。第三, 嚴格考核人才。當干部隊伍基本穩定后, 應建立起干部隊伍考核機制, 對不能勝任工作、懶政庸政的干部, 應酌情調離管理崗位;對工作業績突出的干部, 應實行獎勵重用。
校長在配備各層次干部時, 首先應從不同的層面考慮人才的互補性, 從而達到互補相長的目的。其次應當根據各人的長處和短處進行職務調配, 以達到揚長避短的目的。再次, 對使用的人才, 應用人不疑, 使其放手大膽工作, 但是一旦他們出現了失信和不能原諒的事情, 則必須堅決果斷地進行撤換。
(二) 教師隊伍建設。
教育要發展, 教師是關鍵, 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隊伍, 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和保證。
第一, 理論上求發展。要提高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 要讓老師深入學習教育理論, 利用培訓、學習的機會, 讓教師多參加專家報告會、教師教研年會、名師教學觀摩課等, 學習和掌握現代教育理論, 樹立現代化的教育觀念。第二, 業務上求精通。一名成功的校長對教師要善于引導, 注重傳幫帶, 敢壓重擔, 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和教研水平。第三, 師德上樹形象。師德的核心是愛, 沒有愛的教育是蒼白無力的。成功的校長要能夠帶領全體教師胸懷愛意, 修師德、正師風、樹師表, 以塑造良好的教師形象。要引導全體教師用自己的愛心來感染學生, 教育學生, 讓學生在良好的熏陶中獲得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五、解決問題有法度
當校長就是要解決學校的問題, 促進學校的發展。
首先, 校長要善于發現問題。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校長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去捕捉學校的各種信息, 要善于從苗頭上抓問題。對工作中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和潛在性問題, 要早察覺、早發現, 作出及時準確的判斷, 拿出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有效措施和方法。要在調查了解問題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 從制度上保障學校教學活動順利開展, 破除影響辦學效益最大化的各種障礙。同時, 校長要敢于解決問題。對一些因為多年習慣形成的沉疴積弊, 要拿出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勇氣和魄力進行改革, 以達到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效果。
六、指導教學有精度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校長的教育教學水平決定了學校能走多遠, 能達到怎樣的高度。
一是在教學工作上, 好校長既要是專家又要是雜家。校長要深入教學第一線, 到教師中去, 到學生中去, 到課堂中去, 要經常聽課和分析課;同時校長又要跳出第一線, 不能把自己當作一名骨干教師而陷入日常的教學任務中, 要研究整個課程體系, 引領教師集體成長。
二是在教研工作上, 好校長既是旗幟又是階梯。應當帶頭做教科研, 通過教科研讓學校擁有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教科研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根本途徑, 好校長要為教師從事教科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形成科研興校的良好氛圍和機制。
七、待人接物有氣度
校長的一言一行都體現著學校的氣質品位, 校長在待人接物上要擁有大格局、大氣象, 做到不卑不亢、不慌不忙, 給人留下博學儒雅、人情練達、氣度不凡的印象。
對領導敬上不唯上。對社會圓通不圓滑。學校處于社會之中, 這就要求校長在這些社會關系中學會變通, 不能機械地堅持原則, 要學會退一步進兩步的策略, 使自己的工作變得暢通順達。
對下屬信賴不依賴。作為校長, 對下屬的要求不能太嚴格, 要學會換位思考, 切忌用放大鏡去看小缺點、小錯誤和小題大做、上綱上線, 對非原則性的問題只能適當點破和學會糊涂, 讓下屬自己去反省和醒悟。
對自己穩固不頑固。作為校長, 在一定時期內的辦學思想應當有一個穩定的實踐階段, 決不能搖擺不定。若今天一個新理念, 明天一個新模式, 容易造成教職工的無所適從。同時, 在基本辦學思想穩定的基礎上, 校長應選擇性地吸收新信息、新知識、新觀念, 以進一步充實和發展自己的辦學思想和理念。
八、人文素養有深度
人文素養是校長綜合素養的基石, 缺乏人文素養的校長充其量只能成為管理的“能工巧匠”, 而具備深厚人文素養的校長才有可能成為“教育家”。
一要有深厚的人文知識。人文素養首先是人文學科知識方面的素養, 因此具備深厚人文素養的校長必定在古今中外文學、藝術、哲學、歷史、心理、教育等方面有豐富的知識儲備。二要有豐富的人文精神。好校長應該既關心學生過去的身心發展, 也關注孩子當下的綜合發展, 更關懷孩子未來的持續發展。三要有飽滿的人文氣質。好校長做人要有氣度, 待人要有溫度, 做事要有尺度, 舉止要有風度, 底蘊要有厚度, 視野要有寬度。
保持一顆堅守教育的平常心,堅持按教育規律辦學做事,都俯下身子,深耕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第一線,傳承、探索、發展各自學校發展之路,做校長不容易, 做一名好校長更是難上加難, 但“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遠”, 要努力做學習型、研究型、民主性、反思型和專家型的“新型”好校長。
(作者單位: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