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陽陽
(廣東省中山市中山紀念中學,廣東 中山)
所謂頭腦風暴法是指讓學生對某一個話題進行自由的交流、總結,也就是說,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我們要搭建頭腦風暴的平臺,鼓勵學生借助所學的歷史概念去理解新的歷史知識,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效率,也能讓學生在知識靈活應用中形成基本的思維能力,進而為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打好基礎。因此,本文就從頭腦風暴法在歷史各環節中的應用進行論述,以確保學生在高效的歷史課堂中掌握知識,鍛煉能力。
精彩的導入是一節課成功的關鍵,但是,從目前的導入方式應用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常用的導入方式還是簡單的開門見山或者是以舊帶新,導致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差,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得不到提高。所以,為了提高導入環節的質量,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借助頭腦風暴法來給學生搭建自主討論、總結的平臺,進而為學生快速地進入課堂活動之中邁好第一步。
例如:在教學《辛亥革命》時,為了提高學生導入課的質量,也為了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熱情,在導入環節,我先從學生的已知經驗入手,引導學生說一說與“辛亥革命”有關的一些人物、事件等,如孫中山、同盟會、武昌起義、袁世凱篡位等等。在這個過程中,我鼓勵學生積極地去從影視劇或者是課下預習資料中學到的知識入手來挖掘與“辛亥革命”有關的知識,進而順勢將學生帶入課堂活動之中,并引導學生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頭腦風暴中去掌握知識,在頭腦風暴中感受歷史學習的樂趣,進而為提高課堂的導入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頭腦風暴是進行探究的最好方式之一,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讓學生在集思廣益之間掌握知識,在思維訓練中完善自己對某一知識點的看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使學生在知識掌握中形成正確的歷史學習態度。
還以教學《辛亥革命》為例,為了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辛亥革命的意義”,也為了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強化理解,加深印象,所以,在這一部分知識的教學時,我組織學生以頭腦風暴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討論,比如,有學生說:辛亥革命結束了封建的腐朽制度的統治;還有學生說:辛亥革命建立了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政府等等,學生各抒己見,各自都在這一頭腦風暴的活動中尋找與辛亥革命有關的知識,而且,在這樣的氛圍帶動下,一些比較內向的學生也參與了進來,這對頭腦風暴結果的展示打好了基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頭腦風暴的過程中教師不要輕易去打斷某位學生的意見發表,要鼓勵學生去發表,不論對錯都要用積極的語言進行交流,以確保學生在這種討論與探索中掌握知識,鍛煉能力。
頭腦風暴是學生在小結和評價環節中有效的方式之一,有效地開展這一活動對于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對于提高學生的歷史理解能力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一線教師要相信學生,要通過有效的頭腦風暴活動的開展來為高效歷史課堂的實現作出貢獻。
還以教學《辛亥革命》為例,在總結環節,我組織學生對“辛亥革命是成功還是失敗”這一問題進行了頭腦風暴活動,而且,這一問題是考試中常見的一個綜合性試題,考慮的就是學生的綜合知識運用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在該環節,我鼓勵學生從自己學過的知識入手,經過思考與探究來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與交流,比如:有學生說是失敗的,因為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還有學生說是成功的,因為結束了封建制度等等,總之,在小結階段,我們要鼓勵學生在頭腦風暴中對歷史事件、人物做出自己的判斷,進而,逐步為學生基本歷史學科素養的形成奠好基礎。
在以往的歷史復習中,做題、背誦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但這兩種方式只會加大學生的課業壓力,只會讓學生越來越不喜歡學習,所以,在頭腦風暴法的應用中,我們并沒有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是讓學生在交流、討論中回顧本章、本節的相關知識,進而,逐步提高學生的知識記憶能力。
還以《辛亥革命》這部分的教學為例,在頭腦風暴法的開展中,我鼓勵學生先通過回憶來將這部分知識形成系統,之后,引導學生在交流中掌握知識,在頭腦風暴中將這節課的知識形成體系,進而在提高學生復習效率的同時,也能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有效地將頭腦風暴應用在歷史教學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效率,也能在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鍛煉能力,同時,也為學生綜合歷史素養的提升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