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 艷
(蘇州市吳中區木瀆實驗中學,江蘇 蘇州)
新課標提出“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似乎能給語文教學者以一定的啟發。的確,學生的作文能否出彩,按照他們的水平可能不會一蹴而就,一次成形,而需要打磨修改,甚至反復多次。當然,這并不是淡化作文前的指導,只是當學生習作中的種種問題暴露出來了,這時的指導更有針對性。這主要靠老師的建議式評價和在此基礎之上的修改方法的指導。“三分寫作七分改”,通過二次作文,逐漸改變學生作文中常見的重點不突出、語言啰嗦、內容空洞、描寫不細膩、點題不到位等毛病,有效規避第一次作文中的不足?!拔恼虏荒芤蛔霰慵?,須頻改之方入妙耳”,足見二次作文的重要作用。而二次作文要真正發揮作用,一定要重視教師指導下的學生的修改。本文就二次作文修改方法方面例談幾點。
“中心不明確”“描寫不細致”“開頭太啰嗦”“比喻不恰當”……我們經常在傳統的作文批改中看到這樣的評語,甚至有些老師可以寫得洋洋灑灑,文采斐然。然而老師的批閱,就應該是醫生看病,不能僅僅告訴患者癥狀,更應該教授治療的方法。因而語文老師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時,就應該由原來的“點評式”評語,轉變為“建議式”評語,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意識到自己作文的毛病,更應提供給他們治療修改的方案,從而可以讓學生依據評語進行作文修改,完善自己的習作。
二次作文要實現教師建議式評價的意義,需要經過實踐、認識、再實際、再認識的反復。大多數學生作文不理想的情況,通過“改”才會提升。當然若想依據老師的幾句建議,學生就能領悟精髓和意圖,從而有效修改自己的習作,這顯然是不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的。所以放手給學生修改,應該是在老師的指導之下進行的。如何指導學生二次作文,首先應該引導學生仔細研究老師的建議式評價,并且有效利用“讀”,在“讀”中發現問題,理解老師的建議,發現習作的“不盡如人意”之處,進行修改。再則充分利用“范文”,教師要適時適量地為學生提供一些范文,可讓學生在對照之下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問題,而且也能啟發他們從中汲取一些修改的靈感。在學生修改作文、提升作文水平的過程當中,老師必須給出序列性的指導,抓住作文的一個訓練點,幫助學生進行階段性鞏固。不管在哪個方面,尤其是在初期,指導要具體到位。以下就修改作文在內容、語言、主旨三個方面舉一些具體的做法。
一篇文章重要的是選材,而選材的關鍵是圍繞中心。課文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圍繞中心選材,方可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好比一個人首先要體態勻稱,我們常說“七分身材,三分長相”,用于作文同樣合適。學生的作文通常會出現以下一些剪裁方面的不足:比如開頭啰嗦,切入正文后反而三言兩語;主要情節交代不清楚;主要人物的筆墨少之又少;等等。很多學生寫作文一整段到頭,沒有起承轉合。教師要針對這些不足,教給學生剪裁之法。
體態勻稱的形象,如果能夠略施粉黛,進行一下家常梳妝,那么一定會熠熠生輝。在給作文梳妝的時候,我們要讓學生針對自己的作文,主要從以下方面來著手,運用好化妝的技巧。語言表達方面的修改,語句通順、標點正確、無錯別字這些方面都是最為基本的,只要最基本的手法就能去除這些瑕疵,而要提升作文的表達技巧,就要教會學生做個高明的化妝師。
如果把一篇習作比作一首交響曲的話,那作文的主旨就好比那根指揮棒,如果連作品想要表達什么都不清楚,那么又怎能唱出震撼人心的樂曲。所以說對于一篇作文而言,想要表達什么樣的主旨,這應該是作文首先要考慮的因素,也是我們批改學生作文、評價作文、指導二次作文的關鍵要害。剪裁的得當,語言的精妙,都應該是建立在主旨明確的基礎之上的。
以上是教師在指導學生修改作文,進行二次作文的一些嘗試。二次作文可以使作文教學更科學完整,它不是獨立于傳統語文作文教學的另一種教學,而是在傳統語文作文教學基礎上的精加工。當然我們不期望用一種或幾種策略就能解決作文教學的全部問題,只要符合作文教學的規律,符合學生的心理,我們就要積極嘗試,優化作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