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思雨
(信陽師范學院 美術與設計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廣告產業的SWOT分析,就是將廣告產業的內部能力(優勢和劣勢)與外部環境(機會和威脅)各方面進行綜合和概括的一種分析方法。
優勢(Strength)。市場經濟的發展促使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多樣化,同時產品競爭白熱化也迫使企業加大廣告投入,媒體集團的出現加快了媒體資源優化整合,中國廣告市場由稚嫩逐漸走向成熟。[1]高等院校重視廣告教育,為中國廣告產業培養了大批骨干力量,整體上提高了廣告從業人員的素質。中國民族產業崛起,有力地推動了中國廣告產業的發展。中國的廣告產業發展勢頭迅猛,但由于起步晚、底子差,廣告市場在國際上占比較小,與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世界上先進國家的平均水平是廣告經營額占該國GDP的2.2%,我國廣告經營額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偏低,僅占0.93%,中國廣告市場至少存在兩倍以上的增量空間。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為廣告文化創意產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營養源泉,與中國消費者息息相通、情感共鳴,助力中國的廣告業騰飛,形成中國本土廣告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劣勢(Weak)。廣告市場高度分散、弱小。我國廣告業已經進入整合營銷傳播時期,僅憑單一的廣告傳播手段已不能實現企業的營銷目標,廣告效果有限。媒體和廣告公司地位不平等,媒體主導市場,廣告公司依附于媒體;廣告主地位強勢,對媒體選擇更加挑剔,廣告公司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廣告行業狼煙四起。[2]但是廣告運行與管理仍然比較混亂,不利于廣告公司塑造品牌形象。在整合營銷傳播時代背景下,廣告市場對廣告人員素質要求更高,廣告創新人才匱乏。除此以外,中國廣告產業呈現出不均衡的發展特征,東、西部差別很大,呈東強西弱的態勢。
機會(Opportunity)。“新常態”背景下,[3]廣告業的發展與國民經濟發展呈正相關,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為我國廣告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廣告業既屬于現代服務業,又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產業關聯性,經濟戰略為廣告業的發展提供空間。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廣告業生態系統發生重大變化,廣告業改變原先創意策略主導,加速向數據驅動轉型。廣告產業鏈的基本構成要素——廣告媒介、廣告主、廣告受眾以及廣告公司都已經處在全面的升級轉型和變革進程之中。
威脅(Threat)。我國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廣告市場重啟。2001年我國加入WTO以后,外資進入我國廣告市場,憑借強大的技術、管理、資本和人力資源等優勢,在華強力擴張,擠壓本土廣告代理公司的生存空間,并對我國的媒介安全構成威脅。
在整合營銷傳播時代,廣告創意貫穿廣告運作的全過程。廣告公司發展面面俱到,喪失核心競爭力,“泛專業化”發展,主要原因在于廣告公司缺乏創意。民族企業的騰飛為廣告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優秀的民族文化成為廣告創意取之不竭的文化源泉,技術的變革使廣告創意水平和制作能力大大提高,廣告創意表現日益豐富。
廣告公司的專業化發展,一是在廣告運作領域,任何一個運作環節都可以高度專業化,廣告公司可以集中有限資源在某一個或幾個環節精耕細作,專門化發展,也可以選擇某一個或幾個行業作為專攻領域,行業廣告代理高度專業化。廣告公司在轉型為整合營銷傳播代理機構的過程中,作為核心整合企業的營銷傳播,它所需要的高度專業化就是廣告運作必定成為其主導業務。
中國的廣告市場高度分散、弱小,很難應對跨國集團對我國廣告市場的沖擊,為改變這種不利局面,集團化發展是必由之路。我國本土廣告公司絕大多數實行內部一體化發展戰略,依靠自有資本方式緩慢發展。然而,面對外資廣告企業的沖擊,必須通過兼并、收購、聯合重組等方式,組建大型廣告集團和營銷傳播集團,展開國際國內競爭,加快股份制公司改造,進行資本運營。
總而言之,在數字化技術條件下,發展中國廣告產業必須以創意創新為核心,以數據為驅動,推進廣告業的轉型升級,走專門化、集群化、資本化和集約化之路。
[1]廖秉宜.中國廣告產業的戰略轉型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J].廣告大觀,2009(02):51-52.
[2]張金海.中國廣告產業發展與創新研究[J].中國媒體發展研究報告,2007(00):59-60.
[3]張金海,廖秉宜.中國廣告產業集群化發展的戰略選擇與制度審視[J].廣告大觀,2009(0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