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本報記者 畢方圓
這個春節,平昌冬奧會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在大家熱議比賽的同時,奧運會的運營管理、明星運動員的經紀團隊、賽區旅游等話題也被頻繁提及。隨著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出國學體育管理成為中國學生的留學新趨勢。
英國:課程扎實,知識結構全面
英國有著悠久的體育歷史,是很多現代體育項目的發源地,如高爾夫球、曲棍球等。英國很多大學都設有體育相關的專業,而且在國際學術界享有極佳口碑。像是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上,在體育管理專業中,英國拉夫堡大學位列第一,排名前50的相關高校中,還有伯明翰大學、愛丁堡大學、艾克斯特大學、曼徹斯特大學以及利茲大學等。在英國國內,《泰晤士報》《衛報》等年度大學專業排行榜上,拉夫堡大學、愛丁堡大學、斯特林大學、考文垂大學等校的體育管理專業一直名列前茅。
在這些高校中,拉夫堡大學被很多對體育管理專業感興趣的國際學生看好,這所大學早在1909年就建立了體育技術學院。如果你在英國人面前說自己是拉夫堡大學的學生,對方很可能會問:“你是學體育的嗎?”因為在英國,提起拉夫堡大學,很多人都知道那是一所體育很厲害的學校,是英國國家隊的訓練基地,英國的奧林匹克研究中心也設在那里。拉夫堡大學2015年開設了倫敦校區,并憑借這點沖到了英國大學排名前五,學生也因此多了很多在倫敦實習的機會,一些想去大城市讀書的學生可以選擇倫敦校區。
英國高校的體育管理專業受到歡迎,直接原因就是課程扎實,符合市場需要。以拉夫堡大學為例,曾經在該校就讀體育管理專業,現在北京從事體育產業相關工作的冉女士對《環球時報》記者介紹說,拉夫堡大學有12個體育相關的碩士專業,總體在《泰晤士報》英國大學體育專業排名中位列第一。該校的體育管理專業的碩士課程為期一年,分兩個學期,最后以做項目結束。該專業由三個學院共同教授,分別是體育學院、鍛煉和健康學科學院以及商學院。冉女士說,由不同學院共同教授同一專業的好處是,能讓同學從不同角度來學習體育管理。在第一個學期的必修課中,學生需要學習體育市場和產業、體育業服務質量的管理和體育經濟。第二學期的選修課大多與體育商業管理有關,比如市場營銷和財務管理等。
在國內從事體育咨詢的李一凡也畢業于拉夫堡大學,他的導師因·亨利是體育管理專業的前系主任,現在是英國奧林匹克研究中心主席。李一凡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稱,拉夫堡大學的大部分教授都是體育產業從業者,“我對體育法的教授印象非常深刻,他本人是倫敦非常著名的律師。他當時跟我們說,‘你們在座各位,打高爾夫都不可能打過我,因為高爾夫的規則是我寫的”。
李一凡并非體育生出身,但他介紹說,在拉夫堡大學體育管理專業里,許多外國留學生是各國頂尖運動員。有個印度女生開學第二周才來報到,自我介紹說:“我是印度女足國家隊門將,上周代表國家去參加亞運會了,因為提前被淘汰,才能來上課。”還有一個同學原本打算參加游泳社團,但后來發朋友圈說:“發現游泳社團的成員都要代表各個國家去參加奧運會,想想還是算了。”
美國:產業化強,體育文化發達
跟英國相比,美國大學體育產業化更強。英國培養體育人才往往是俱樂部形式,而美國的專業及職業運動員大多是從大學培養出來的。如著名游泳名將菲爾普斯就是密歇根大學培養的,他曾在密歇根大學讀體育管理專業,平時訓練都是在大學里進行的。斯坦福大學的學生拿的奧運會金牌已有100多枚。
WEsport體育留學創始人李韜之畢業于密歇根大學體育管理專業,他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說,美國的大學體育在美國的影響力、球迷覆蓋率堪比美國四大職業聯賽的總和。美國大學生籃球聯賽(NCAA)每年有個“瘋狂三月”,美國大學68支隊伍進行單淘汰制杯賽。決賽當天,NBA要停賽,為大學決賽讓路。NCAA決賽當天的票價,一般要1000美元。NCAA的版權也是很昂貴的。像這樣的大學聯賽,還有橄欖球、冰球、棒球、足球、田徑、網球、高爾夫等項目,都很受關注。
密歇根大學的橄欖球場是全美國最大的體育場,大約能容納10.7萬人。這樣的大體育場,背后必須有強大產業來支撐。李韜之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他在密歇根大學讀體育管理專業時,有很多實習機會,比如參與學校冰球館的運營。他對美國發達的體育文化有著很深的印象。李韜之介紹說,密歇根大學在校師生五六萬人,所在小鎮的人口大約30萬人。但學校橄欖球比賽日當天,小鎮能集中來自世界各地的100萬人,“我住的地方離學校不遠,平時人煙稀少,車隨便停。比賽日隨便一個停車位都能賣到50美元”。此外,每逢重大賽事,學校會提前舉辦汽車論壇、金融論壇、各種VR和AR論壇等,因為體育能聚集人氣,全世界的校友會飛回來看比賽,各種衍生活動就會多起來。
從事體育留學咨詢的李韜之介紹說,現在去英美學體育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主要包括兩類專業——體育管理類和體育科學類。美國體育管理專業比較強的學校有很多,如密歇根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俄亥俄大學等等。美國每年會為全世界的大學生運動員提供上億美元獎學金,因此越來越多的運動員選擇去美國留學。但李韜之表示,學體育管理,不必一定有運動技能。如果你是高水平運動員,可能會加分。但不要指望運動員的經歷會大幅降低學校對學術和語言能力的預期。“我們的客戶有1/5是專業運動員出身。其余都是非體育生”。李韜之表示,英國足球產業比較強,因此英國的體育管理專業很多實踐都是跟足球俱樂部相關的。而美國大學的體育管理相應地也就跟美國的四大聯賽及大學體育相關。
薪資待遇一般,但前景看好
體育管理專業的就業方向很寬泛。畢業生可以進入核心比賽領域,比如頂級的俱樂部和賽事活動,還可以從事體育咨詢、體育傳媒、賽事執行等等。畢業于拉夫堡大學的李一凡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他們班有個中國女生,在校期間考取了歐足聯B證教練資格,畢業后進入威爾士國家足球隊工作,工作了一段時間后因簽證原因回國。畢業于密歇根大學的李韜之也曾拿到NBA森林狼隊的of?fer,但也因簽證原因沒留在美國。拉夫堡大學的畢業生冉女士目前的工作是為公司在全球各地接洽具有商業前景的體育活動,將其引入中國市場。她說,自己在拉夫堡大學求學時,需要定期完成關于職業體育俱樂部和國際大型活動組織的作業與案例研究。拉夫堡大學和體育產業的業內機構有很多聯系,有利于學生接觸豐富的產業資源和信息。
“學體育管理,回到國內就業,現在是黃金時代”。李韜之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體育產業目前處于初級階段,體育產業屬于消費升級范疇,跟人均GDP緊密相關,美國體育產業30年前開始迅猛發展,中國的體育現在也面臨這樣一個加速度明顯、斜率陡增的發展機遇。新興行業機會多;行業越成熟,個人的機會越小。海歸的留學生如果在國內從事體育產業,整體待遇可能暫時還趕不上程序員或金融從業者,但最大的優勢是,比較容易進入體育行業的核心圈子,成為游戲規則的制定者。
從事體育咨詢的李一凡則表示,“自2014年以來,大家都說體育產業的春天來了,但其實春天只是播種的季節,秋天才是收獲的季節。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體育產業從業者的整體薪資待遇較為一般,因為國內體育產業尚處于發展初期,當體育產業發展到紅利階段,從事金融、媒體、公關等其他領域的高水平人才,自覺投身到這個產業的可能性會更大”。▲
環球時報2018-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