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媛丹
韓聯社27日報道稱,韓國聯合參謀本部發布消息說,當天9時34分許,一架疑似Y-9偵察機的中國軍機從蘇巖礁西南方向飛入韓國防空識別區,一度飛臨釜山東南方向約40海里處以及郁陵島西北方向約30海里的韓國東部海域深處。之后,該飛機掉頭向南原路返回,在偵察飛行約4個半小時后飛離韓國防空識別區。
該報道說,韓軍出動10多架戰斗機實施伴飛,通過韓中熱線電話和示警廣播喊話。27日晚,韓國國防部召見中國駐韓大使館國防武官就此事提出抗議。
“韓國國防部抗議的證據是什么,為什么要抗議?”27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南京大學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劉海洋質疑說,從報道中看中國軍機沒有進入韓國領空。防空識別區并不是領空,在領空之外各國軍機依國際法享有航行和飛越自由。
那么,什么時候他國航空器進入防空識別區劃設國可以抗議?劉海洋告訴記者,關于防空識別區并不存在通行的國際法規則和公認的防空識別區管理制度。他國航空器在防空識別區只需依國際慣例,通報航空器的國籍、方位、飛行計劃等信息,尊重識別規則,就可以正常飛行和訓練。
“中國軍機進入韓國防空識別區”是韓媒炒作的老話題。韓聯社27日稱,這是中國軍機在1月29日后今年第二次飛入韓國防空識別區。一名軍事專家此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韓國媒體在此事上很矯情,韓媒所謂“進入韓國防空識別區”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中日在東海、中韓在黃海的防空識別區都有重疊之處,中國軍機在中國防空識別區飛行很正常。▲
環球時報2018-02-28